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比如战争)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外在的困难(如对先进思想和旧文化的冲突),会激发人对矛盾本源的探索欲望。外在的生死挑战会进一步质问自我——内心何定?何苦如此?

这个问心的过程是从内而外的磨炼,能直指心体光明或者其反面。

一个人的经历可能是千变万化的,内在有一以贯之的本源驱动吗?


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立志这种事是个人选择的,还是有预定的脚本?立志是张口讲出来时被建立的么?就像有些看不到的事物在没有人定义之前,似乎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没有人把他写到文字上,他潜伏在内心来指引行动的隐秘过程是怎样的呢?

或者说,人的私欲只是他执行预定脚本的绊脚石?

倘若人的内心是有一个本源的动力,他一开始就被预设好了前进的方向。像艺术家生来就对艺术本身有强烈的痴迷,兜兜转转总要走到原路上?

可实际上,迷迷糊糊过一辈子的人还是多数的,谁要做伟人、圣人、人上人,谁才需要多考虑多费心!


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在外在环境中不断受到挫折和打击,最后连简单的做普通人的愿望都要被剥夺时,人不得不思考生死的本源,存在的意义,痛苦的价值。这时候人将自己的眼睛闭上,往心去看,那里可能有一些了不得的东西,会看到什么呢?

真理,虚无,良知,有形亦或是无形。

坐井观天,精神家园。

我好比就是一只蛙,看到的东西就是井口想让我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的有多少?美不美?我其实很好奇。


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良知是无善无恶的绝对本体,可以审查自己的很多欲望、想法是不是符合公义、天道,尽管我不知道是么是天道,也不知道良知长什么样子,可我特别好奇无善无恶的状态是怎样的体验?

精神家园应该是个无善无恶的好地方,也许是和天堂一样的去处。最近每次有真切的感情时,总下意识的会感慨。可读到——我心体光明,他是那么的浩瀚!——可能王阳明看到了,可对于我来说,‘浩瀚广大’这个词和我太有距离。

浩大,是如何的浩大?光明,又是何种的光明?万物存乎一心,别说万物,我一百种动植物的名字可能都叫不出来,这样的词,只会让我迷惑。

难不成美丽的感受,一旦用言语描述,就失去了真相?

  • 无限的心放到无限的事业中去,心就容易纯粹。
  • 对现实欲望疏离的人,更容易进入新的境界。
  • 忙碌半辈子,求到最后不过是图个内心平静。

这三句话是三个不同的人在不同年龄段做出的论断,我读了几遍觉得很有意思。开头这句,是个数学系的娃儿感慨,做学问的时候只怕自己的欲望不够多,一心只想把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多探索一部分,总感觉自己干得不够多。单纯的求知心在无穷的求索中更容易得到充分的满足。

难道就是因为人心的无限性在真理的无限性中受到了挑战?是拿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都难以填满的、千变万化的内心欲求遇到真正的对手了吗?


读书时问题几何·杂感


第二句是老生常谈了,寡淡的物质欲望让人把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先放到一边,有更多可以放新东西的空间。世界当然有物质享受,而且不单单有这些。可是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每个人坐井观天的井口不一样,只是很难看到别人井口的风景。

倘若每个人井口都是吃吃喝喝、娱乐放松的图景,那没什么好追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有个人说自己看到了星星,似乎这故事就不那么平淡,精神世界这东西,一旦被点明,也是个稀罕物事。

无论是真有精神花园、还是充当门面,至少人会知道怀疑某些时候能感受到,但不容易描述的不知名的平和状态。

只是这平和的状态,要追求起来也是件困难的事,要不李小龙也不会有第三句的感慨了。

#心晴计划##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