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梁晓声也说过:"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

诚然,推动摇篮的手,更被誉为推动世界的手,国民的命运与其掌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母亲的伟大与否影响巨大!

在湖南湘潭就有这么一位伟大且成功的母亲,她生了7个孩子,只存活了3个儿子。大儿子是国家主席,二儿子是银行行长,三儿子是军区司令。

她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文七妹,品德优良、宽厚恭让、节俭勤劳,她对早年毛主席的性格和观念的养成影响很大,最终培养出了三位影响中国的叱咤风云的人物。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文七妹,186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的贫苦家庭,母亲贺氏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太太,孤儿寡母拉扯着四个孩子,居然让文家兴旺起来,从穷苦种田人变成当地富户。

文七妹,原名文素勤,又名文其美,由于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毛主席的母亲又被称为"文七妹",她的娘家住在湖南湘乡棠佳阁,13岁时被许给毛家10岁的独子毛贻昌。

18岁时,文七妹与毛贻昌结婚,婚后的文七妹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由于丈夫是独子,幼年丧母,所以家里没有婆婆,她侍奉公公近20年,直至1904年公公去世。

文七妹除了操持家务,就是接连不断的生育,一共生育5子2女,但只养活了3子毛泽东、毛泽民和毛泽覃,同时遭受了4次儿女夭折的痛苦。

《红楼梦》中有一说法,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毛主席乳名为什么叫石三伢子?这里有一个悲伤的往事。

在毛主席之前,文七妹还生过两个儿子,可惜的是这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连续失去两个孩子,其悲伤和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从此以后,文七妹开始吃斋念佛,日夜在菩萨面前虔诚祷告。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母文七妹

1893年,文七妹的第三个孩子降生,他就是毛主席。这个孩子的到来,给文七妹带来了很大的慰藉,但同时也很担忧,她担心重蹈前两个孩子的覆辙。

在孩子满月后,文七妹带着毛主席回到了娘家唐家坨,毛主席的童年大部分在外婆家渡过的。由于农村老太太都比较迷信,外婆便请来算命先生给毛主席算命。

算命先生建议给毛主席找一位"干娘"。

其实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样的传统习俗,给孩子找个"干娘",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现在有些农村还有这样的,其实也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找谁当干娘呢?外婆灵机一动,与其找一个人不如找"观音石"。观音石是外婆家村头的一块大石头,传说中这块石头很有灵性,村里人都叫它"观音石"。

在一个好日子里,毛主席的外婆和母亲带着他,在观音石面前点上香,摆上供品,

正式让毛主席拜了"观音石"为"干娘"。

因为毛主席是毛家的第三子,外婆给毛主席起了乳名叫"石三",按照湖南人的习惯,小男孩又可被称做"伢子",所以毛主席的乳名就成了"石三伢子"。

"石三伢子"一名,充满了浓厚的湖南传统的乡土情结。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故居

作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一名农村主妇,文七妹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可以说完全不识字,但这不足以影响她成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

中国传统女性的品德与魅力、爱与包容,以及对孩子、对家庭深厚的爱,在文七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母爱孕育了伟大的领袖。

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曾这样回忆过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聊天的情形:

毛:父母是干什么的?

李:我父亲种地拉脚,农闲时倒腾点粮食买卖。母亲操持家务,农忙时也下地干活。

毛:我们的家庭很像么。你喜欢你父亲还是喜欢母亲?

李:喜欢母亲。我父亲脑子好,多少账也算不糊涂。可是脾气大,爱喝酒。吃饭他单独吃,他吃馒头我们啃窝头,稍不对意就打人。我母亲心善,对人好,我喜欢母亲。

毛:越说越一致了么。你母亲一定信佛。

李:主席怎么知道?

毛:你说她心善么。出家人慈悲为怀。

李:您,您母亲也信佛吗?

毛:我也喜欢母亲。她也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我还跟一起去庙里烧过香。后来我不信了,你磕多少头人民还是受苦。

在母亲文七妹的影响下,幼年的毛主席也是信佛的,母亲在家里堂屋中供奉了菩萨。每逢初一和十五时,幼年的毛主席和母亲一起烧香拜佛。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故居

1909年,毛主席因母亲生病曾步行到南岳衡山为母亲烧香还愿,其孝顺之心以及对母亲的爱,无以言表。当然这也是沿袭早期的传统习俗。

文七妹,长期虔诚信佛,本性善良,经常帮助周边四邻。她看见有一些贫苦人家,就经常瞒着丈夫让毛主席给他们送米送面。

她是韶山冲人人尊敬的"大善人"。

母亲的善行影响了毛主席的一生。在母亲文七妹的影响下,幼年的毛主席看不得穷人受苦,总要尽力救济。

他在私塾的小同学黑皮伢子,因家贫吃不起午饭,毛主席就把自己那份匀给他,最后甚至自己干脆不吃,回家再跑到厨房狼吞虎咽,让文七妹心疼坏了。

在文七妹问明原因后,非但没有责怪毛主席,以后就特地做了两份午饭,让毛主席带去上学,这样就两全其美,两个孩子都不挨饿了。

几年后,毛主席又把自己上学的口粮—两担白米送给因家贫而乞讨被丈夫责骂的同村大婶,文七妹便又给儿子装上新米,叮嘱他赶快挑走,别让父亲看见。

还有一次,韶山冲一位外姓人家的儿子生病了,由于家里没钱医治,眼看孩子就要断气了,这家人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找文七妹帮忙。

