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守規矩怎麼辦,家長不用著急,這幾招交給你

父母就是那顆樹,孩子就是另一顆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遵守規則,有禮有節的家庭也一定會教出一個通情達理的孩子。

面對孩子這種情況,一些父母除了打罵,就別無他法,一些父母雖然明白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重要性,但到了真正立規矩的時候,心裡總是打鼓,擔心限制孩子太多,不利於釋放孩子的天性,還有的則是過於愛孩子,什麼都滿足孩子,不忍心看到孩子哭。

孩子不守規矩怎麼辦,家長不用著急,這幾招交給你

孩子不能用哭鬧來威脅父母幹一些事情

孩子2歲會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獨立意識開始萌發,做什麼事都喜歡依照著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家長不給買,就開始哭鬧打滾,有的家長會選擇妥協,給孩子買了,有的家長會選擇狠狠地說一頓孩子,孩子也就老實了。

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再怎麼鬧也就是哭鼻子、撒潑打滾,可等到孩子10歲、20歲了呢?孩子會離家出走,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後果,等到那時父母后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在孩子6歲前父母必須學會拒絕,就算孩子再怎麼哭鬧家長也不要妥協,讓孩子清楚"哭鬧威脅"並不能換來"好處"。

孩子不守規矩怎麼辦,家長不用著急,這幾招交給你

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吵鬧

相信許多人都有碰到這樣的一種情況。父母與孩子出行,孩子不停的在公共場合喧鬧,引得周圍的人的矚目,旁人只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不文明。父母要學會從小就要讓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不要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懂得去做一個文明的孩子。家長可以跟孩子做一個約 定,如果孩子做到了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就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相反也制定懲戒的措施,並學會告知孩子大聲喧譁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原因。

孩子犯了錯事以後要主動承擔錯誤

學會做錯事就主動道歉是一個高情商的表現,也會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也能在做錯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反思和思考,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高。如若孩子主動跟家長承認錯誤,家長可不要再去責罵孩子了,而是應該多鼓勵孩子知錯就改的行為和態度。

孩子不守規矩怎麼辦,家長不用著急,這幾招交給你

告訴孩子不能說髒話,不能有粗魯行為

比如:你不給我我就讓我哥哥打你!父母必須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不允許的。

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斷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長大後也會更理性、為他人著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