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成就的基础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是因为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拔起它们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疲累之极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培养自己成就的基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让它变得更坏。

有人说,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也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价值的事,第一你幸福的生活,第二使更多人幸福的生活。

都是一样的道理,但如果你没有浩然之气,你的善良就是懦弱,你的幸福也只不过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也自然不能“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使很多人借着这束光走出黑暗……”。

培养自己成就的基础

人的起心动念很重要,开始很重要,不一样的开始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说面由心生是有道理的,你看凡是内心阴暗的人,气质就猥琐龌龊,就像偷鸡摸狗的事情做多了,自然而然的目光闪烁游移,见不得人。其他行业不同的人,身上自然也有不同的味道,如做官的有官味,做厨师的有烟火味。

而所谓正人君子,念头通达无私,行为自然光明磊落,这样的心境沉浸久了,就可以养出堂堂大刚的浩然之气。

身有浩然之气,心里自有吞吐天地的宏图大志。古今事业有成就的人,自有气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看小人蝇营狗苟,行事魍魉魑魅,一肚子的阴谋诡计,机关算尽却只能求得小利。人没有大气魄、大格局,自然成不了大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