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青茶(烏龍茶)是我國主要茶類之一,屬於半發酵茶既具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濃郁。茶葉沖泡後。葉片中間呈綠色,邊緣有明顯的紅邊,因此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目前主要分佈在福建、臺灣和廣東等地,在浙江四川、江西等地也有少量生產。根據產地以及製茶工藝的不同,烏龍茶可以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其中閩北烏龍的代表名茶為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以及閩北水仙等;閩南烏龍的代表名茶為安溪鐵觀音、黃金桂等;廣東烏龍的代表名茶為鳳凰單叢等;臺灣烏龍的代表名茶為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等。

一、閩北烏龍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閩北烏龍屬於福建烏龍茶,福建烏龍茶按做青(發酵)程度分閩北烏龍茶和閩南烏龍茶兩大類。閩北烏龍茶做青時發酵程度較重,揉捻時無包揉工序,因而條索壯結彎曲,幹茶色澤較烏潤,香氣為熟香型,湯色橙黃明亮,葉底三紅七綠,紅鑲邊明顯。產地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甌、建陽、水吉等地。

閩北烏龍茶製茶技藝獨特,工藝精巧。武夷巖茶傳統手工製法多達13道工序,大宗產品採用機械化加工,其工序為:萎凋一做青一殺青一揉捻一烘焙五道工序I,1。閩北烏龍茶的萎凋較重,減重率一般掌握在10%一15%,且採用日光萎凋,如果天氣不好,則採用加溫萎凋;閩北烏龍茶做青採用手工水篩搖青、搖青機搖青和綜合做青機做青。閩北烏龍茶做青適度標準:葉脈透明、葉色黃綠、葉片柔軟如綢、呈湯匙狀.葉緣硃砂紅,達“三紅七綠”,青氣消失,散發出濃烈花香;武夷巖茶的烘焙特點是高溫“走水焙”和“文火慢烤”,形成巖茶特有的“火功香”;炒揉後的初焙稱“走水焙”,溫度100一110℃,焙時lO一15mim,攤涼6-lOh,俗稱“涼索”;然後進行復焙,低溫慢烤,火溫75—85℃,時間1—2h;然後進行“吃火”,亦稱“燉火”,溫度控制在70一_90℃,時間2—4h,“吃火”後趁熱裝箱,從而形成武夷巖茶特有的“巖火香韻”。以大紅袍為例。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天心岩天心寺之西的九龍窠,這裡海拔約600米,山壁上有“大紅袍”三個字,據說是1927年由當時崇安的縣長吳石仙所刻。武夷大紅袍是中國名茶苑中的奇葩,因早春茶芽萌發時,遠望通樹豔紅似火,若紅袍披樹而得名,乃巖茶之王,被認為是“茶中狀元”。大紅袍茶樹為千年古樹,在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6株,被視為稀世之珍。20世紀80年代大紅袍經人工繁育成功,無性繁殖的大紅袍很好地保持了原有大紅袍的特質。其加工工藝十分精細,主要包括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等多道工序。這種以“巖”為本,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完美結合起來的製茶理念,成就了武夷大紅袍。

辨茶品飲方法

1.從外形上看,武夷大紅袍條索緊結、壯實,幹茶顏色呈深褐色,鮮潤有光澤。

2.沏泡後,茶香香氣馥郁並有蘭花香,細銳持久“巖韻”明顯。茶湯橙黃明亮,葉底紅綠相間

3.入口後,滋味醇厚濃郁,沖泡7-8次後,仍然不失原茶的真味。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二、閩南烏龍

