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48窟與靜謐的苦修

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48窟與靜謐的苦修

莫高窟第248窟-中心柱東向龕外南側-菩薩-北魏

莫高窟第248窟開鑿於北魏晚期,五代重修。洞窟形式為前部人字披頂,後部平棋頂,有中心塔柱,柱四面各開一龕。第248窟群塑為敦煌彩塑的代表作之一,位於中心塔柱四向龕,彩塑保存較好,是莫高窟極少數未經後代改動過的原作之一。此群塑由四組塑像組成,分別為佛說法、禪定、苦修、成道四個內容。每組塑像有三尊,佛結跏趺坐於龕內的蓮臺上,二脅侍菩薩倚立於龕外兩側,這也是北魏中心塔柱窟彩塑的共同特點。佛均頭頂肉髻,神情端莊,若有所思,以陰刻線來描繪衣紋,富於裝飾性,有通紗透體之感。菩薩均眉目娟秀,神情恬淡,肌膚潔白而有玉一般的瑩潤感。主體造像均以高浮塑手法塑造,頭部是用模製工具加工後安裝在身體上的。此外,又將壁畫與彩塑結合,佛光、衣巾等均續之以壁畫,並有部分附屬性的影塑裝飾。在有限的空間裡,主次各得其位,莫高窟早期洞窟彩塑多與此窟風格相似。

中心柱東向龕外南側的脅侍菩薩,保存完好。此塑像為緊貼壁面的高浮塑,所以身體扁平,後倚牆壁而立,寶冠高聳,長髮垂肩,一手放在胸前,一手自然向下垂去,頭部向前傾,眉清目秀,神情文靜恬淡,姿態端莊秀美。冠幘和頭光均為深色,襯托白色的面部有如白玉冰晶,頗具瑩潤感。用模製法制作頭部和頭光,運用貼制技法將絡腋(天衣)和披巾斜掛胸前,在長裙上飾以流動的陰刻線作為衣紋,極富裝飾趣味。

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48窟與靜謐的苦修

莫高窟第248窟-中心柱西向龕-苦修像-北魏

主室中心塔柱西向龕中有一身完整的苦修像,佛經講:釋迦牟尼為尋找解脫人生痛苦的真諦,離家隱居於尼連禪河邊叢林苦行修禪,每日僅食一麻一米,經過六年,形貌已是“身肉為消盡,唯其皮骨存”。此種塑像一般與出家、成道、說法像一起組成四像,代表釋迦牟尼一生修行成佛的四個重要經歷。該塑像為結跏趺坐,手結禪定印。塑像頭部微微向下俯,顴骨高高突起,兩頰則清瘦並有些凹進,眼瞼沉垂,眼窩深深陷入,目光呆滯無神,緊閉嘴唇,形如枯槁,面相憔悴;輕薄的袈裟緊貼在乾癟的軀體上,透過衣服可看見胸部根根突起的肋骨、凹陷下去的腹部,有如中國古代所謂的天將降大任的斯人,極具“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的修道者形象。整體上,掌握人體的解剖,所以造型極為逼真,形神兼具,是苦修像中的精品。

莫高窟北魏石窟鑑賞——第248窟與靜謐的苦修

莫高窟第248窟-中心柱東向面龕上-影塑供養菩薩-北魏

中心柱上方原有數十身小型影塑,為敦煌影塑之代表。莫高窟的影塑實物有北朝和隋代洞窟內的中心塔柱或四壁上粘貼的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以及唐代洞窟粘貼的小型一佛二菩薩說法圖、小型佛像等。此外,在圓塑身體上的一些飾品,如瓔珞、串珠、寶冠上的花飾也均屬模製粘貼的影塑。圖中供養菩薩,前者胡跪於蓮花之上,雙手捧蓮苞供奉,略有側身,袈裟與飄帶向後飛揚;後者為正面,胡跪雙手合十禮佛。

此窟前部的人字披頂,保存完好,以一字排開的平棋為梁,每個平棋內飾以大蓮花。兩邊的人字披,繪出椽子,在椽間的隔板繪上人物圖案裝飾。東、西兩坡人物的繪畫風格明顯不同。東坡繪數身婀娜站立的供養菩薩,上身裸露,雙手合十,飄帶繞臂飄然而下,下著大裙。這些菩薩採用西域的暈染法繪製,因日久變色線條較粗,但粗獷中仍帶有菩薩性格中溫婉的一面,顯得婷婷玉立。西坡所繪飛天,則近似中原的瘦骨清相,人物身體顯得較為輕盈,衣裙飄帶都誇張的向後上方飛揚。東西兩坡,一靜一動,形成鮮明對比。

窟內南北兩壁上繪天宮伎樂、中繪說法圖與千佛,下繪藥叉力士各種護法神。圖中以窟頂橫樑為中心,下繪天宮之門,門扇半掩,以示歡迎來者。兩側間繪西域圓券龕與中國闕形龕,龕內繪伎樂天,或舞蹈或奏樂來渲染天國熱烈快樂的氛圍。最有趣的是,右側的一人,剛剛開門,探出半個身體,似乎正打算加入天國這熱鬧的聚會。天宮之下,佛陀正為眾生說法,佛陀結跏端坐,左手攝衣角,右手示說法印,表情嚴肅。上有飛天散花,周圍有眾菩薩聆聽,佛陀的靜與周遭世界的動相結合,使整個畫面顯得嚴肅而有生氣。最下層的力士,長相粗笨,個個張牙舞爪,多做託舉之態,憨態可掬。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趙曉星,圖片:吳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