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餐桌上的陋習少了 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

3月11日,合川區文明委部署開展“吃得文明”主題活動,市民和相關餐飲單位積極響應,“吃得文明”逐漸成為引領生活的新時尚。從單位食堂到自家餐桌,從豪華酒樓到街頭小店,餐飲習慣較之前有了很大變化,餐桌上的陋習減少了,合川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

近日,合川區合陽城街道較場壩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何小燕,手持大喇叭,在石院街3號宣讀“吃得文明”倡議書,號召居民拒野味、重營養、用公筷、守禮儀、不浪費,養成用餐好習慣,共享健康好生活。 這是合川區開展“吃得文明”主題活動以來,眾多宣傳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合川:餐桌上的陋習少了 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

合川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吃得文明”主題活動分三個步驟推進:一是宣傳倡導階段。發佈“吃得文明”主題活動倡議書;推出系列公益廣告;製作專題H5廣泛推送,線上線下營造濃厚氛圍。二是有序推進階段。制定合川區文明用餐公約,廣泛普及文明用餐常識。開展“你文明、我點贊、共踐行”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激發廣大市民的參與熱情。三是總結推廣階段。通過問卷調查、群眾投票、實地考核等方式,在全區推選一批“文明用餐”示範家庭、示範食堂、示範餐館和示範街區。

如今在合川,“吃得文明”新風尚逐漸浸潤到各個家庭、各個單位、各個餐館。

在合川區稅務局食堂,宣傳屏幕上播放著“吃得文明”主題活動宣傳片,屏幕旁的幾個展架,張貼著“吃得文明”倡議書、文明用餐習慣等宣傳內容,每個餐桌上都放置著“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提示牌。就餐時間,職工們戴著口罩依次進入食堂,在排隊區域安靜地等候打餐,整個食堂看起來整潔有序。在位於久長路步行街的新特匯花園餐廳廚房,廚師們統一穿著制服,戴著口罩和手套製作菜品,菜欄裡的蔬菜新鮮乾淨,調料擺放整齊。而位於文峰古街的和家盛宴,服務員都會耐心地推薦顧客使用公用餐具,將窗戶打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合川:餐桌上的陋習少了 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

“做餐飲,最重要的是讓顧客吃得放心,疫情期間更是如此。”新特匯花園餐廳負責人周麗說,餐飲單位是踐行“吃得文明”的重要主體,為了讓顧客能夠享用健康餐,餐廳用水全部是過濾後的淨化水,並且堅持現點單現製作,絕不賣隔夜菜。此外,為了把控食材的品質,該餐廳專門建立了一個質量檢測微信群,所有食材都需拍照發到群裡,供經理檢查質量。

合川:餐桌上的陋習少了 市民吃得越來越文明

據瞭解,“吃得文明”主題活動由合川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商務委、區文化旅遊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婦聯、區文明實踐辦統籌推進,以家庭為基礎,以單位食堂、餐飲企業為重點,堅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大力踐行“吃得合法、吃得合理、吃得衛生、吃得禮貌、吃得乾淨”理念,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市民做文明用餐的踐行者、健康生活的受益者。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