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無”VS佛家“空”淺議

道家:無,在《道德經》中經常做為動詞出現,其原字為亡。如亡為,大方亡隅,天象亡形,道隱亡名。

道家“無”VS佛家“空”淺議


【甲骨文字典“亡”字的寫法】

道德經對無,有過很多更深層次的哲學性的闡述

例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

無有入於無間

無為而無不為

聖人恆無心

我無為而民自化

以無事取天下

無名萬物之始也

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等等......

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老子也在生活中觀察事物的規律,總結出了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論斷。

道家“無”VS佛家“空”淺議

佛家:空,梵文 Śūnya(形容詞 音譯:舜若),Śūnyatā(名詞,音譯:舜若多)

舜若多 佛經原意為緣起聚合。分為小乘和大乘兩種。

小乘的我空法有:認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個元素聚合而成,不斷流轉生滅,因此不存在恆在主宰的主體。例如,水泥、鋼筋、磚頭聚合為房子,但是房子並非它們的恆在主體,房子這個“我”不是實相,人亦是如此。

大乘的我法兩空:認為一切事物都依賴於相互因緣聚合才能相互存在,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本身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規定性,法空是一種不可描述的實在,稱為“真空妙有”。大乘認為,不僅房子這個“我”不存在,就連水泥,鋼筋這些元素,以及任何實體的“法與我”的概念都不存在,都是不斷流轉的,小到微粒,大到人畜。例如,水的三態變化,以及通過一定的條件或分離水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物質。這些合起來被總結為緣起自性空,主要是說萬物沒有自性,並非什麼都沒有。

道家“無”VS佛家“空”淺議

無神論文化語境下,由於信仰缺失,眾多民眾開始新的追求,道家文化和佛教思想無疑成為了被追逐的對象。

由於開始的無神論,無立場使得很多中國人對於佛教和道家思想都感興趣,都有學習的意願。在學習中,民眾對於道家的“虛無”和佛家的“空”難以精準認識。以至於有些人說虛和空是一樣的,有一致性,有些人則說有區別,但具體有什麼區別則說不清。所以本文的主旨是解釋說清虛無與空的區別,以使得這兩個關鍵的概念明晰,讓民眾清楚道家與佛教的基本區別。

首先,在世界觀的宏觀層面上看道家與佛家有一致性。道家認為,宇宙世界的本原是太極是虛無,佛家認為宇宙世界的本原是空,一切皆空。表面上兩者的世界觀論述是一致的。但由於佛道兩家不同的出發點和目的性導致了“虛無”與“空”在觀念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佛教是婆羅門教衍生出來的,其本原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梵,梵我為一,梵是一切的終極。而且世界的一切都是依照本原梵進行輪迴的。婆羅門教“梵”的輪迴流轉理論中,出現了同一“梵”在不同人身上呈現出來的不同性矛盾。釋迦牟尼覺悟到世界的本質是空,無論是大的宇宙或者是人,還是細小的物體其本質都是空。現代物理學知識也讓我們知道,即使到了原子層面上,空的定義是正確的。因為分子、原子等百分之90幾是空的。釋迦牟尼指出人要覺悟擺脫輪迴的苦痛只有通過“空”這一途徑。因此“空”成為佛家弟子修煉覺悟的方法。由於有對世界本原這樣的認識,佛家認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釋迦牟尼覺悟到跳出輪迴苦海的方法就是無我。因此無慾無求、無我的修煉方法成為佛家的根本修煉法。在這其中釋迦牟尼將婆羅門教定義世界本原“梵”發展完善為“空”。佛教的“空”觀,空性、無我等從目的性來講是為了完成覺悟的個人修煉方法,是從本體個性化來體悟世界的本質。

道家的“虛無”則是出自於對世界的認識。道家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太極,是虛無。太極學說源於易的陰陽文化,我國傳統的陰陽文化將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分為陰陽,陰陽相互轉變、相互影響。陰陽是由太極衍生出來的,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說法,無礙於實際運用,因此歷史上很少有人專項考證“太極”。道家的方法論是思想重視實用,因此陰陽平衡被運用於各式事物之中。“虛無”雖是太極定義導引出來的,但這個方法也是道家個人強身壯體的實用方法。道家認為人的壽命有限,打破有限生命極限的方法是學習天地長久的方法。天地長久的方法就是不依賴外界的條件而生存。因此道家認為採用“虛空”納氣的方法可以擺脫依賴食物維持生命這樣的方式,有利於長生不老。鬼谷子說:“命之機在於氣,氣之機在於心”延續生命在於氣,鍛鍊意識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是養生。“虛無”就是練氣的基本方法。入靜是導致虛無的方法,這有點類似於物理上追求達致-273k這樣的狀態,當到達絕對零度當然一切都靜止歸於根本。就是所謂的”致虛極、守靜篤“。道家的虛無觀是實用性的,他源於實際上求解問題的需要,也源於對規律性的不懈求解。所以從方法論本原來看,道家的“虛無”觀來源與長期對客觀世界觀察的歸納,而佛家的“空”觀則來源與本體的“自悟”和經驗的傳授。

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其根本是無神論,而現在很多的佛教和道教心中都將其迷信化、神秘化。事物本無所謂對錯,觀念的不同只是觀察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還有目的性的不同也會導致出現類似的觀念演化出很不同的結果,佛教的“空”和道家的“虛無”就是一例。言猶未盡之處請方家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