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相信很多人看過龍應臺的《目送》,在文中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想到這裡可能父母會覺得有些許的傷感。

不過事實就是這樣,想一想我們養育孩子的目標是什麼,也許你就會釋然了。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一、培養孩子的重要目標是幫助他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愛孩子,培養孩子,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最終,擁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和信心,獨自的去面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即使,我們想伸手幫他,但畢竟不能一直伴隨他身邊,他們要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明確了目標,大家覺得是不是很容易就養育出一個獨立的孩子了呢?

可能很多家長說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二、矛盾的現狀

讓孩子做自己的事,不依賴我們,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

每個做家長的人可能對於孩子的第一次有深刻的印象:

孩子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繫鞋帶……

他們的第一次是多麼的艱難。

然而最終他們都逐漸學會了這些,逐漸變得獨立。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或許也有家長會說:幫孩子穿個衣服,

告訴他怎樣處理和朋友的衝突,讓他們避免犯錯,又怎麼了呢?

不至於說孩子缺乏獨立性,畢竟他們還小,沒有經驗,需要依賴周圍的成人。

其實這就是問題真正所在。

當孩子一直依賴我們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情緒。

你可以想象得到,當一個處在依賴別人的境地,隨之而來的除了有點感謝以外,更多的感覺是沒有能力,沒有價值感,繼而怨恨,挫敗和生氣。

生活中有枚不勝舉的例子,想象我們遇到這些情況時的感受:

開會時領導說:小王,這個事情你能力不夠,讓老李給你把把關。

小王認真地把事情做完,老李敷衍地在最後簽上自己的大名。

小王:....

老公:就知道你打不開,還不是要我來幫忙?

老婆:我……

寶貝,這個衣服難穿吧,來,我給你穿上。

孩子,我拿的這個顏色適合你,你挑的這個一看就不行,快放下。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這個無奈的事實會讓我們做家長的進退兩難。

一方面,孩子確實需要我們,因為他們還幼小,沒有經驗,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告訴他們怎麼做。

另外一方面他的依賴,又導致對我們的敵意。

要想把孩子的依賴感降到最低,只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幸運的是鼓勵孩子自立,機會每天都有。

下面6個技巧,讓孩子學會依靠自己,而不是我們。

三、幫助孩子自立的6個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作為家長我們的常用方式:

快點把藥吃了。

穿上這個外套,你身上那個太醜了。

別吵了.....

鼓勵孩子自立,可以給孩子選擇,減少他們‘’必須...做.‘’的沮喪感,同時通過讓孩子參與,也更容易激發孩子想出大家都能接受的選擇。

過馬路時,對孩子說:你可以牽我的手,也可以選擇牽爸爸的手,或者你再想出其他保證安全的辦法。

孩子:我抓著推車吧。

真是不錯的辦法。

看,是不是皆大歡喜呢。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2.尊重孩子的努力

常用方式:

穿個鞋那麼簡單的事,怎麼穿了那麼久還沒好?蹲下來,我給你穿。

怎麼這麼笨,拉鍊都拉不上?

........

其實在我們大人眼中很簡單的事情,在孩子不一定容易。

如果我們能從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孩子的角度去看,就會意識到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努力。

如果我們換個說法,“這不太容易”或“這可能會有點難”,孩子會傳達給我們不同的信息。

如果做成功了,他會很自豪完成了一件難事,如果失敗了,至少他們知道這個事情完成起來比較困難。

有家長抱怨無法忍受自己面對孩子掙扎卻無動於衷,建議你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而不是替他做。

“有時候,先把腳放平,會好穿一些。”

“有時候,把拉鍊頭伸直,拉鍊會容易拉一些。”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幫孩子做事,當覺得孩子很累、需要特別關注時,替他們做事會帶來一些安慰。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3.不要問太多問題。

大家想一想平時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孩子放學回來,父母關心的問:在學校怎麼樣?老師怎麼樣?和同學相處的怎麼樣?

孩子聚會回來,父母又是關切的一通問:都有誰參加呢?玩得開心嗎?

可是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繼而產生逆反心理更不願意說。

最好怎麼做呢?

孩子回來後可以簡單的一句:很高興看到你回來或者是回來啦。

孩子沒有壓力反而更願意和你分享。

不願意說也沒關係,他想說的時候認真傾聽吧。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4.彆著急給出答案

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人為什麼要做夢?

為什麼人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彩虹是什麼?

.....

聽到問題時,家長往往搜腸刮肚去尋覓答案。

然而事實是,通常孩子在提問題時,已經在想答案了,他們只是想讓大人作為回應者來幫助他們更深入地探索他們的想法。

急於給答案對孩子沒有幫助,就像是我們替他們做腦力勞動。

把孩子的問題反問回去,讓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幫助的。

“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

“你是怎麼想的”

或是稱讚孩子提的問題:

“你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不要著急回答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和問題本身一樣有價值。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5.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善用外部資源,可以減輕孩子對家庭的依賴,進而發現外面有許多有價值的資源可以利用。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他們不能凡事都完全依賴我們,除了爸媽以外,比如說老師,優秀的同學,醫生等,都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6.別毀掉孩子的希望

鼓勵他們去嘗試和體驗,即使孩子說出來的事,自己覺得不太可能完成,家長也儘量鼓勵他們去嘗試和體驗。

生活的很多樂趣來自夢想、幻想、期待和計劃。

讓孩子對實現夢想失望,也讓他們失去了實現夢想的人生經歷。

而讓孩子多談夢想,去行動,在行動中他的收穫足以成為寶貴的經歷財富。

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孩子,你慢慢走....

對於這6個技巧我們要不斷練習,多用這些方式和孩子交流來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

五、痛並快樂的旅程

鼓勵孩子自立的6個技巧看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並不簡單,需要我們下決心,多用這種方式和孩子交流,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去練習用正確的方法,代替常用的錯誤方式。

當我們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學會了獨立,我們在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驕傲,併為他們的成長感到欣慰,也會為他們不再需要我們感到失落。

每個家長都在經歷一次痛並快樂著的旅行。

一開始我們為了一個弱小無助的小生命,奉獻著。

隨著他不斷不長大,又經歷為他們擔心,給他們安慰和理解,為他們做人生計劃的過程,把我們的愛,體力,智慧和經驗都給了他們,為的是有一天能讓他們有內在的力量和信心離開我們。

所以,讓我們在這樣痛並快樂的旅行中,明白培養孩子的最重要目標,逐漸練習、掌握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讓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