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美国原子弹之谜

1945年8月6日和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美国曾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了原子弹,其中向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但也有人说,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3颗原子弹,一颗没有爆炸, 最后神秘失踪。

失踪的美国原子弹之谜

在一些人看来,美国投下3颗原子弹的说法完全可以认定。他们主要依据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的披露。

格罗夫斯回忆说,1945年 7月24日,他在给马歇尔将军的报告中,提出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4个目标:广岛、长崎、小仓和新磶; 7月底,美国有关方面最后确定: “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日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 3颗原子弹。美国空军509飞行大队还准备r了7架飞机,用于投掷这3颗原子弹。

在用一颗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后,美国又积极进行了轰炸另外两个目标的准备工作。当时格罗夫斯在其工作安排中写道:“在洛斯阿拉莫斯‘胖子’(美国内爆式原子弹的代号)所用的钚最后处置完毕后,就用C-54型专机运到提尼安。另外两个“胖子”,所需要的一些其他重要零件,则由两架B- 29型飞机运送。”

失踪的美国原子弹之谜

由此可以肯定,美国在对小仓和长崎的轰炸之前,运到提尼安空军基地的是两颗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凌晨3点49分,两架B—29 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飞快地掠过,向小仓飞去。

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天空中阴云翻滚。恶劣的天气使驾驶员无法凭借肉眼看到目标。结果机长威内斯驾驶飞机,花了45分钟时间在小仓上空来回飞了3次,最终决定放弃对小仓的轰炸而飞向第二个目标——长崎。

等他到达长崎上空时,发现这里也同样云雾重重。但飞机是不可能再带着核弹返航的。于是,他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做好投弹准备的时候,空中云雾突然敞开,出现个晴朗的大洞。 麦炸员比汉透过这个大洞,看到山谷中有一条跑道时, 就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据统计,当地约有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而这个数字比美国政府原来所估计的要少得多。据说他们当时忍不住提出疑问:这难道是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吗? 当时是不是只投了一颗? 但根据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来看,美国在长崎投下的确实是两颗原子弹。

当时日本长崎知事致防空总本部长官、九州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谋长的报告如下:

“本日10时59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人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2个。”

许多人由此认为,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 而美国方面由于不知道事实上另一颗原子弹并没有爆炸,所以他们估计的死伤人数就与实际产生了很大的出人。

失踪的美国原子弹之谜

那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很快被人发现。接到报告后的日军大本营则立即派人将这颗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他们以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也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可是,由于当时日木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也已遭到了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要制造原子弹是不可能了。后来,日本人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日军大木营立即派代表约见了苏联情报人员,并对苏联情报人员说:“我们完蛋了,美国使我们屈服了,但是如果原子弹为美国和苏联同时掌握,我们深信日本在不久的将来,定能重新站立起来并在大国之中占有适当的位置。”据说,当初日本将原了弹交给苏联时,苏联还对日本作出过某些承诺。这样,苏联方面的原子弹研制进程,由于有了参照而突飞猛进。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第一颗代号为“首次闪电”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听到这一消息, 美国总统杜鲁门简直是惊呆了,他连连自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因为他知道要成功研制原子弹有多困难: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选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们,经过了7午的艰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正因为如此,格罗夫斯将军也曾预言: 对丁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来说,要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

可事实上,苏联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奇斯那里,得到了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此后又从日本那里得到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这就大大节省了原子弹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资金,从而在短时间内就造出了原子弹。

至此美国才知道:为什么当初在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与他们预先估计的有如此大的出人,为什么苏联这么快就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与他们抗衡....

当然,也有许多人对以上说法不屑一顾。他们认为,那颗没爆炸的“原子弹”纯属子虚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