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明末崇祯年间,扬州有一位收藏大家叫周嘉胄,他精通书画鉴定装裱,然而作为晚明那个风雅时代的文人,令他留下身后名的却是殚二十余年之力写成的《香乘》一书,此书是中国香学文化之集大成之作,谈香事者必以是书称首。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在《香乘》的自序中,一位真性情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乐在兹,遁世之情弥笃,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认为自己的有生之乐不外乎睡觉与焚香呢?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或许相对于那些追名逐利的俗事,“枕上黑甜”安睡一觉,或“炉中碧篆”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才是千金难买的。睡觉并非由于懒惰,而正是属于他的人生哲学。或许正因为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周嘉胄方可于香学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品出香方之间的精微妙趣,感受到常人所不及的焚香之境。这是多么风雅而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嗜香者,不可一日去香,对于周嘉胄而言,香如睡眠一般重要。他又将诸多香品拟人化分为了六类:

幽闲者,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性。

恬雅者,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情。

温润者,晴窗拓帖,挥麈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

佳丽者,红袖在侧,密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

蕴藉者,坐雨闭关,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爇,香霭馥馥撩入,更宜醉筵醒客。

高尚者,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爇,香雾隐隐绕帘,又可袪邪辟秽。

香按此六类仿佛六友相伴,并由此产生了六种焚香之情境,而文人四时的起居休闲无不在清香馥郁中度过。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香知香伴,焚香之境 | 香生活

有人问到:“诸香都是一样焚罢了,为何要分这么细呢?”对曰:“幽趣各有分别,熏燎岂容概施?香僻甄藻,岂君所知?悟入香妙,嗅辨妍媸。曰余同心,当自得之。”当文人对生活的要求细致入微,雅怀高致,又何必为外人所理解?与古人同心者,自然也有各自的体会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