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寺有什麼祕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六和塔)

說起杭州六和寺,看過水滸的讀者肯定都對其印象深刻,因為這裡曾經有水滸中的三條好漢在此終老,本來籍籍無名的六和寺也因此而聞名天下。

這三條好漢就是作者施耐庵在書中著墨最多的三人——魯智深、武松和林沖。曾經叱吒風雲的江湖豪俠生活已如過眼煙雲,徒留下好漢們無盡的熱血傳說。

“聽潮而園,見信而寂”的魯智深

修佛的魯智深一生大義坦蕩,視死如歸。當他聽說錢塘江的“潮信”正應了師父智真長老送給自己的偈言“聽嘲而圓,見信而寂”時,頓時恍然大悟。在那一刻,他的殺心修成了一顆通明剔透的佛心。自身修行功德圓滿,掙脫了這俗世凡塵的金繩玉鎖,一具肉體凡胎也煉就了正果金身。

所以當僧人們告訴他,和尚的“圓寂”就是死亡時,魯智深不但沒有吃驚害怕,反而笑道:

“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灑家沐浴。”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魯智深劇照)

在強大的佛性感召下,在錢塘潮水的梵唱中,魯智深慨然踏浪而去,他吟唱道: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是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真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斷臂殘疾出家的武松和因風癱而被宋江留下的林沖

在睦州之戰中,武松被妖道包道乙偷襲,用玄元混天劍斬斷了左臂,幸得魯智深奮不顧身救回。

不久,方臘被剿滅,宋江領兵回杭州等待朝廷旨意。大軍在城外六和塔駐紮,而活下來的梁山眾頭領都住在六和寺。忽一日,魯智深圓寂,宋江再看那打虎英雄武松時,覺得他“雖然不死,已成廢人”。

見好兄弟魯智深在六和塔仙去,自己又已成殘疾,一時心灰意冷的武松對宋江說道:

“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宋江見武松心意已決,只得答應。自此,武松便在六和寺出家,修心養性,頤養天年,後至八十而無疾善終。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武松劇照)

最倒黴的就是林沖了,當宋江等人接到班師回京的聖旨時,他居然突然染患風病癱瘓。宋江只好把他留在六和寺,讓武松照看。半年後,馬上林沖死在了馬下武松的面前。

杭州六和寺和六和塔的由來

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本業瓔珞經》

這就是杭州六和寺的“六和”之意。如此祥和寧靜的佛家聖地,作為魯智深、武松和林沖這三個征戰沙場多年、手下死了無數冤魂的鐵血好漢修心養性的歸宿確實不錯,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水滸中的六和寺在當時其實是並不存在的。

《水滸傳》這本書是作者施耐庵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藍本,結合一些歷史故事和道聽途說編撰而成。書中提到:

“因張招討軍馬在城,宋先鋒且屯兵在六和塔駐紮,諸將都在六和寺安歇,……”

這裡不僅出現了六和寺,還出現了六和塔,這一寺一塔在當時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六和塔)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了鎮壓錢塘江潮水,組織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塔,此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當時六和塔附近並沒有六和寺。而且據史料記載,方臘起義的時候,也就是宋徽宗宣和三年,六和塔毀於方臘起義的戰火之中。

直到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在宋高宗趙構的倡議下,僧人智曇以身作則,全力主持重修六和塔。直到隆興元年(1163)年底竣工,而塔院也同時建成,它就是水滸中提到的六和寺。

這也就是說,六和寺是建造在南宋,那麼水滸中魯智深在六和寺圓寂,武松在此出家看來都是作者虛構的故事情節,因為當時根本就沒有六和寺的存在。

六和寺究竟有什麼秘密,作者施耐庵居然把水滸中最熱血的三條好漢都安放在此

如此,我們已經明瞭,武松出家的六和寺根本就是作者施耐庵虛構,那麼他這麼做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要想搞清楚這一點,我們可以結合作者施耐庵本身的經歷,來看看他在書中虛構一個六和寺到底是何目的。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施耐庵像)

據史料記載,施耐庵此人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其不僅文才出眾,而且習得一身好武藝。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蘇州)稱吳王時,曾經聘請施耐庵為義軍的軍師。可見施公也曾南征北戰過,自身也是一條有故事的好漢。

後來張士誠變節投降元朝,施耐庵在屢諫不從的情況下,對其失望至極後棄官而去。從此對政治失去興趣的施耐庵為避戰亂,舉家遷徙到淮安。《水滸傳》一書就是他隱居在此著作而成。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施耐庵在水滸一書中,把南宋才建造的六和寺給穿越到北宋末年,再把梁山最熱血的三條好漢安放在此,他其實是要在自己心中營造一個平和寧靜的精神家園和修煉聖地。

因為施公在水滸一書中所塑造的三個人物形象:魯智深、武松和林沖,他們身上散發的俠義、勇猛和隱忍這幾個閃光點,其實就是作者施耐庵本人身上所具備的性格特徵。施公親手締造了他們,然後用自己的人生閱歷去詮釋他們,最後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精神家園和修心養性的聖地。

其實,這於作者而言,無異於就是他自身真實的寫照。而那個錢塘江畔安放了梁山三位熱血好漢的六和寺,也就深深印在每一位讀者心中。我想,那些讀懂了水滸,讀懂了施公的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六和寺”吧!

六和寺有什麼秘密,竟然安放了三位水滸好漢

(林沖和魯智深劇照)

本文為墨雪問心個人觀點,線索都為參考文獻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作者意圖和讀者口味,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本文參考文獻:《水滸傳》、《施耐庵傳》、《宋史》、《金剛經》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歡迎點擊關注墨雪問心,閱讀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