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4月23日,

是中國海軍成立71週年生日,

壯哉海軍,威武航母,

揚我國威!

而你知道嗎?

在中國海軍強國的路上,

離不開一個神秘中國人,

他已默默奉獻30多年,

研製出領先世界的強大中國海軍武器,

在世界各國眼中,

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美國費盡心機都想把他挖走,

而他用“苟利國家生死以”的豪情壯志,

帶給中國強盛的海軍未來,

可是有幾人知道他?


他,就是馬偉明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1960年4月6日,

他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揚中縣,

自幼勤奮好學,成績優異,

高中時他迷上了“造船”,

利用一些廢棄材料,

手工做出許多船隻模型。


18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

考入海軍工程學院,

船舶電氣工程專業,

那些深奧的電氣技術參考書,

他看得如痴如醉,

甚至還鼓搗出一隻“會自己划槳的小船”,

同學們都笑他“玩物喪志”,

只有張蓋凡教授慧眼識珠,

(張蓋凡,中國海軍電機學科開拓者,

電機科研團隊創始人)

經常喊他來研究室,

一起討論船舶電機問題,

而張教授既是他的“伯樂”,

更是他的“指路恩師”。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1982年,

張教授先是極力鼓勵他考研,

在他獲得海軍工程學院碩士學位後,

又“逼迫”他留校任教,

挑最難的研究生課程讓他主講,

最後,張教授力排眾議,

將研究電機的接力棒,

傳遞給年僅27歲的他。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為此他感激萬分:

“如果說老師逼我考研究生,

是我人生中最重要一步的話,

那麼留在他的身邊工作,

就是最關鍵的一步。”

從此,他正式走上了,

中國船舶電機科研之路,

開啟了,

中國船舶技術獨立自主的新時代!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上世紀80年代,

世界各國海防競爭激烈,

而此時的中國因為技術落後,

核心部件船艦發電機只能依賴進口,

為此中國的海防發展處處受制於人。

一次,我國從美國公司引進的,

高效能十二相整流發電機系統試運行時,

出現“低頻振盪”現象,

很可能造成整個發電機得癱瘓,

他要求該公司儘快拿出解決辦法,

可對方卻傲慢地說:

“中國人,你們懂什麼是電機系統嗎?”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曾經劉華清將軍踮起腳尖,像個小學生一般,聚精會神地看著他面前的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為了不洩露軍事機密,美國人要求這位中國將軍,航母上的任何東西,都不準碰、不準摸,只准看。回國後,他只說了一句話:“中國造不出航母,我死不瞑目”。


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

沒有強盛科技,

中國人就永遠抬不起頭來。

他燃起熊熊鬥志:

我們不但要研發自己的電機系統,

還要徹底解決電機“低頻振盪”的問題。


但是,電機“低頻振盪”,

這的確是行業內的一大難題,

連國外專家們都束手無策,

更何況中國在這一領域還完全是空白,

要想解決這個難題那簡直難於登天,

可他卻無比堅定的說:

“落後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哪怕少活十年,

我也要攻下電機技術難關!”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歷史的使命在肩,時不我待,

在恩師張蓋凡的支持下,

他用僅有的3萬5千元,

展開了國產十二相發電機的研製工作。

沒有場地,

他就在一間20多平方米的洗臉間,

改成的簡陋實驗室裡去工作;

缺少募工費用,

他就穿上工作服下到車間,

和工人們一起並肩製作模擬樣機;

沒有專家的指導,

他就自己查閱資料,

反覆試驗調試計算,

實驗記錄堆滿了大半間屋子......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就這樣他不懈衝刺1800多個日夜,

先後攻克了43項關鍵電機技術,

1992年,他終於研製出,

屬於中國人自己的、

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

同時他發明了,

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

徹底解決了電機“低頻振盪”,

這一世界難題,

國際上震驚了:

這一困擾世界電機界多年的難題,

竟然被一箇中國人解決了!


後來當他再來美國公司,

指出電機系統存在的設計缺陷時,

對方狡辯的說:

“你的理論太離奇,我們聽不懂。”

他忍不住喝道:

“先生,我們是在討論科學,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對方一下子懵了,他又厲聲道:

“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費教你!”

