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師在世時,在東邪西狂南僧北俠排上號後為何沒有寫下去?

心為妳侕碎


關於題目中提出的這點,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這條以宋蒙交戰為主的這條線索上,宋蒙江湖人士的較技切磋進入了瓶頸甚至死局,因為一書的結尾,以楊過為首的中原新五絕武力空前強盛,而對手蒙古唯一的高手金輪法王已經給金庸本人寫死了(寫楊過打死的也行),正反方實力嚴重失衡;二是在國家層面的對抗上,積弱的南宋一步步走向滅亡的這段歷史不適合創作成小說給以漢文化為正統的廣大讀者觀看。

|

的結尾,中原五絕重新排位: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段智興,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雖然新五絕公認老頑童周伯通為首,但大家一是讓他彌補中神通王重陽留下的空缺,二是老頑童天真無邪不計名利的胸懷讓眾人折服,所以老頑童成為五絕之首是名望所歸,而非像一論二論那樣憑武功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而新五絕中真正的第一高手乃是剛剛擊斃蒙古國師金輪法王的年輕人楊過。三論第一的楊過武功上遠遠超過了一論的霸主王重陽,也超過了二論的翹楚歐陽鋒,所以,中原的整體武力上了一個新高度,而引領潮流的又是一個年輕人~鼎鼎大名的神鵰俠楊過!

中原武功空前繁榮,而老對手蒙古的護國大國師卻陣亡了,此消彼長,如果接著寫,正反如何對抗?金庸怎麼填了這個自己挖的坑?再虛構一個武功高強的反派出來?再一不可再二,金庸己經這麼做了一回了,他不會再做第二次,味同嚼蠟的事金庸不會幹。這個已經憑空虛構出來的高手就是金輪。

神鵰是緊接著射鵰的劇情寫下來的,以金輪大於郭靖二十歲的年紀,當郭靖被沙通天的徒弟黃河四鬼吊打,當郭靖誤服了樑子翁的蛇血被樑子翁像韋一笑那樣掐著脖子要喝回自己的蛇血的時侯,年近四旬的金輪武功必然早到了五絕的水平了,就算不到至少也是裘千仞的水平,但在射鵰中竟然沒有他的任何消息。以金輪的武功絕對有足夠的底氣挑戰中原四絕(王重陽死得太早);以金輪的年齡和閱歷也不可能不知道射鵰中五絕高手的存在。如果知道,以他的好勝性格,必然技癢難耐,來中原與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見個高低。他沒有來,就說明金庸在給射鵰佈局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金輪這個人的存在。到了寫續集,金庸才臨時起意想起來得重新構思一個反派出來,因為射鵰中的第一反派歐陽鋒走火入魔,成了瘋顛,而且成為了男一號楊過的義父,而金輪就作為大反派在這種背景下閃亮登場了。

神鵰結尾,宋蒙交戰進入白熱化,楊過先後擊斃金輪與蒙古大汗蒙哥,雖然蒙古實力與氣勢上都輸了一籌,但大宋軍力相比蒙古仍然羸弱,可中原高手卻空前鼎盛。一方軍力羸弱但武林高手鱗次櫛比,另一方兵員如狼似虎但群龍無首,金庸製造了這麼一個武力怪圈,而接來大宋的滅亡又將成為事實,因為雖然是小說,對於起碼的史實還是應該尊重,襄陽城破郭靖兵敗成仁也是個不錯的結局,但郭靖又如何陣亡,總不能讓蒙古一個千夫長百夫長就殺了郭靖吧?或者依樣畫葫蘆學蕭峰(此處沒考證與的寫作日期🙏)那樣為阻兩國開戰挾持蒙古大汗立下有生之年決不侵宋的誓言再自殺謝罪?中原高手雖多又如何對付蒙古的萬千鐵騎,總不能全靠黃藥師的五個萬人隊組成的五行陣吧?這些都不好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漢文化畢竟是華夏的根本,在南宋積弱蒙古強橫殘暴的背景下,怎麼寫南宋一步步的走向滅亡?這段當歷史研究可以,寫成小說讀者沒法接受,悲情!

所以神鵰新五絕重新排位,看似風光,實際上對於南宋也就相當於迴光返照一下,當然這是虛構情節,連回光返照的作用也起不到。所以無論從江湖武林還是國家層面的對抗,金庸都不好收拾這個爛攤子,看看就頭疼,老金也就摞挑子不寫這段血流成河傷害大漢民族感情的故事了!

隔了八九十年,小姑娘郭襄的徒孫滅絕都成了老太太,金庸用郭襄“天涯思君不可忘”為引子,以神鵰末出現的一個小孩張君寶為線索,重起爐灶,寫了一部,開闢了武俠盛世的另一番新天地,從而成功避開了一書中華山三論新五絕重新排位後留下的一地雞毛!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江湖在何方?江湖就在山水間!

