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雖然現在美軍多艘航母因為疫情而癱瘓,但隨著14天隔離期滿,亞太的“里根”、關島的“羅斯福”、本土的“尼米茲”都計劃在5月出海巡航。然而,疫情僅僅是短暫造成航母停航,一個“一舉幹掉2艘航母”的計劃正在國防部醞釀中……

家門口從1艘變成2艘

2017年O-FRP以前,美海軍航母編隊、兩棲編隊都是FRP部署模式,除了前沿部署在日本的一艘航母,其他大部分時候,都是從東海岸和西海岸各派出一艘航母,跨越半個地球前往中東碰頭,然後各自回家,下一艘出來。

所以那時候亞太地區最常見的就是一艘從西海岸出發去中東的航母,一艘駐日美軍的航母,1+1模式。

如果趕上夏天好運氣,一艘去中東的正在路上,一艘從中東回來的也在路上,駐日美軍的那艘也出來,就會短暫的2+1三航母齊聚亞太,媒體上就會熱鬧一陣。2017年11月里根、羅斯福、尼米茲三個湊過一次(今年又是他們三?)。而更早還是2006年“勇敢盾牌”的三巨頭。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當然也有碰上冬天或者夏末,駐日美軍的航母要例行休整,就會造成東亞沒有航母的情況,如2015年8月、2016年4月、2018年5月。

但是自從2018年國防戰略正式把中俄作為大國競爭對手後,海軍悄然調整了航母部署戰略。

一個是O-FRP部署模式有意打亂部署週期,讓對手難以預測——跟最近空軍在關島的戰略轟炸機部隊調整計劃如出一轍啊。

另一個是除了過路去中東的,太平洋艦隊有時候會派一艘航母不去中東,專門在亞太轉悠。如:

2016年的“斯坦尼斯”打擊群

2017年的“卡爾文森”打擊群;

2018年的“卡爾文森”打擊群;

還有這次的“羅斯福”打擊群;

旨在把把東亞的航母強度維持在2+1艘水平。

羅斯福:還要趴窩30天

此次世界矚目的“羅斯福”本來就是原計劃1-6月專門來亞太部署,填補“里根”過年放假和維修的空檔。沒想到為了“美越關係正常化25週年”的政治任務,折在峴港了。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感染來源眾說紛紜,最早的峴港感染說,後來的空運補給感染說,上週五USNI又爆料說最早確診的不是飛“灰狗”的人,而是2個艦載機聯隊地勤和1個艦員。加上“無症狀感染者”的因素,CDC已經介入,再看看吧。

4月20日,94%的人已經測試,累計陽性678人,其中350多人無症狀,陰性3904人,4069人上岸。8人入院,1人還在ICU。目前組織航母官兵組成84消毒隊,目前已經完成2000多個艙室,80%的消毒工作。

羅斯福可能還要一個月以上才能恢復戰鬥力,主要是以下三個因素:

1,隔離觀察時間:直至目前還有6%的人沒有測試。目前海軍把隔離時間從以前的14天,建議到14-21天。

2,感染者康復時間:目前已經有1人死亡,8人入院,還有大量是無症狀感染者。何時出現症狀?要持續多久康復?需要至少2周以上時間。

3,飛行員重新認證:美海軍規定連續14天沒有航母起降過,就要重新認證,認證過程需要12次晝間起降和8次夜間起降,這都是在航母恢復出海以後才能進行。

所以綜上所述,即使一切順利,羅斯福還要2周的隔離,1周的出海準備,1周的恢復訓練,5月初能恢復戰備巡航是最好野望了。

里根:悄悄完成升級,5月出海

常駐日本橫須賀的“里根”航母打擊群,常年一般是4-5月出海訓練,5月底6月初第一次部署,秋天在第二次部署就回日本過年。

此次疫情爆發時,“里根”正在港內休整。雖然3月份爆出橫須賀的“里根”的艦員有了確診病例。但好在還在港內分散居住期間,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隔離治療,如果措施得力,運氣夠好,應該不影響5月的出海訓練。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里根”在橫須賀期間,完成了信息系統升級。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4月16日,駐日美軍航母“羅斯福”完成CANES網絡系統升級。這是海軍下一代船載信息基礎設施,整合了5個老的信息系統,為40多種指控通訊情報系統提供通用計算環境支撐,目前版本是硬件1.2版,軟件3.0版。

此舉是由艦隊戰備總局、海軍信息戰中心、橫須賀基地、太平洋艦隊信心辦、海軍造船廠、日本維修中心、海軍網絡司令部等共同協助完成。

整個過程創紀錄:歷時4個半月,升級了全部軟件和系統變更,是目前航母上工程最快的。安裝了52個機架設備,升級工作站2400個。

那麼如果一切順利,下面的小算盤應該是:

4月開始里根在橫須賀,第五艦載機聯隊在巖國/厚木,分別在各自駐地開展“部署前14天隔離觀察”。

然後5月初“里根”第一次出海試航,第五艦載機聯隊去硫磺島自己搞訓練。

5月下旬,就可以艦機結合,開始初夏的第一次亞太巡航了。

尼米茲:本週出海訓練,5月部署

太平洋艦隊原來的計劃是1-6月“羅斯福”到亞太巡航,6月以後“尼米茲”接班。

尼米茲已經與冬天完成了在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的例行維護,3月已經抵達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基地。然後按計劃開展“14天隔離觀察”,最開始爆出個別艦員有症狀,已經下船。這週末“14天隔離”已經期滿。理論上本週就會出海試航。

而第十七艦載機聯隊也在加州隔離和獨自訓練。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會有3個星期完成單艦訓練,編隊COMPUTEX合練,然後直接出海部署,甚至都不回母港。這種案例以前也有過。