對方頓時啞口無言。


而知道是他解決的“低頻振盪”後,

對方提出“私下交易”,

而他說:“專利技術是有價的,

它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祖國。”

這家美國公司老闆不死心,

又試圖以年薪70萬美元去誘他跳槽,

他斷然拒絕:

“您能給予我的,中國暫時還不能給我,

但是中國給予我的,

您的公司永遠不可能給我。”

後來這家美國公司,

不得不花高價購買了中國的專利。


從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

到向中國購買專利,

從對中國傲慢無禮,

到請求中國人去解決技術難題,

他的不懈努力與堅持證明了,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他一次次挑戰不可能,

為中國破解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引領中國海軍,走向了真正的強盛!


研製完電機系統後,他又瞄準核潛艇,

核潛艇是堪比航母的利器,

而衡量核潛艇是否先進,

首先要看噪音水平,

當時全球幾乎所有潛艇都採用機械泵推,

普遍存在大量噪音,

而我國早期的核潛艇落後西方30年,

噪音極高,

遭到西方赤裸裸諷刺:“中國的核潛艇,

一出港我們就能在千里之外探測到。”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為解決這個難題,

他決定研製一款能同時發出,

交流、直流兩種電的發電機,

國際電機界笑了:“這完全是天方夜譚。”

“全世界都沒有做出來,

這條路根本都不通。”

而面對質疑,他無比堅定地說:

“搞技術創新,

就是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我們研究的東西,

就沒有一個是跟著人後面跑的。”


之後就是又一個,

十年的日夜奮戰,刻苦攻關,

2001年,他終於研製出,

世界上第一臺交直流雙繞組發電機系統,

徹底摒棄了傳統機械推進軸,

將噪音降低10%以上,

完成了一次“潛艇靜音”的創舉。

這是全球史無前例的一項革命性技術,

直接超過美俄,

在國際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後來國際軍事專家經過對比,

感慨道:

“中國這一技術,領先美國十年。”


這一年,年僅41歲的他,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院士。

第二年,

這一電機系統正式生產裝備部隊,

從此,中國真正擁有了,

完全獨立自主的“中國式核潛艇”!


從“跟跑者”到“領跑者”,

他前行的腳步,還遠遠沒有停下。


2003年,

他又瞄準一項美國曆時20多年、

耗資超過32億美金,

但也只能勉強掌握的科研項目:

航母建造的最核心技術,

電磁彈射器。


電磁彈射比傳統蒸汽彈射,

速度快10倍,操作也更簡單,

但這一技術太過複雜,

獨立研製成本又極大,

當他提出中國必須參與其中時,

很多人都出來阻止:

中國連蒸汽彈射都沒研製出來,

又怎能一步登天研製電磁彈射呢?


可他揚起脖子堅定的說:

“我們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他直接跳過蒸汽彈射去研製電磁彈射,

沒有經費支持就自籌資金開始了研究。

朋友勸他:

“美國斥巨資,

都還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你還要強攻硬上,是不是瘋了?”


“你已經功成名就,萬一搞砸了,

就可能債務纏身,身敗名裂!”

而他說:

“難道國外解決不了的問題,

中國人就一定解決不了嗎?”


“只要國防建設急需,

再大的風險我也要去闖,

再硬的骨頭我也要去啃,

再重的擔子我也要去挑!”


之後的研究中,

他不分晝夜地連續攻關,

吃住在實驗室,

大年初一也埋頭於厚厚的資料中,

他充滿緊迫感的說:

“發達國家的技術,

領先我們一代甚至幾代,

要縮小差距,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

國外十幾年搞出來的東西,

我們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搞出來!”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這期間,他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

承受的壓力難以想象,

他的工作量相當於正常人的2.5倍,

超負荷工作導致了他病痛纏身,

2005年,他到北京出差,

領導強行留下他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中顯示,

1.76米的他,體重僅51.5公斤,

10項生命健康指標中有7項不合格......

他的導師鄭逢時教授說:

“偉明,我想問問你,

你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

而他說:“老師,

如果我不能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如果我現在不拼命,

國家選我這個最年輕的院士,

有什麼意義?”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2007年的一天,

他從生產設備地回家時出了車禍,

頸部骨裂需要住院觀察,

但他卻帶著頸套天天到實驗地工作。

幾個月後檢查,

他的診斷書上寫著“極度疲勞綜合症”,

領導馬上給他安排入住高級病房,

而他一天也沒去住,

當天輸完液就又跑回了實驗室。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對他而言從來就不是說說而已!