閩南烏龍主產於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傳統閩南烏龍茶製作的主要工序:曬青一做青一炒青一揉捻一包揉與烘培一干燥等十幾道工序。曬青的主要目的是使鮮葉萎凋,對烏龍茶的品質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水分的散失增強細胞膜透性,提高細胞液的濃度;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等內含物的轉化。做青是搖青與晾青交替進行,促使水分“走水”,會有“還陽”和“退青”現象的產生,伴隨著水分及可溶性內含物向葉片的轉移,使其豐富的內含物分佈於葉組織;炒青是抑制酶的活性,終止酶促氧化作用,可以穩固品質;揉捻的目的是造型的前期工作,反覆的包揉和烘焙則是逐漸塑造優美外形的工藝措施;乾燥則是烏龍茶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進一步蒸發水分,增加優良香氣,還可以增強醇厚、鮮爽、回甘的滋味風格,固定品質。以安溪鐵觀音為例。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鳥龍茶的代表,產於福建省安溪縣,這裡氣候適宜,降雨量豐富,土壤肥沃,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但是“鐵觀音”茶樹天性嬌嫩,產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說法,而“鐵觀音”茶也因此而更加名貴。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製造工藝要經過曬青、涼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顛等多道工序,品質優異。鐵觀音含有較多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等內含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成分,是一種十分珍貴的天然飲料。

辨茶品飲方法

1.從外形上看,鐵觀音條索捲曲、壯實沉重,圓整呈蜻蜓頭狀,幹茶顏色鮮潤,砂綠明顯。

2.沏泡後,茶香馥郁持久,帶有蘭花香或者花生的清香,茶湯呈金黃色,濃豔清澈,葉底肥厚明亮有光澤。

3.入口後,滋味醇厚甘鮮,鮮爽回甘,微帶蜂蜜的味道。

三、廣東烏龍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廣東烏龍茶盛產於汕頭地區的潮安、饒平等縣;花色品種主要有鳳凰單叢、嶺頭單叢、鳳凰水仙、石古坪烏龍、饒平色種等。其中以鳳凰單叢最為有名。

鳳凰單叢採製於鳳凰水仙群體之優異單株。歷經數百年曆代茶農單株選優,單株培育,單株採製而得名。鳳凰當地群眾習慣以茶樹葉型、樹型及其成茶香型來對各種單叢予以冠名,由株系和品質特徵結合,劃分十種香型,即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桂花香、玉蘭香、姜花香、夜來香、茉莉香、杏仁香、肉桂香。

產品名稱常見的有黃枝香單叢、桂花香單叢、玉蘭香單叢、蜜蘭香單叢等。黃枝香單叢茶具黃枝花香山韻,耐沖泡;桂花香型茶具桂花香山韻;芝蘭香單叢茶具芝蘭香山韻,耐沖泡;玉蘭香單叢茶具玉蘭花香山韻,耐沖泡;蜜蘭香單叢茶具小葉蜜蘭花香韻,耐沖泡。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四、臺灣烏龍

臺灣烏龍茶源於福建,但是福建烏龍茶的製茶工藝傳到臺灣後有所改變,依據發酵程度和工藝流程的區別可分為:輕發酵的文山型包種茶和凍頂型包種茶;重發酵的臺灣烏龍茶。以凍頂烏龍茶為例。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習茶課堂』第二講 濃郁悠長—青茶篇

凍頂烏龍茶

最早發展的茶種,由於在臺灣適應性良好,分佈的海拔也較廣,適合高海拔及多霧的山坡地種植,上山採茶都要將腳“凍”起來,避免滑下去,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所以凍頂烏龍產量十分有限,尤為珍貴。凍頂烏龍屬於中發酵的包種茶,鮮葉在茶芽開面後的一至二日採摘最為適宜,經過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焙制等工序,製成的成品茶清新典雅,獨具風味。

辨茶品飲方法

1.從外形上看,凍頂烏龍茶顆粒緊結、呈半球形茶葉展開後,有青蛙皮一樣的白點,幹茶顏色呈墨綠色,邊緣有金黃色。

2.沏泡後,茶香香濃持久,帶有花香或熟果香。茶湯金黃明亮清澈,葉底柔軟完整,邊緣鑲紅邊。

3.入口後,滋味甘醇爽滑,喉韻強。


今天,你喝茶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