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痛饮后的邯郸震惊,侠骨豪情,千秋留名

一场痛饮后的邯郸震惊,侠骨豪情,千秋留名

平原君使者一口气说完,然后在一旁收声静坐,一边收拾自己百里加急的满身泥土与狼狈,一边观察思考魏无忌脸上不断变换的表情的含义。魏无忌沉默着,方才平原君使者声色俱厉的质问,“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魏无忌感觉这些话如同一只只箭矛射向自己。沉默许久,魏无忌猛然起身,整理衣襟,“来人,备车马,去王宫”。

魏无忌已经绝望,数日之内,自己多次入宫觐见,王兄一直避而不见,自己使说客携重金厚礼游说王兄亲信宦官、左右近臣,一概石沉大海。秦国势大,自己同父异母的王兄哥哥,已经被秦人使臣的一句话吓破胆子,下令停兵观望,而非驰援邯郸,救赵国于危亡,且不说同胞姊妹现被困邯郸,王兄岂不知唇亡齿寒?秦国势大,魏赵弱小,是故互为倚靠,同抗暴秦。想以暴秦虎狼之心,赵之邯郸若破,魏之大梁何存?虽事已无可为,为血脉之情,为平原君之信,为救赵国之危,为魏国之长存,明知不可为,无忌亦当为之。

“告请众宾客,明日无忌自约车骑往赴秦军,有愿随我者,同去矣,与赵俱死。”

看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大梁,无忌心中不快,方才行过夷门,专门去拜见了侯嬴,告诉他自己想要奔邯郸赴,与赵国共死。侯嬴却只是平静的回答:“公子努力吧,老臣不去了”。

“自己是哪里做的还不对么,为什么侯先生这个态度?”魏无忌越想越不对,然后去而复返,再拜侯嬴。

等到回来,侯嬴似乎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侯嬴知道公子会回来,已在此等待多时了。方年我岁七十,家境贫寒,只是大梁城东门看门人,公子王室血亲,地位尊贵,折己下交,厚赠财物,侯嬴不受。后侯嬴故作傲慢无礼,公子却依然神色恭敬为侯嬴牵马驾车。侯嬴故意去街市屠宰场处拜访朋友,并久久地站立,同友人聊天。自始至终,公子的面色和悦未曾改变。是故人知我侯嬴乃欺世盗名小人,而公子好客爱人、礼贤下士,天下闻名。公子待我情深意厚,今公子前去与秦军作战,我不送行,我知公子必然恼我而返。现秦军攻赵,邯郸破灭只在旦夕,公子欲自组车骑前往与凶恶的秦军作战,除了以肉饲虎,还有其他什么用呢?”

公子无忌长揖到底,神情悲苦,“恳请侯先生教我”。

“欲想救赵,先夺虎符,虎符在魏王卧室,如姬可得。公子为如姬报杀父之仇,如姬感激于心,却无以为报,现公子求之,如姬必不推脱。然将领带兵在外,局势变幻莫测,故有便宜行事之权,国君之命令亦可不受,只为有利国家。只恐公子手持虎符,验明无误,晋鄙仍不交权,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上次我去屠宰场拜访的屠夫朱亥是个贤能的人,只是人们都不了解他,所以隐没在屠夫中罢了,他可随您一起同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若晋鄙不从,可使朱亥杀之”。

公子无忌边听,边擦眼泪。

“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

“晋鄙是魏国勇猛强悍、富有经验的老将,我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所以必定要杀死他,因此我难过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

公子无忌拜请朱亥同行。朱亥笑着说:“我只是个屠夫,可是公子却多次登门问候,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有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公子无忌向侯嬴辞行。侯嬴笑着说:“我应该随公子您一起去,可是现在已经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请允许我计算您的行程的日期,当您到达晋鄙军中那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为公子送行。”

后公子无忌与朱亥至晋鄙军中,果然如侯嬴所言,晋鄙起了疑心,打算不听号令。力士朱亥用藏于袖子中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无忌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整顿车马并传令军中:“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然后公子无忌得到军队八万人,率军击秦。秦国军队散去,遂邯郸之围,赵国幸存。

