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幻覺: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知識的幻覺: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寫在前面

昨天小九的文章很專業,全網的閱讀量增加了好幾倍。今天突然換回我這個粗野的漢子,請見諒。這個公眾號是本著思想自由與財務健康這兩個方面為出發點的,希望分享一點日常的學習和思考,如果能夠幫助到朋友們那就更好了。小九是專業的財務人員,我是業餘財經學習者。為了避免知識的盲點和誤區,在很多專業方面,我也會向小九請教。有交流才有提高,我們對財經有觀察點的異同,也有邏輯推理的異同。然後經過相互校正,這樣最後輸出的文章會相對中肯並有實際的指導意義。感謝小九!有這麼一個朋友是我的好運氣。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

知識的幻覺和大眾的智慧


知識的幻覺: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知識的幻覺


首先呢,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衣服的拉鍊,大家每天都用吧,原理簡單吧。在自己的心裡打個分,從1成了解到10成了解。先記下這個分數。


第二個問題抽水馬桶也是家裡常用的簡單物件,原理也非常簡單吧。大家從1成了解到10成了解。記下這個分數。


第三個問題,電池的原理呢?大家從1成了解到10成了解。記下這個分數。


好了,現在請你解釋一個拉鍊的原理是什麼?抽水馬桶的原理是什麼?電池的原理是什麼?檢查一個自己的分數,是有所高估了嗎?


如果你不是該物品專業的設計者或者製造者,我想大部分人都是無法將這幾個原理完全解釋清楚的,而這些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天天看到的用到的東西。這裡我不表明我比誰聰明,我自己也只能大概解釋而不能很清晰的說清楚這些原理。在知識的幻覺面前,我們都一樣的。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朝著自我進化邁出了一大步。


想想看,在衣服拉鍊、電池、馬桶這種小事情面前,我們都這麼經不住考驗。那如果面對更大的問題,我們該有多愚昧呢?比如對經濟的過分干預,個人是否能夠持有武器,是否應該保護經濟而無視疫情惡化?對經濟的干預可比拉上衣服拉鍊要複雜的多。


那麼我們的這種思想或者知識從哪裡來的呢?這就切到了我們的第二個話題:


知識的幻覺: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群體智慧


人類的大腦擅長節省能量。(群體智慧)這是人類自己欺騙了自己。


我們既沒有看書、有沒有研究、更沒有諮詢專業人士,我們大多數的經驗來源於自己的人際圈子日常的閒聊或者和自己有相同愛好或者興趣的人。


我們證實了嗎?沒有。

我們證偽了嗎?也沒有。


我們的大腦裡面就充斥這樣或者那樣的知識和經驗,還自我感覺良好。我想,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經驗,大多數就是超過40歲的人,你就很難在說服他了。而無論你自己準備多充分,知識多豐富,邏輯多清晰,他始終堅持自己經驗和判斷。有時候你能看到他偏偏往坑裡跳,攔都攔不住。


經常會聽到:“買這個,現在流行卡其色”;“吃轉轉,大家都說好吃”;


我們對待自己邏輯觀點的態度,和對待吃什麼穿什麼的態度,沒什麼兩樣,我們就這樣把自己獨立的大腦交給了群體大眾。


當然,群體智慧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犯錯的。但每次犯錯,就一定是大錯。當群體智慧的觀念不斷傳播、不斷自我強化,就演繹出暴風雨一般的災難。這在人類大歷史裡面比比皆是:德帝主義、美股崩盤、金融危機、房地產泡沫、鬱金香泡沫、幣圈、伊斯蘭極端主義等。


人是社交動物,每一個人都會受到群體智慧的影響和改變,從而陷入思維陷阱與混沌。


作為古人,尚可隱居以明心。那麼,作為高度互聯的現代人,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


知識的幻覺: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獨立思考


1.謹慎措辭

對待自己的話語或者文章,一定要注意措辭。避免公開支持教條主義,當你公開支持教條主義,實際上是暗示自己更加強化這一理念。


2.謹慎接收


群體智慧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胡言亂語,通常表現為就是俗語或者諺語。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天下烏鴉一般黑”;“一個巴掌拍不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等等。在我看來,荒謬可笑至極。最好從大腦裡面刪除掉。


3.主動證偽


主動為自己的觀點尋找相反的論證,並且應該堅持與大眾和權威不同。我對很多大V的觀點都表示懷疑,對我以前老師的觀點亦表示過懷疑,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之間的互動交流與相互學習。


4.獨立思考


具有前三點之後,才具備了獨立思考的基礎。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運用邏輯去推理,不要為了省心省力而“拿來主義”。否則遲早要失去點什麼,要麼是錢,要麼是未來,要麼兩者兼有。


歡迎關注我的wx公眾號:財喵小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