2007年末,他父親患胃癌要做手術,

當時他天天在實驗室裡忙,

竟然忘記給父親聯繫住院,

老爺子見幾天沒動靜,氣呼呼地跑來,

吼道:“馬偉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

家裡事不聞不問,你究竟著了什麼魔?!”

他含著淚說:

“我十分內疚,這些年對家人虧欠太多,

但為了這些科研,我不後悔。”


一年365天,他沒有雙休日,

沒有寒暑假,

基本上就是“五加二”、“白加黑”,

天天搞科研,1年頂別人3年。

在這拼了命的努力下,2008年,

他終於研製成功出小型電磁彈射器樣機,

接著又做出了1:1設備樣機,

中國,終於成為了,

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電磁彈射的國家!

科技成果鑑定會上,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專家撫摸著樣機,

激動得流下熱淚,對他說:

“有你在,中國更有希望了。”


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的他,

被譽為“中國電磁彈射之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1:1電磁彈射器樣機)


電磁彈射技術研製成功後,

他還在繼續攻堅,

他要研發航母新型武器:電磁炮!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電磁炮比傳統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遠,

用幾枚導彈才能炸沉的一艘萬噸艦船,

只需要一兩炮電磁炮就能將其炸沉,

射程可達一兩百公里以上。


可電磁炮是目前最大的一個世界難題,

這一概念,最先被西方國家,

於1918年提出並開始研究,

近百年過去了,

到了2010年,美國雖然在地面上,

完成了電磁炮的測試工作,

但根本無法實現電磁炮上艦,

可以說是百年無果。


他卻又一次毅然決定:

“我國要率先實現電磁炮上艦的可能,

我們領先就要領先美國!”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之後八年長跑,

他利用中壓直流技術,

成功實現了將電磁炮送上航母!

2018年3月,中國正式宣佈:

中國電磁炮上艦試驗獲得成功,

這一偉大創舉,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從電機系統到核潛艇靜音技術,

從航母電磁彈射到電磁炮,


中國海軍能日益強盛,

他是其後最大的功臣!


而立下大功的他,

生活中卻為一紙一筆“計較”,

同事說:

他出差能坐火車就不坐飛機,

能做硬臥就不做軟臥,

每次出去開會,

都把會上發的紙和筆帶回來。


有人稱他是“最窮的教授”、

“高智商的傻子”,

說他:“你這麼拼死拼活,

究竟圖的是什麼?”

而他說:“我一不圖名,

二不圖利,三不圖官,

就想實實在在為國家和軍隊做點事。”


有一次組織上到學校考察干部,

一名首長提名要他當校領導,

可他想都沒想就謝絕了:

作為軍人,

不能只盯商場、忘了戰場,

只圖名利、忘了責任!”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而他不但為中國海防的強盛建大功,

更甘做一顆鋪路石,

像自己的恩師一樣,

要為祖國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馬偉明”。

這些年,他先後為祖國培養了,

海防領域的7名博士後、

70名博士和116名碩士。

他十分欣慰的說: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我希望他們超過我。”

“我心甘情願做一匹駕轅拉套的馬,

為了國家利益和國防事業,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如今,

曾是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也已是兩鬢斑白,

但他仍孜孜不倦的奮鬥在科研第一線,

他甚至更語出驚人:

世界獨創性的提出“全能艦”的概念。

“全能艦”,

是一艘擁有全面防空、反潛、反艦,

和精確打擊能力的綜合性作戰艦艇。

未來,

“全能艦”必將取代航母,

成為新時代的海上霸主。

而他的目標就是:

中國要搶在所有國家之前,

研製出“全能艦”!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2018年5月13日,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進行海試,

當國產航母時代來臨之時,

中國擁有全電力系統航母,

乃至全能艦的時代,還會遠嗎?

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後,

他一定會帶給中國,

更強盛的海軍未來!


今天特殊的日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專家”


馬偉明,

這位中國海防力量強盛的幕後真英雄,

不為名利,嘔心瀝血,

肩負千斤重擔,終成不世之功,

光輝歲月,國士無雙,

擁有他這樣的優秀人才,

海軍之幸,中國之幸!

向馬偉明院士致敬,

中華民族復興,指日可待!

來源:德國優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