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 中國製造"! 你可能誤解太深了! "去中國化"恐已劍拔弩張

“我們需要的口罩來自中國、防護服來自中國、防護面罩來自中國、呼吸機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檢測藥劑也來自中國,怎麼會這樣……”紐約州長科莫困惑了。

當英國衛生署呼籲穿塑料圍裙代替防護服,當美國單隻N95口罩賣到25美元,當防疫物資裡充斥著“made in China”,他們很難不困惑:關鍵時刻“能保命”的製造業為什麼如此依賴中國?

2017年,日本一檔試驗節目裡要搬走實驗者家中所有中國製造的物品。結果,小到零部件,大到數碼家電,那些吸塵器、空調、洗衣機等通通都來自中國。甚至連試驗者穿的衣服、鞋子,也經過了中國工廠代加工。

不管甘不甘心,“中國製造”好像已經無處不在了。但世界真的離開“中國製造”就寸步難行嗎?“中國製造”真的已經強大到無可替代嗎?恐怕今天要迎來一盆冷水了。

美日製造業迴流,中國要警惕什麼?

美日當然不是隻會困惑。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在近期的採訪中,大談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的一系列政策。日本更是在政府應對疫情的經濟文件裡,直接提到了企業搬回日本國內可獲得的補助比例。

拉里·庫德洛

在這個關口重申“製造業迴流”計劃,也是情理之中。

被新冠疫情“折磨”的一個多月裡,美國股市經歷了“10天熔斷4次”的歷史時刻,全國經濟遭受到巨大沖擊,更有2200萬美國人失業。日本共同社也在今年3月發表評論文章,稱日本2020年一季度的GDP極有可能會繼續呈現負增長,大大加劇了日本經濟低迷長期化的憂慮。

這樣的經濟形勢下,“製造業迴流”或許的確會成為解決美國和日本經濟窘境的“救命稻草”。

但在這個關口,真的會有跨國企業選擇回國嗎?

或許會,但數量有限。

美國紐約

我們就以美國為例。

2018年美國聯儲經濟數據(Federal Reserve Economic Data)提示,在美國1.33億的非農就業人口中,從事服務業的人口總數高達9327萬,而從事工業的只有1807萬(其中從事製造業的1188萬)。

而在製造業中,就業人數超過100萬人口的只有幾個行業:金屬加工(140萬)、裝備製造(110萬)、計算機(107萬)、交通工具(148萬)、食品生產(144萬)。

在這樣的從業比例下,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服務業佔主導的經濟體,想要藉助疫情的“東風”讓製造業迴流美國,迴流幅度肯定不會太高。就算這次美國有2200萬失業人口,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湊出大量專業對口的勞動力來支撐製造業的日常生產。

更何況,對於製造業中佔比最多的那些生產初級工業品的跨國企業來說,市場才是決定其位置的關鍵。即便美國國內給出的條件再有吸引力,遠離目標市場,就意味著在支付高昂人工成本的基礎上,還要承擔遠距離的運輸費,這個買賣並不划算。

美國政府和他的經濟顧問們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美國在這個特殊時期重申“製造業迴流”,除了試圖增加與中國談判籌碼的政治因素之外,它的目的更有可能是為了給那些具有壟斷性的高附加值的高精尖產業釋放一種信號——

目前美國國內的製造業,已經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和數字化,美國本土更能為高精尖產業的製造生產向智能化邁進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歡迎你們回來!

從短期來看,這種信號的影響力有限,畢竟經濟全球化的形勢很難逆轉,短時間內讓這些跨國企業們放棄原有的紅利,幾乎不可能。

但別忘了,追逐利益,永遠是商人的天性。當智能化製造為降低生產總成本帶來的“甜頭”足夠大的時候,沒有什麼能攔住這些跨國企業迴流的腳步。

這才是中國當下最需要警惕的。

“人力馬車”下的表面風光

《2019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製造業位居全球第三陣列的前列,在美國、德國、日本之後,名列全球第4位。

圖片來自知乎答主@Alex Cui

但是,請仔細看一下這裡面的指數吧。

中國製造贏在“規模”,是美國的1.5倍、日本的2.7倍。質量效益輸得最慘——美國是我們的3.8倍,日本2.1倍、德國1.8倍。而在結構優化和持續發展上,美國的指數對比我們也逾兩倍。

規模發展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人多、支起的攤兒大,靠著大量勞動力營造出一個繁榮的表面現象。口罩能做、機器配件也能做——整個“中國製造”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囊括了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這在全球是獨一份。但歸根到底乾的都是力氣活、賺的都是辛苦錢。

