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居民存款为何先降后升

□莫开伟

近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2.88万亿元,同比少增393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24万亿元。2020年2月份人民币存款仅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284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0亿元;可到了一季度末人民币存款则增加8.07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同比多增加约4000亿元。

一季度我国居民存款为何先降后升


对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先降后升,笔者分析认为,1月份上升是因为我国民众大量务工收入或自己一年出售农产品收入、各项工资性收入等,一般会在1月份存入银行,这是历史习惯使然,中国民众每年末年初春节期间有存款的爱好,以备来年生产投资及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开支,所以1月份存款上升。

而到了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又大幅下降,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碰到了疫情,整个2月份全国各地都处于“封城”期间,各地相互封锁,很多人处于暂时的失业状态,只能靠吃老本维持日子,需要将原来的积蓄拿来保生活,全国居民储蓄存款焉有不下降之理。而且,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下降1200亿元,正与全国民众当月的生活开销额基本吻合。

那么,3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上升以及一季度居民储蓄存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又该作何解释呢?现实是,居民储蓄存款出现这种先降后升,联系到中央政府抗疫救灾采取的系列财税金融政策,就更加好解释了。

其一,央行在一季度两次降准释放了1.35万亿元资金,这部分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有相当部分通过工资形式变成了民众的收入,民众会拿来到银行存款。往年一季度央行根本没有释放这么多市场流动性,故一季度存款肯定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其二,中央财政实施了系列降税减费优惠政策,加上下拔抗疫救灾资金,也有相当部分形成了民众的收入变成了银行存款。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3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资金就达到近5000亿元,加上其他各地政府财政投入,总投入应该不下万亿元,有相当部分变成了居民储蓄存款。

税收方面,国家也实施了系列优惠政策,在整个疫情期间可带来税收优惠至少逾千亿元,这些优惠的税收有相当部分进入居民腰包变成了银行储蓄存款。

其三,疫情之后让民众充分意识到必须有足够的生活储备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的重要性,疫情期间那些“月光族”以及靠银行消费贷款过日子的民众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同时,也让不少人再次重视银行存款行为,充分懂得了“现金为王”的道理,也对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起到了有效提升作用。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