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积极深化疫情防控经验做法 决战决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斌报道 2020年是兰州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之年,正当全市上下紧锣密鼓、戮力前行,部署启动各项冲锋冲刺工作之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迅猛异常,面对间不容发的防控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市民群众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决战文明城市创建的先行检验和提前大考,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安排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中,各项防控措施得到严格落实、认真遵守,城市生活井然有序、社会秩序文明平和、市民群众模范配合,全市上下固若金汤、疫情防控成绩良好,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展现出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带给兰州的可喜变化和快速提升。

在这个艰苦过程中,兰州市创建办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坚持“讲文明聚众力、战疫情促创建”的疫情防控期工作理念,迅速安排开展了“公益宣传”“文明示范”“志愿服务”“文明实践”“诚信治理”“环境清洁”六大战“疫”行动, 用文明创建的体制机制、人员队伍、成果经验助推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组织全市各级各类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单位,把创建工作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全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现了两促进两不误。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转入常态阶段,全面复工复产、逐步恢复社会秩序已经成为全市的主流行动,面对日益回暖的城市、社会和群众工作生活,面对逐渐临近的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总评,面对你争我赶的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争夺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影响,及时有效地转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服务创建大局,排查薄弱环节、靠实整改责任,认真对标对表、切实巩固完善,全面、全员、全力投入到冲锋冲刺创建文明城市之中。

一是以战“疫”之法,进一步完善创建体制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保障工作落实的基础。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各类责任体制机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落细创建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深入实施点位长责任制,推广使用创建实地点位管理APP。要强化统筹推进,继续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季推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创建测评、监督、督查、考核机制,注重测评结果的运用和奖惩。要强化资料留存,高度重视“文明健康”行动等疫情防控中文明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实行创建档案资料随报制度,严格对标对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或活动,并在结束3日内将相关资料按照规范要求报送市创建办资料审核组。

二是以战“疫”之功,进一步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市民文明素养是创建之本,既需春风化雨,更重实践养成。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完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培养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倾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树立志愿服务典型,特别是集中推送疫情防控中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深化开展《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兰州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的教育执行,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网络文明行动,形成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三是以战“疫”之力,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公共环境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石,也是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客观体现。要持续牢固树立为民、靠民、惠民的创建理念,全面改善市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聚焦城市“硬件”建设的重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大力做好无障碍设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环境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重点失信领域、线缆入地、农村人居环境、黄河风情线、垃圾分类等建设、整治、提升工作,特别要针对窗口单位、政务大厅服务不规范、秩序不景然等问题开展整治提升,集中各方力量资源,确保实现根本好转,切实解决一批长期困扰群众“家门口”弊端。

四是以战“疫”之治,进一步精细城市秩序管理。城市的精致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秩序整治和行为整治共抓共促。要瞄准环境秩序、市民行为等方面的“软件”问题,突出精致标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续深化“一月一主题”整治活动,分月组织开展集贸(农贸)市场环境,旅游、餐桌、网络不文明行为,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乱泼、乱吐,交通陋习,城乡环境卫生,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外培训机构,不文明养犬,城市“牛皮癣”,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整治工作,既有暴风骤雨式的严管重罚,用制度规范群众言谈举止,也有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引导,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行为,着力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瘴痼疾。

五是要以战“疫”之责,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质量。有效发挥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要素合力,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能够切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底气。要建好管好用好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健全完善文明实践机构管理和活动推动机制,切实发挥好文明实践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在统筹整合、指挥调度职能,以市直机关党员进社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项目为牵引,健全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以志愿者为主力、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关键,大胆创新与实践,以丰富的活动活跃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以优秀的产品陶冶基层群众道德情操,努力打造扶危济困、幸福美好的文明实践兰州品牌。

六是要以战“疫”之绩,进一步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创建文明城市需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支持。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和亮点工作,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用好各类宣传媒介、阵地和活动,形成全方位高密度广覆盖的宣传声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开展立体化的宣传报道,组织协调新闻媒体继续开设专栏专题,加大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力度;以各级宣传思想、文明建设新媒体为牵引,组织动员以政务新媒体为主的正能量宣传矩阵共同发力。充分利用宣传栏、LED屏等社会宣传阵地,提档升级、作精作细公益广告宣传;加大上门宣传力度,做到家庭入户百分百、商户走访百分百。策划开展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市民便于参与的创建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上进行创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兰州市十五年来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2020年历史性地夺下这个“金字招牌”,即是全体市民群众翘首企足的愿景期盼,更是兰州市部门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兰州各级各类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单必以最饱满的工作状态、最有力的工作措施、最务实的工作作风,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