以2018年為例,美國製造業增加值為2.33萬億美元,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為4.0萬億美元。總數一對比,感覺還不錯,然而拋開人均談總量就是耍流氓。分析一下2018年的勞動生產率,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為28974.93美元/人,僅為美國的19.3%、日本的30.2%和德國的27.8%。同樣都是工作,我們的製造業工資明顯低於全球製造強國。

人多,抬升了製造業增加值總量、拉低了勞動生產率平均值,功過相抵。更該關注的是“生產要素利用效率”,也就是說製造的產品有沒有人用,是被買走促進了世界的發展,還是堆在倉庫裡等待“伯樂”。或者進一步說,我們自己要用的造不造得出來,能不能不靠購買,能不能自給自足?

“中國製造”厲害嗎?厲害,但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

可能大家覺得“第幾方陣”的說法有些抽象。說白了,第一方陣的美國,代表的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方陣主打的是高端製造;我們所在的第三方陣,還是中低端製造。

4月8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受到全球化的核心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制約,我國有創呼吸機的周產能約2200臺,產能不足全球五分之一。

劃重點:“核心零部件”!

一臺呼吸機上千個零部件,國產呼吸機能實現其中絕大部分的國產化,可壓縮機、芯片、傳感器、電磁閥、氧氣源這些核心零部件還是依賴進口。以國內呼吸機巨頭們為例:魚躍醫療的芯片來自德國等國家,誼安醫療呼吸機的渦輪均為瑞士進口,普博科技呼吸機的傳感器來自英美,安保科技至少30%的呼吸機原材料依賴進口。

跳出呼吸機的小圈子再看一下,中國集成電路進口占國內市場需求約70%、傳感器芯片佔比達90%,高端機床裝備、高端工業軟件基本被國外壟斷。“大企不強、小企不專”的勢態使一部分製造業成了單純的“加工業”。

這就是“卡脖子”。是不管美、德、日等國家的製造業會不會迴流,我們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撕開風光的表面,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製造處於第三方陣是事實,短時間內很難有根本性改變也是事實。

“中國製造2025”,更像是一場自救

目前中國製造業的總體情況仍處在電氣化和數字化並存的階段,甚至很大部分的企業還沒有完全實現數字化。而自動化和數字化生產這種工業3.0時代的標準,美國和德國這兩個老牌工業大國可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實現了。

而現在流行的“工業4.0”,把整個生產過程的供應、製造、銷售都放在物聯網信息系統的掌控中,藉助信息化和智能化達成產業變革。到那時,工業企業的跨界競爭將會成為一個常態,甚至整個商業社會都將被重塑。

在這樣誘人的“蛋糕”面前,搶佔先機尤為重要。不過,綜合我國目前的製造業發展情況來看,與其說“中國製造2025”要在工業4.0趨勢下搶佔先機,不如說是中國製造的一場自救。

畢竟,美國和德國不是傻子,不論是這次的“製造業迴流”還是之前的“重塑製造業”,他們一直都在琢磨怎麼把中國吃下去的“蛋糕”再搶回來。工業4.0恰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契機。

在這個關口,中國只能咬牙逼自己轉型。否則在工業4.0下一次洗牌時,馳名世界的“中國製造”極有可能是被洗掉的那一批。

除了要警惕美國和德國這種老牌工業大國的威脅之外,印尼、越南這種同樣靠“製造”發家致富的國家,也早對中國的製造市場虎視眈眈。

雖然印尼、越南等國的生產鏈完整度、產品質量、工人的工作效率在短時間內都比不上中國,但他們遠低於中國的總成本,在很多跨國企業眼中還是十分有競爭優勢的。

而對於國際製造業市場來說,如果美國和德國的“重塑製造業”完成,與致力於初級工業品製造的印尼、越南等國形成合圍,那麼被夾在中間的中國,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儘快向工業4.0突圍。

不過,對中國來說,“中國製造”的這場突圍式自救難度可不低。

從理論研究方面來看,雖然中國近幾年在人工智能的一些領域,包括機器學習、文本分析等方面所發表的論文總數和被引用總數與美國的差距大大縮短,但是在更進一步的深度學習、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方面,和美國的差距依舊十分明顯。

這個差距從業內人才總數上看,更加直觀。

《2018中國人工智能指數》中,中國的AI人才總數只有5萬人,而這個數字在美國,是83萬。

這意味著,中國的這場突圍,勢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領域之戰。

而在這場突圍中,挑戰與危機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