古梁鏞



金庸大師一生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其中十四部為長篇武俠小說,只有《越女劍》屬於短篇武俠小說。

金庸武俠小說中,“射鵰三部曲”的受歡迎程度最高,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金庸先生於1957年開始創作《射鵰英雄傳》,於1959年開始創作《神鵰俠侶》,於1959年創作《雪山飛狐》,1961年創作《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鴛鴦刀》,通過他的創作時間我們可以看出來,《神鵰俠侶》之後,金庸先生開始創作“雪山飛狐”系列,後來又創作《倚天屠龍記》等等小說,1972年《鹿鼎記》完成連載後,金庸先生宣佈封筆,雖然金庸先生後來對所有作品進行多次修改,但是在讀者心目中,《神鵰俠侶》距離《倚天屠龍記》近80年的時間中,江湖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金庸先生並未刻畫,這始終是武俠小說愛好者心中的一個遺憾。

那麼,金庸先生在世時,在東邪西狂南僧北俠排上號後,為什麼沒有繼續寫下去?古梁鏞詳細解答。



金庸先生創作新作品《雪山飛狐》系列

在古梁鏞看來,金庸先生寫完《神鵰俠侶》後,沒有繼續創作“後神鵰俠侶”時代小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開始創作《雪山飛狐》系列,我們都知道,金庸武俠在當時非常受歡迎,頗有“洛陽紙貴”的情景,而小說創作是一件非常費腦力的事情,要知道金庸先生作為《明報》的主編,工作壓力也非常大,因此他開始創作《雪山飛狐》系列後,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創作“後神鵰俠侶”時代武俠小說。

創作“後神鵰俠侶”時代武俠時機不成熟

無論是《神鵰俠侶》還是《射鵰英雄傳》,我們都發現,“家國情懷”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寫作目的,《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為了大宋拒絕蒙古可汗的高官厚祿,為了大宋不惜和世交兄弟楊康反目,作者通過男主角郭靖的種種抉擇,告訴大家,家國情懷才是一個人最崇高的精神。

到《神鵰俠侶》中,金庸先生更是提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理念,這種理念可以說是超越普通人對俠義的低層次理解,男主角楊過更是在郭靖這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薰陶下,由一個嫉世憤俗的小乞丐蛻變成一個心懷正義的“神鵰大俠”。



但是在《神鵰俠侶》結束的時候,襄陽城破城在即,最後我們通過《倚天屠龍記》也知道,襄陽城破,郭靖、黃蓉、郭破虜戰死殉國,郭襄創立了峨嵋派,郭芙和耶律齊未知,並且在倚天開篇,蒙古汝陽王對江湖的鎮壓尤其厲害。

所以說,後神鵰時代的江湖,其實是一個支離破碎,江湖急速走向衰敗的歷史,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很難創作出繼承射鵰、神鵰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主題思想的小說。

想必在金庸先生心目中,“後神鵰時代”的斷代也是他心中的一個遺憾,因此他後來創作了《倚天屠龍記》,在倚天開篇,金庸先生直接講了楊過、郭襄、崑崙三聖、覺遠大師、張君寶等人物,其中除崑崙三聖外,其他人均在《神鵰俠侶》結尾出現過,因此倚天第一章和第二章,可以看做是《倚天屠龍記》的“引子”,交代了這部小說和《神鵰俠侶》之間的聯繫,從第三章開始,倚天的故事才真正開始,當時張三丰即將迎來九十大壽。

眾所周知,《倚天屠龍記》以朱元璋推翻蒙古統治為故事創作背景,講述了張無忌、明教、常遇春、徐達、五散人(歷史真實人物)、朱元璋等之間的關係,《倚天屠龍記》的故事也基本上符合中原漢人保家衛國的思想。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轉發+關注哦!


古梁鏞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可能,且是遞進關係。

01 主角選誰

我認為第一個比較可能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主角選誰。

如果要接著神鵰往下寫的話,最簡單的思維就是用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做主角。神鵰結束時,依照兩人後來的性子,楊過和小龍女最合理的歸宿就是找一處世外桃源隱居,他們的後人也不太可能再亂入江湖紛爭。這點並不是胡亂猜測,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裡就讓楊過後人出場了,她就是“黃衫女子”。

“黃衫女”出場兩次,一次是為丐幫,一次是為峨眉,兩派皆是和楊過有淵源。最後留下一句“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而去,更是直接點明自己身份。可見,在金庸先生看來,楊過後人最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避世隱居。

既然楊過的後人不合適,那總可以用郭靖的後人做主角吧,而且想一個合理的原由讓楊過後人捲入江湖紛爭也不是不可以。這就得說到第二個可能了——歷史衝突。

02 歷史衝突

在神鵰裡,守護襄陽的郭靖明顯已經上升了一個高度,不再糾結於江湖中的恩怨情仇,而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在神鵰結束時是守住了襄陽城,那後面無論主角是誰,總不能不管了吧。這就是矛盾之所在了:金庸先生既然不能違背歷史,那後人就守不住襄陽城,這樣的主角如果寫出來,實在沒法跟郭大俠的形象相比較。

即便是歷史衝突加上郭靖這座高山無法超越,金庸先生如果想續寫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一定是他不想續寫,而他不想續寫的真正原因是:已經寫完了。

03 緣起緣滅

緣起

射鵰開始於”靖康之變“。郭靖和楊康的父親都是宋代忠良之後,丘處機根據”靖康恥,猶未雪“這兩句詞,為他們取名為郭靖和楊康。

這是為了讓他們記住靖康之恥,要他們不忘報國恨,洗國恥。射鵰裡的郭靖在江湖裡兜兜轉轉,看起來學了一身絕世武功成為了大俠,實際上並沒有完成他真正的使命,於是金庸先生續寫了神鵰。

緣滅

再看神鵰結束時,不僅僅郭靖成為了真正的“俠之大者”,就連一向“我行我素”的楊過也在守護襄陽城的戰役中立了大功。最終,楊過替他父親楊康和郭靖一起,完成了他們名字揹負的使命。這樣的結局和射鵰開頭是完美呼應的。

最後想說的是,雖然神鵰和射鵰的主要劇情是放在江湖中的,其實金庸先生的創作靈感來源應該是岳飛。這並非瞎猜,射鵰和後來的倚天屠龍記裡都有提到“武穆遺書”,金庸先生用他的作品向他心目中真正的“俠之大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