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文:雉初

在著名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关于诸葛亮的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草船借箭。诸葛亮被誉为《三国演义》中智慧的化身,他对天文学了如指掌,对地理了如指掌。在中间,他可以安邦定国。

不少史学家认为,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诸葛亮举起了“三足”中的一条,给了刘备最正确的决策。换言之,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造就了刘备,诸葛亮的智慧,不仅在于他丰富的知识,更在于他能量度人心。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公元前202年,年过半百的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获胜,创建了了大汉帝国,从文景之治到武帝统治,西汉的许多皇帝都是英明的君主,国家在他们的统治下繁荣昌盛。

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汉末年,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篡夺汉朝,建立了新王朝,最后,刘邦的第九个孙子刘秀结束了天下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东汉王朝,历史上被称为光武帝。不幸的是,东汉也步了西汉的后尘。东汉末年,外戚及宦官乱政,导致黄巾起义爆发。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群雄争夺天下,然而,经过20多个割据一方的霸主,最终只有3个霸主问鼎中原。他们是魏国的创始人曹操、吴国的创始人孙权和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天下一分为三,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人并不是出生在一个非常显赫或权势显赫的家庭。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他们能够在众多佼佼者脱颖而出,第一次是官渡战役,它为曹操的霸权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赤壁战役,它形成了天下三分的状态,第三次是夷陵战役,奠定了三国的局势。许多英雄都因这些著名的战役而闻名,其中诸葛亮在赤壁战役中是很有名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官渡战役和乌桓远征中取得绝对胜利,率领胜利的军队南下,征服了南方许多分裂势力。当时,曹操已经消灭了军中最有权势的袁绍。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南下不久,懦弱的荆州督抚直接开城门投降,荆州富国落入曹操手中。当时,屡战屡败的刘备正准备依靠荆州势力集团,希望稍作休息,但是,他只能带着成千上万的人马和大量的百姓逃到南方去。

曹操中计

南逃途中,仁义爱民的刘皇叔的名字再次传遍全国,张飞惊吓曹军、赵云七次进出的故事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刘备的军事顾问诸葛亮的计划,张飞才得以在长坂坡的退敌。当曹操反应过来时,摸着额头,叹了口气:“我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一直撤退是没有办法的。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毕竟,如果我们再后退,我们就没有退路了。这时,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给东吴休书,希望孙权能与自己结盟。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去见吴王孙权。面对几十万曹操的军队,孙权也很着急,当时东吴的大臣分为两派。一派建议孙权投降,另一派告诫孙权去战斗,孙权最终选择了后者。

孙权十分重视诸葛亮的“联刘抗曹”,因为诸葛亮太聪明了,东吴总督周瑜非常不安,他担心自己将来会成为东吴的大威胁,因此,他一直想用适当的方法杀死诸葛亮,机会很快就会到来。在抵抗曹操军队的布局中,周瑜要求诸葛亮在三天内为军队制造10万支箭。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你应该知道,这么多的弓箭是不可能在三天内完成的,不仅没有足够的工匠,而且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材料。不料,诸葛亮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他的好朋友鲁肃对此非常担心,诸葛亮只是给了他一个微笑,让他不要担心。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艘船上都有上千个草人,周围的人都很困惑。一个大雾蒙蒙的清晨,诸葛亮派部下乘满了草人的船曹营驶去。由于能见度低,曹操立即下令射箭,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所有的箭都射向了草人,诸葛亮成功地完成了“造箭任务”。

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专家:这是曹操高明之处

为什么在大雾天的清晨曹操没有发射火箭呢,这不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射程也比普通箭大,后世专家的研究表明,一旦曹操轻率地发射火箭,孙刘联军的舰艇很可能乘势而上,给曹操军队造成巨大损失。曹操只有想到这一点,才能在浑浊不清的情况下射出普通的箭,这不能不算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