新疆開國少將帶著6萬人部隊叛逃 毛澤東得知後說:放行

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共有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後到1965年間,又陸續晉升562位少將,這1360名少將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國少將”。而開國少將中,年紀最輕的年僅32歲,他就是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馬爾果夫同時也是所有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


新疆開國少將帶著6萬人部隊叛逃 毛澤東得知後說:放行

就是這樣一位最年輕,被寄予厚望的開國少將,卻在授銜7年後的1962年,帶著6萬餘人叛逃蘇聯。馬爾果夫叛逃蘇聯,當主席得知後,卻並不緊張,只平淡地說了4個字,就下令放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馬爾果夫1923年出生於新疆尼勒克縣,早年從事教育工作,後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關進監獄。1944年馬爾果夫被釋放,此後他便投身革命,在新疆打游擊戰爭。1949年馬爾果夫加入解放軍,成為解放軍第5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後升任軍長,1954年任伊犁軍區司令員。


新疆開國少將帶著6萬人部隊叛逃 毛澤東得知後說:放行

其實,以其他開國將軍們對比來看,馬爾果夫的資歷尚淺,他參軍晚、參戰機會也比較少,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他之所以能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顯然是很多因素綜合考量的,但不管怎麼說,畢竟是開國將軍,而且當時又年僅32歲,好好幹的話,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這一切到了1961年發生了變化。這年馬爾果夫和同是開國少將的祖農·太也夫去蘇聯考察學習,被蘇聯策反,當然也不能說被蘇聯策反,因為馬爾果夫當時是中蘇雙國籍。在蘇聯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時中蘇關係惡化,馬爾果夫顯然是站到了蘇聯一邊。

新疆開國少將帶著6萬人部隊叛逃 毛澤東得知後說:放行

馬爾果夫回國後,雖然表現的很正常,但他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和祖農·太也夫等人在蘇聯克格勃間諜協助下,開始深入邊疆牧區串聯,發給邊民蘇聯“僑民證”,慫恿邊民逃往蘇聯,最終導致了58年前那場6萬餘邊民叛逃蘇聯事件。

新疆本就地廣人稀,邊疆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邊民以放牧業為主,這次6萬人出逃,導致了伊犁草原、阿爾泰草原等地人口銳減,經濟陷入癱瘓,有些縣城甚至只剩下幾百口人。很多人由於走得匆忙,成群的牛羊牲畜來不及帶走,整個邊疆一時間土地無人耕種,牲畜無人看管。

新疆開國少將帶著6萬人部隊叛逃 毛澤東得知後說:放行

此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織“三代”(代耕、代牧、代管)工作隊入駐,留守在當地,才慢慢恢復了生產。

其實,這次出逃,國家是知道的,早在1961年馬爾果夫等人從蘇聯回國後,就給主席寫了信,希望能回到蘇聯,主席也同意了。1962年6萬多邊民出逃時,很多人都很緊張,而主席得知後卻十分平靜,揮揮手只說了4個字:隨他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