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如果只能選一樣東西代表美國飲食文化的話,我會選

冰塊

美國人對冰塊的瘋狂痴迷舉世聞名,沒有什麼比走進一家餐廳剛坐下,就被奉上一塑料杯的冰水更地道的美式體驗了。加冰,在美國是一種嵌入了人民骨子裡的生活方式。

在美國,最經典的廉價套餐便是一個漢堡包,一包薯條,一杯巨型的加冰可樂。在派對上,一個沒有放著冰塊桶的酒水吧檯,是主人不夠格的表現。

冰塊,在美國人的飲食地圖中,和正餐有著一樣的地位。這件事誇張到什麼地步呢,就連出外野餐,家家戶戶都得提著一個迷你冰箱,保證裡面的可樂瓶時刻冰爽。

所以,如果說美式飲食是一件毛衣的話,冰塊便是它的一針一線,滲透在每一個日常縫隙中。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話說回來,美國人為什麼對冰塊這麼執著?

B站上有一期關於中美文化生活習俗差異的問答。

有位中國女孩對美國人提了一個問題:“我想問你們,冬天也要喝冰水,真的不冷嗎?”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這位美國姑娘的回答很直接:“我從小就是這麼喝的,喝冰水就是喝正常的水。”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如果你不要冰水的話,得單獨提出來‘我能不要加冰的麼’,在我們這裡,不管你去哪兒,默認都是給你加冰的。”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一位美國男士也說出了自己喝涼水的習慣:“我冬天也喝熱飲,只是我喝水的時候比較喜歡冷水。如果喝熱水的話,我會搭配茶或咖啡這些一起喝。”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問到“美國人為何如此執著於冰水”,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據說當時,美國許多餐廳免費提供冰塊,因此,很多人有一種“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態。

故,喝冰水=佔便宜?

在這件事上,他們是這樣說的,“大家喝冰水這件事兒,是因為餐館的競爭。過去製冰很難,搞不到一塊冰塊,冰是一種奢侈品。所以冰塊就成了好餐館的標誌。然後大家習慣了,就不會考慮別的喝法了。”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看來,關於美國人喝冰水這件事,不僅是有現代因素,某種程度上和“中國人喝熱水”一樣也是一種歷史傳統?

再來說說“中國人喝熱水”這回事

中國人喝熱水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是何時,中國人開始喝熱水,尚無定論。

但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中,都能找到人們喝熱水的影子。比如古人對茶的喜愛,“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熱水泡茶這個習慣,早已融入中國人發展千年的飲食文化,成為部分古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日常。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再說中醫養生上,《黃帝內經》就這樣記載“溫則行,寒則凝”。中醫上說,中國人身體體性偏寒,喝冷飲、喝冰水,那是寒上加寒,從而造成身體堵塞、血行受阻、陰陽不平衡……

但實際上,真正推進中國人喝熱水文化的並不是喝茶,也不是中醫,而是中國“跨文化”的傳奇人物,宋美齡

1934年,國民政府在宋美齡的主導下開始推行“新生活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喝白開水、不吐痰、多識字,講文明,講衛生。

宋美齡此舉是受了美國人的影響,美國人則是受了歐洲人的影響。

歐洲人的社會文明意識成熟之前,很邋遢。隨地大小便,護城河裡垃圾成堆,河水再用來煮飯洗衣,人就生病了。最嚴重的是“黑死病”。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吃了幾次虧之後,歐洲人開始重視飲用水衛生。此舉要比中國早上幾百年。

1934年,執政的國民政府,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生活運動”,“水不沸不喝”正是這場運動的重要內容。

老實說,宋美齡夫婦為推行新政花費了不少功夫,但效果都不好,尤其是新生活運動。主要原因是戰爭期間,溫飽都成問題,衛生只能是有錢人的遊戲。

但,在當時政府的倡導下,全國許多城市都興起了一門叫做“熟水店”的生意,那是普通市民第一次享受到了熱水的美好。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第一次,熱水因為窮沒推的起來。

第二次,熱水因為窮又被推了起來。
這一次是解放後。

解放後,政府鼓勵人民講文明樹新風,文明也包含生活文明,其中就有喝白開水這一項,並且進行了“保溫瓶”的推廣。

那是抗美援朝時期,為了應對美軍的細菌戰,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喝開水要從娃娃抓起,正是這場運動的重要號召之一。

政府免費向群眾提供熱水、推廣保溫瓶,以及經濟的發展,讓熱水和人們生活的距離越來越近。

“多喝熱水”逐漸根植在了無數父母輩的中國人記憶中,代代傳承。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愛喝涼水的外國人?

上文提到:“歐洲人的社會文明意識成熟之前,很邋遢。隨地大小便,護城河裡垃圾成堆,河水再用來煮飯洗衣,人就生病了。最嚴重的是‘黑死病’。”

這也正是他們在喝涼水的吃過的虧。

歐洲中世紀時期,普通老百姓主要飲用河水。但由於河邊堆放垃圾、亂排髒水到河流造成水質汙染,可想而知,飲用河水導致的傳染病非常嚴重。

於是,有很多人認為水是不健康的,從而轉向喝酒。

到工業革命後期,城市化發展使得人口更為集中。水源問題,成為19世紀倫敦遭遇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十九世紀中葉,倫敦出現了由水源汙染導致的霍亂,致使數千人死亡。
當時的倫敦有免費水和付費水這兩種。免費水是類似於井水、河水、雨水,或者抽取泰晤士河邊的水。付費水則由供水公司提供。

飲用泰晤士河免費水的人,大多是普通民眾。但是泰晤士河裡的水,豈是一個髒字了得。

直到1865年爆發的大規模霍亂,飲用泰晤士河水源的民眾,遠遠多於飲用供水公司的人。這一結果證實了霍亂的大規模傳播,與泰晤士河骯髒的水源有著直接關係。

寒冬中的聖誕節 國外為什麼還喝冰水


此後,英國對水質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衛生改革。他們積極治理泰晤士河的水質,檢查供水公司水源的質量。水質的大幅度改善,使得英國再未發生大規模的霍亂。

目前,歐盟等發達國家對於水質普遍有著較高要求。

在日本,公園、景點這些公共區域,都設有直飲水龍頭,日本民眾對於日本的水質非常放心,在家中水龍頭上接一杯水直接飲用也是常態。

在德國同樣,隨手接杯自來水,不加熱也不過濾,直接飲用,這才是科學的飲水方式的正確打開方式。當然,這得歸功於德國嚴格的水源控制,自來水,無論是廚房的水、浴室的水或者馬桶的水卻都在生水飲用標準範圍內。

但,德國的自來水價格之高也是早有耳聞!

由於對水源的嚴格控制,水質乾淨,可以直接對著水龍頭喝水。因此,對他們而言,喝冷水相較喝熱水更方便快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