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在電影《淮海戰役》裡,杜聿明被圍於陳官莊之前的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不知三軍之權而圖三軍之任,完了,全完了”。這句話是杜聿明在黃維兵團被圍之後,出於戰役全局考慮棄守徐州,在撤退途中卻又得到蔣介石空投手令,讓其回頭救援黃維兵團時說出的。當時杜聿明心裡必然是清楚的,只要回頭,那就是一頭扎進了我軍的包圍圈,其心境之絕望,可想而知。

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淮海戰役爆發於1948年1月6日,於1949年1月10日結束,解放軍以60萬對80萬的劣勢兵力,創造了以13.4萬人傷亡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的戰爭奇蹟,不僅吃下去了這鍋夾生飯,而且還一次性吃了個飽。

相比於古代冷兵器戰爭,在熱武器大規模裝備之後,戰爭的形態在飛速改變著。我們可以經常在古代的歷史書書中看到以少勝多的戰例,比如說李世民以3000玄甲軍於武牢擊破竇建德10萬軍隊,蘇定方以唐軍、回紇兵共10000餘掃平西突厥,讀之每每令人血熱。但是如果翻開近現代的戰爭史,無論在國內外,這樣的戰例都是完全無法想象的,可以說,解放軍敢於以華野、中野60萬之軍主動發起淮海戰役,這樣的決定無疑是非常大膽的。

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雖然軍隊人數和武器武器裝備我軍處於劣勢,但是在戰場形態上,我軍的優勢卻是非常大的。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劉峙作戰無能,被人以“豬”譏之,其在淮海戰場上的佈置,使得國民黨兵力在廣闊的空間中各自孤立,卻被其美之曰“常山之蛇”,其實是一條首尾不能相顧的死蛇。

在戰役開始之後,劉峙為了一己私利,讓黃百韜兵團在向徐州靠攏之時在新安鎮等待為他做私鹽生意撈外快的44軍,最終導致黃百韜兵團被圍於碾莊。此時剛剛趕到徐州的“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建議讓黃百韜兵團於碾莊固守14天,以“剿總”主力部隊尋找中野決戰。

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這種部署有這樣一個好處:如果能尋找到中野主力,以徐州“剿總”的絕對優勢兵力,中野是無論如何難以抗衡的,則碾莊之圍自然就解了,也可以為接下來的作戰打開局面。若是無法找到中野主力,則可避免在救援黃百韜兵團時被分割包圍的危險,並可相機撤退,依靠淮河或者長江再戰。

但是劉峙卻認為計劃過於冒險,難以執行。最終堅守了14天的黃百韜兵團被全殲,前往救援的黃維兵團10餘萬人被圍於雙堆集。此時杜聿明認為,要想救援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則需增派五個軍,蔣介石以兵力緊張為由,答應增派三個軍,便讓杜聿明部署作戰。然而在杜聿明指揮救援黃兵團的時候,援軍卻久久不見蹤影,導致作戰失利,詢問顧祝同方知多方掣肘,就連一個軍也調不來。

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故而杜聿明決心棄守徐州,率領邱清泉第2、李彌第13、孫元良第16三個兵團沿西南沿永城、渦陽一線撤退,途中擔心蔣介石臨時變卦,切斷電話和電報,以期保證能順利撤退,在全面潰敗中留下一定的主力,為守江作戰積蓄力量。

但是此時老蔣其實就已經像一個輸光了一切的賭徒,豈能真的眼睜睜看著裝備極為精良的黃維第12兵團全軍覆沒,雖然電話、電報不通,但是尚有空投手令一法,於是杜聿明就接到了這樣一封老蔣的親筆手令:

據空軍報告,濉溪口之敵大部向永城流竄,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進,如此行動,坐視黃(維)兵團被消滅,我們將要亡國滅種,望弟迅速令各兵團停止向永城前進,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協同由蚌埠北進之李延年兵團南北夾攻,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淮海戰役:杜聿明本已撤出徐州,為何最終還是全軍覆沒了?

於是杜聿明就發出了本文開頭時那樣的嘆息,結果可想而知,黃維兵團依舊被全殲,杜聿明也因為一紙手令,千里轉進功德林。

一場戰爭最終的勝負是人民決定的,但是組成一場戰爭的一次次的戰鬥和戰役,卻無時無刻不再考驗著指揮者乃至軍隊統帥的能力,就淮海戰役一場戰役來看,不僅僅是百萬手推車推出來的民心向背,也見了,一個不合格的統帥如何讓一直軍隊迅速走向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