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比三家,不如找準適合自己的理財配置

經濟的增長代表的不僅是國家富足,也讓百姓的口袋裡有了足夠的閒錢,從以前節衣縮食的生活發展到瞭如何提高生活品質。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儲蓄的習慣,將暫時不用的資源儲備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這場疫情更是讓人意識到了資金儲備的重要性。

貨比三家,不如找準適合自己的理財配置


國內雖然經過政府的大力管控以及醫護人員的努力成為了一個安全的 港灣,但是國外卻是人心惶惶,可以說各種謠言與新聞混雜在一起,唯一能夠認識到的就是國外疫情的擴散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頂峰時期,由此對金融市場造成的損失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在疫情爆發之初許多金融界的專家就站出來表明中國經濟雖然暫時停擺,但是整體前景是向好的。當然,從中國對疫情的管控以及大國擔當來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金融市場不僅僅只是一國自己的事,更多的是國際協同發展,美國熔斷三連的同時也對國內股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A股跌回2700點。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抄底的機會,但就像股市第一定律所說的那樣——沒有人能夠預測股市,疫情的持續發展會不會造成美股的繼續下跌,亦或是中國作為金融世界的馬車將整個經濟拔高起來都未可知。因此在疫情尚且還沒有得到徹底有效的遏制時不建議做任何抄底或是加倉的投資。

疫情過後的資源短缺也讓國內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如何保持資產的增值成為許多人考慮的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銀行普通上班族,筆者自身選擇以定投作為主要理財方式,頻繁且少量的投入讓風險能夠更平均的分散到每一個買入點上,同時以短期的銀行淨值理財作為輔助。這樣的方式不求資產能夠得到快速的增長,但求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保持資產價值的同時有一個穩步的提升。

除了股票以及基金等傳統金融市場外,保險也是穩健理財的一個好方式。但是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保險動則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過長,不利於參與疫情過後市場增值所帶來的一波收益。但是對資金流動要求比較高的人在這個時候反而建議多少增加一些在這方面的配置,作為對整體資產的保險,以分散國際金融市場流動遲緩帶來的風險。

貨比三家,不如找準適合自己的理財配置


其次是國家利率的調整讓許多人為了能夠鎖定長期收益,而選擇到銀行存三年、五年的定期。但事實上這樣並不利於資產的增值,反而由於通貨膨脹導致存在銀行的錢貶值。想想多年前一千元的鉅款存在銀行十年、二十年之後拿出來加上收益也絕對不過萬,而如果是付了房子首付的話相比早已翻了幾十、上百倍了,所以即使是在現在長期的定期存款依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疫情的爆發可以說是中國在國際舞臺展現的一個好機會,在此之後一帶一路的發展只會更為順暢,只有跟著國家戰略走才能夠在金融大趨勢下分一杯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