所以,順利的話,會在5月初從西海岸出發前往亞太。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杜魯門:短期內不來亞太

作為備份,早已完成例行部署的“杜魯門”打擊群,一直在大西洋靠近東海岸的海上待命,初步是3個星期,看“尼米茲”的戰備情況,以備不時之需。

作為一艘“covid-19 free”的“乾淨”航母,“杜魯門”不僅不敢靠岸,而且杜絕任何跟岸上的人員往來,各種後勤物資靠海上補給,VRC-40中隊的補給“灰狗”也不許在船上多待,機組成員都在飛機上等著,餓了吃盒飯,不許去艦上餐廳。

不過如果“尼米茲”真的無法按時出海,“杜魯門”馳援太平洋的困難也很大:

一方面編隊屬艦去年9月份就出來了,早已人困馬乏;一些設備的狀態,也處於下行狀態。

另一方面,如果要到太平洋來,將是一個繞南美洲一圈的漫長航程。

更要命的是,很多指揮鏈、業務關係從大西洋艦隊到太平洋艦隊的轉換,很多東西都要切換,困難很大。——甭看美海軍號稱“全球存在”,其實是“兩洋艦隊”管理,涇渭分明,東西海岸換一次母港需要準備好幾個月。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美利堅:很快要回去隔離14天了

除了航母打擊群,目前還在活躍的,僥倖逃離疫情的“美利堅”兩棲戒備群和上面的陸戰隊31遠征隊。雖然3月初跟“藍嶺”、“羅斯福”都在東南亞停靠過,而且是去的疫情更嚴重的泰國,還是交往更密切的“金色眼鏡蛇”演習,但經過戰戰兢兢的3月觀察期後,“美利堅”編隊的海軍和陸戰隊員似乎都沒有人發病,也算是“covid-19 free”,編隊整體心態已經比較放鬆了,但作為亞太唯一作戰編隊,異常活躍,加大了巡航力度。

F-35B, MV-22, 陸戰隊,輪番訓練,好不熱鬧。週末又南下去馬來西亞越南和我們的石油鑽探爭議海區看熱鬧去了。

不過兩棲戒備群一般出來也不超過3個月,連續不靠港也不行,總在海上打高爾夫,也沒那麼多球啊。所以大概率5月還是要回佐世保的,而佐世保已經有確診病例了。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馬金島:5月部署

與“covid-19 free”的“美利堅”編隊相比,另一支從疫區出來的兩棲編隊“馬金島”就謹慎地多。

首先是3月在聖迭戈進行了14天的在港隔離觀察,然後三艘兩棲戰艦搭載著陸戰隊員陸續出海訓練。

各種基本訓練、彈藥裝載、實彈射擊都開展了。但全員的防疫措施級別就高得多,各種口罩不離身,各種場合保持2米社交距離。

不出意外的話,也是4月底、5月初完成訓練,啟航亞太部署。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海軍要砍2艘航母?

不過對於海軍來說,疫情還不可怕,大不了忍14天就過去了。損失的水手也可以再補充。

更可怕的是國防部傳來的消息——因為疫情導致聯邦預算赤字,最終一定會大砍軍費——而好不容易增加到11艘的航母據說要砍掉2艘!——這才是真要命的。

隨著美國疫情,聯邦已經投入2.2萬億美元救助,雖然說得輕鬆,但美國不能隨便印票子的,這將使得當年聯邦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而美國曆次聯邦財政赤字時,最終都會影響到國防預算削減。

如1985年聯邦赤字5千億美元,後續幾年的國防預算削減19%。2009金融危機,聯邦財政赤字1.7萬億,帶來連續多年國防預算削減22%。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國防預算削減,國防部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決定哪些項目應該保住,哪些項目可以犧牲。

隔離期將滿,美軍3艘航母即將巡航亞太,但更糟糕的消息在後頭


目前已經達成共識,就是針對中俄大國競爭的戰略項目必保,《國防新聞》提出的就是保證岸海空天潛順暢共享數據的所謂“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ADC2。當然也包括其中加入的大量人工智能、新一代傳感器、無人平臺、非線性、網絡化等內容。主要是:

l 可以穿透衝突空域的隱身飛機;

l 更加抗干擾和欺騙的可靠通訊,如激光通訊、定向通訊;

l 可以在衝突空域進行感知和數據傳輸的彈性衛星群;

l 更快速、準確的先進的遠程打擊系統

l 可以在衝突區域活動的特戰和輕型地面部隊。

那麼砍掉哪些呢?大家都在打小算盤。

目前首先響應的是四等人陸戰隊,新司令已經提出了優化陸戰隊結構,為了在衝突更激烈的亞太戰場進行海上遠征行動。他將精簡略顯臃腫的遠征群、坦克營、兩棲連,減少步兵營、炮兵連、兩棲車輛連、直升機中隊。以更小規模、機動靈活的輕型部隊,去行動——麻雀戰?游擊戰?

而國防部內部評估辦公室的一份報告更激進:要求海軍削減2艘航母,凍結當前巡洋艦、驅逐艦規模,大力發展小型船隻和無人船。

其具體計劃包括:把航母編隊從11個削減到9個,發展多達65艘無人船,維持80-90艘巡洋艦/驅逐艦水面戰艦,還有小型艦艇55-70艘。總的來說就是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儘量無人化、小型化、分散化,靠信息,靠網絡。

這符合國防部長mark esper幾個月來的呼籲:“別再把航母作為海軍唯一的力量投射核心,更多重點放在無人技術上。”

所以,疫情的影響,不僅僅是航母短暫停航這麼簡單,而背後國會山的大砍刀才是真要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