赵王和平原君在边界亲自迎接无忌公子,平原君亲自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赵王接连连着两次拜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公子无忌与侯嬴分别以后,到达晋鄙军中那一天,侯嬴面北刎颈而死。

一千多年后,十五岁就喜好剑术,青年时就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一生文武不殊途的李太白读到这个故事,在豪放浩荡、任侠使气多年之后,四十三岁李太白举杯痛饮,酒酣耳热,挥毫泼墨写了千古名篇——《侠客行》。

一场痛饮后的邯郸震惊,侠骨豪情,千秋留名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甚至不需要怎样认真解读,只是简单的通篇一遍读下来,满篇满眼的豪迈奔放、浩荡任意的豪侠之气,盛唐的那种气象万千,昂扬进取,奔腾万里的风采铺面而来。也难怪余光中在《寻李白》一诗中感慨“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若说杜甫代表着大唐安史之乱前后的民间疾苦、帝国乱象,若说王维代表着大唐浩荡国风之下的恬静灵动,那么李白就可代表盛唐的自信昂扬,浪漫想象。你说时势造英雄,你也可以说英雄造时势。你可以说盛唐成就了李白,你可以说李白书写了盛唐。盛唐的磅礴、巍峨之气,自李白之后,再无人写就,终成绝唱。即使同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诗鬼”李贺,惊才绝伦,笔下绘就无数想象极为丰富,瑰丽非凡的诗句,但身处中唐,却也只是用自己的诗句,传达着中唐、晚唐颓然、衰败景象。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燕赵之地,出现过太多史书留名的豪杰侠士,有“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客荆轲。金钗玉钿赠美人,宝剑美酒赠英雄,燕赵之地的侠士,佩戴着吴地生产的寒冷如故、削铁如泥的兵刃,在森森茫茫的广袤大地上,竞相闪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些豪侠义士,骑着雄健的高头大马,在燕赵的平原大地,驰骋奔腾,如流星闪过。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侠客的慷慨气势、磅礴风貌,栩栩如生。

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十步之内就能取人性命,然后远走千里不留痕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完成对别人的承诺之后,却不是为了功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们视这些东西为无物,就是有了偌大的功名也只是深埋起来,他们不为这个。他们替人排忧解难,他们不求名利,驱使这些侠客义士只是他们对别人的一诺,只是别人的知遇之恩,只是别人的折己下交,只是心中的那颗侠义心,那股英雄气。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去往名满天下的信陵君那里,信陵君果然热情的设宴款待,侠客把随身携带的宝剑横放在膝前。主任把最珍馐的美食、最美味的佳酿都拿了出来,一杯接一杯的劝酒。那就让我们举杯痛饮,宾主尽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酒入胸膛,气贯长虹,在头晕目眩之时,心中的那股侠义之气,再也拦不住、挡不住,奔腾而出、直贯长虹。这两句也把侠士与信陵君联系了起来。李白或许也在暗暗的表达他也想遇到信陵君这般明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成就自己的豪侠之气。毕竟侠之为大者,为国为民。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寥寥几笔就再现了历史上信陵君与宾客侯嬴、朱亥夺虎符救赵的历史故事,而且特别强调了两位壮士,震惊了邯郸,震动了大梁城,即使千年之后,仍然声贯长虹,侠骨留香,不愧是当世豪杰、英雄。写道这里,已经感受到李白在全诗中带入的英雄侠客梦。在热烈地赞美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士的同时,李白也对皓首穷经编撰《太玄经》的行为无情予以地质疑,“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一诗通篇在描绘讲述侠客精神,因李白自己尚武任侠,所以李白或以此诗写自己,写自己的豪迈侠气,写自己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扶邦于水火、救国于危亡的侠客梦憧憬与向往。侠之所在,一往无前。

一场痛饮后的邯郸震惊,侠骨豪情,千秋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