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家進行拼音的拼讀練習,你手把手,摟著孩子教了一遍又一遍。當你滿懷期待地讓孩子自己讀一遍,孩子支支吾吾地告訴你“媽媽,我不會”時,你會怎麼辦?

也許有人會說:“我會耐心地再教他幾遍。”但大多數父母的心裡恐怕是忍不住翻騰過千百萬只草泥馬奔騰過的煩躁。我也經歷過無數次這種奔潰時刻,每每向他投去希望的目光,他都還我懵懂無知的絕望。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父母越崩潰,孩子越學不好。

你嘗試回憶一下,初學開車時,油門、剎車、倒車入庫,哪個動作你能夠迅速掌握?每次教練坐在旁邊喊:“踩剎車,松離合、點油門,換擋,走,走,走啊……”哪次你不是手忙腳亂的。

初學者,越是不會,越是容易膽顫心驚。教練的一個嚴厲的眼神、一個稍微大一點的音符,都可能讓原本就慌亂的你錯得越發離譜。

大人都如此,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當你教了許多遍孩子還是說不會時,嘗試著再給他一點鼓勵:“聽你的發音,已經比剛開始練習時更響亮、更自信了,這就是練習帶來的進步哦。”

或許當你教了孩子許多遍,他還無法拼讀出來時,你會感覺到自己的憤怒情緒正在飆升。這時,請你暫時停下來。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說:

研究表明,暴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這暴怒的12秒,人往往無法自控,容易做出讓你自己都吃驚的事情。所以,當你捕捉到自己情緒即將崩潰時,請你暫停出去深呼吸幾次,避免自己的怒火傷害孩子。

等過去這十幾秒鐘,心情平靜下來後,你再收拾心情和孩子重新開始學習,千萬不要在情緒即將失控時還堅持輔導孩子作業。你失控的怒火會讓孩子產生學習的障礙,一坐在書桌前就害怕。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二、理智認識拼音的作用

拼音是一種識字的工具,即便沒有拼音也是可以識字的。拼音於識字的作用,相當於學步車對於嬰幼兒學習走路的作用。

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它其實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

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過一段話:

我們的語文教育越來越趨向工業化機械思維。符號化、技術化、標準化的教學和考核,消磨著語文這個學科中特有的千變萬化的魅力和它的豐富性。

回想一下,當年自己的拼音學習,其實也是一路磕磕絆絆走過來的,但它對你的學業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你能理智地認識到拼音學習的作用,或許你在面對孩子學習拼音時遇到的困境就會淡定許多。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理智認識拼音學習的作用

三、如何通過練習有效提高孩子的拼音能力

專業的拼音老師能提供的核心方法是“多聽、多讀、多寫”——語言類的學習,沒有其他捷徑,練習是關鍵,但是練習的方式可以豐富多樣。你可以和孩子用常規的指讀法、遊戲法、尋找生活中的拼音等多種形式的練習方式相結合,讓孩子不再討厭拼讀練習。

1.方法一:常規的指讀法

讓孩子指著課本上的拼音認讀,注意一定要讓孩子讀到哪兒就指著哪,這樣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一般來說,指讀練習每天十分鐘就好,不管孩子是否已經掌握,都暫停練習。因為練習效果並不會隨著時長而增加,過長時間的拼讀容易讓孩子厭倦、疲勞,也容易讓你的情緒失去控制。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2.方法二:拼音卡片對對碰

準備一套拼音卡片,把卡片裡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分開。父母和孩子任意挑選一組聲母或韻母,各自挑選一張字母卡和對方的字母碰在一起,看誰能夠快速拼讀出正確答案。

剛開始遊戲時,家長需要把控住遊戲的難易程度。一般讓孩子先出聲母,你再提供相對應的韻母。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避免產生無效拼音,另一方面可以讓遊戲有易到難,提高孩子游戲的積極性。

玩得熟練了,你和孩子可以採用積分制進行比賽,誰先拼讀出正確讀音,誰就先積1分。偶爾你也可以藉故讀錯一兩個拼音,給孩子成為小老師的機會,讓他幫你糾正讀音。

總之,你可以多想辦法讓拼音練習告別枯燥,變得更有趣味。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方法三:尋找生活中的拼音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學習說話時,你從來不覺得焦躁,總是耐心地指著生活中的物品耐心地告訴他:“寶寶,這是我們的桌子,對,桌——子——。”當孩子咿咿呀呀模仿你發音時,你欣喜不已。也不知什麼時候,小寶寶時期的孩子突然就學會說話了。

孩子學習拼音時,你也可以藉助這種方法讓他學著拼讀周圍的物品。

比如和孩子去上學,你可以指著他背上的書包,跟他一起拼讀:“sh-u——shu,b-ao——bao,書包”。走在路上,看見街上的汽車,問問他汽車的拼音。

或者,你依然可以採取積分制的比賽方法,和他進行拼讀比賽,把看見的物品、聽見的聲音都用上拼讀的方法。

這種碎片化的遊戲方式,既不佔用學習的時間,又不給孩子造成額外的負擔,還能增強你們的親子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讀拼音”時,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孩子告訴你“媽媽,我不會拼音時”,你可以淡定地告訴他:“沒事,不會我們就學。”

因為你知道,任何新學習的知識,都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只要孩子願意付出努力,並從其中獲得樂趣,那他就一定能夠學會。

教育不是賽跑,人生亦不是,多點耐心,多點陪伴,等待孩子的成長,正如龍應臺在書中所寫的: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你耐心而溫暖的陪伴,總有一天能讓孩子這顆小小的種子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