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我感覺自己就像輪子上的倉鼠,總是在忙於滿足完全由他們決定、也總是無法達到的各種期待。”

這是董卿在回憶童年時所說的,只是不止是董卿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也總是對我們滿懷著各種期待,期待我們能夠考上某所大學,期望我們學習某個專業,期待我們走上某個工作崗位……甚至有的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寄託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他們可以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今天,看到“小歡喜2原班人馬”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的熱榜,腦子裡第一反應是,童文潔對留級的兒子方一凡說的那句話:“方一凡,你說你對得起我嗎?”不禁打了冷顫。

《小歡喜》的熱播,讓大家直呼:太過於真實。其中,我們也深深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以及孩子壓在心頭的重擔。

在方一凡、喬英子和季楊楊三名孩子中,最讓我心疼的學習很好,可是並不快樂的喬英子。

喬英子並沒有有自己的玩樂時間,在家被隔著透明玻璃的媽媽時刻監督;她也不能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記得在高考誓師大會上,她開心的想著自己的航天夢,可是被媽媽的一聲,“這是什麼東西啊”擊碎,然後換成了清華和北大取其一,可是媽媽依舊沒有放棄對英子的要求,她甚至霸道的地要求英子在氣球上寫上“考到七百分”。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是如此,從小就揹負著父母的期望。升學、工作、生活甚至婚姻,都需要被他們要求著。他們會希望你考公務員,會希望你工作的地方離家近一些,會希望你早點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並且把這些“希望”,是以“要求”甚至是“強迫”的方式表現出來。

我無意的批評任何一個父母,畢竟,生養我們的確不易,他們愛我們的同時,我們也愛著他們,所以我們也儘可能地努力滿足他們的期待,希望他們可以開心。

可是,隨著我們的長大,我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終於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很多父母的期待,我們總是無法完成,這時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人生課題”。

簡單來說就是,這到底是誰的事情。比如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而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可以說是對別人的課題進行了干涉。

在書中列舉了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平時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或者“我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將來可以有出息”。

其實歸根究底,這些父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支配欲。

我本人也無意否認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在父母表達“我一切都是為了你”時,是為了讓自己有權利干涉和決定孩子的人生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家庭和社會文化對於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課題進行捆綁的行為的潛移默化和傳承,讓我們現在只能深陷其中,無法改變,也無從避免。

在書中,給出瞭解決這種困境的方法,就是從“這是誰的人生課題”進行出發,把父母的課題和我們自己的課題進行冷靜的劃界。

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任何決定,是我們的人生課題,而後果也是自己承擔。當我們的決定,違背了父母的期待,讓父母感到失望,可是這並不是我們的人生課題,所以改變自己的內心,聽從他們是不合理的,而至於如何消解父母的失望,是作為父母自己的課題。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我們應該面對和處理我們的人生課題,父母應該面對和處理他們的人生課題,不應該把兩者綁在一起。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其實這樣聽起來有些冷血,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很難真正把我們和他人的課題進行完全分離,

但是這個思維的確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我們可以在紛繁複雜的形式中,儘可能地找到某種平衡。

父母干涉的本意是讓我們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人生課題,當他們發現我們有意獨立的處理自己的課題,而且處理的越來越好,那樣就可能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父母對我們的干涉越來越少,我們對自己的課題也可以處理的越來越好。

《被討厭的勇氣》: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該怎麼應對?

在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