文七妹听说后,一边埋怨这家人为什么不早点过来求助,一边赶紧给他们凑钱,并套上家里的牛车和他们一同送孩子去看病。

等孩子看完病回家后,天已经黑了,文七妹还是担心这家人生活困难,没有米吃,于是又瞒着丈夫,让毛主席给这家人送去了一袋大米,这家人感动得逢人就说她是"活菩萨"。

还有一次,父亲让毛主席赶一头猪去卖,结果在路上遇上穷苦人,他把卖猪的钱全部分给了这些穷人,自己遭遇父亲的一通臭骂。

毛主席的这些善行都来自母亲的潜移默化。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故居

同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毛家也是"慈母严父"。毛父是精打细算的农民,不同意文七妹把辛苦挣来的钱、米轻易拿去施舍。

但儿子们是母亲的支持者,用毛贻昌的话说,毛家分成两.党,父亲执.政党,母亲和儿子们是在.野党。儿子们是母.党,跟母亲亲,跟父亲不亲。

其实,这跟大多数的家庭并无二致,东方人的父子关系有着传统的、特有的含蓄,父子之间有着复杂而深沉的亲情。只是男性不善于表达罢了。

幼年和少年时的毛主席与父亲常会发生冲突,父亲脾气暴躁,儿子顽皮倔强。父亲对儿子劳动、生活和学习等要求很严格,还有施舍与反施舍的义利之争,都可成为冲突的导火线。

而每当有父子矛盾时,母亲文七妹都分别在父亲和儿子面前进行调和,跟毛主席说,父亲虽然当面骂你,但他背后又在夸你等等。

毛主席说过母亲是"一位调和家庭矛盾的和平天使"。

父子之间目标观点不一致。比如父亲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熟读经书的人,一个农商兼通的帮手,将来子承父业,还打算将儿子送到湘潭城里一家与他有关系的米店当学徒,以后作米店老板。

为打消父亲的想法,毛主席搬来了一切能帮助自己的力量-亲戚和师长。表哥王季范说的"不读书就没有用"打动了父亲,父亲开始用商人的现实思维正式考虑儿子的要求了。

在与父亲的"斗争"中,毛主席又一次胜利了。毛主席16岁离家到50里以外的湘乡读书,母亲和弟弟们一直送他到很远、很远。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母文七妹和毛父毛贻昌

父子之间的爱总是深沉而感慨的,毛主席在出门前,就悄悄留下了著名的、脍炙人口的《赠父诗》,给世人无比振奋的启迪。

这首诗是伟人以一首著名的日.本汉诗改写而成的。

毛主席把《赠父诗》夹在自己的每日必记、父亲每日必看的账本中,父亲毛贻昌看到了此诗向主席表哥文昌运讲起过,这首诗才为人所知。

毛主席的《赠父诗》:男儿立志出乡关,不立功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是处有青山。

毛主席的才华横溢和壮志豪情,在诗中展露无疑,还有他的胸怀大志和远大抱负,远非一般人所能及,伟人的不平凡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显露。

正因当年他的不懈的坚持、父亲的明智首肯,以及母亲的全力支持,让才旧时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伟人。

感谢毛主席的父母孕出了中国的大救星!

1918年,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就在那时,他敬爱的母亲文七妹已经身染重病。1918年8月,便传出了逝世的噩耗,享年52岁。

毛母她在临终时,还在呼叫着毛主席的名字,让人动容,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丧母时,毛主席26岁,还没有娶妻生子,最小的弟弟也才14岁,还需要母亲的呵护,母亲的逝世对家人打击很大。

文七妹的死因是"瘰疬",即淋巴腺结核,也叫淋巴腺炎。这样的病放在现在不会有生命危险。40年后毛主席回韶山瞻仰母亲遗像时还说,病如果放在现在,母亲不会死。

敬爱的母亲逝世,这让毛主席悲痛万分,为此他写下了两副灵联和一篇感人肺腑的《祭母文》,一腔深情,四言尽吐,尽现对母亲真挚的爱。

写祭文时,正是1919年,毛主席还在长沙办《湘江评论》杂志,时年26岁。母亲去世前两月,曾在长沙医院治过病,当时正是春季,一家四口留下了那张著名合影照片,在秋季时文七妹因病去世。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的《祭母文》

两副灵联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祭母文》称: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迩亲疏,一皆复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头脑精密,擘理分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书汝辈,各务为良。"

这是毛主席用泪水记述了母亲的品德与慈爱,以及对母亲对儿子的生养和抚育之恩,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建国以后,阔别38年之久,1959年毛主席为父母上坟时感慨万千。在自己故居卧室,警卫生拿出一张照片。

当看到母亲和自己的合影时,心情瞬间激动起来并用地道方言问:"咯是从哪拱出来的"(这是从哪里找出来的)。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1918年,一家四口留下了那张著名的合影照片

毛主席对母亲十分的孝顺和敬重,他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

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已的,利已不损人的,可以损已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在斯诺采访中,以及后来的许多场合里,毛主席在谈到他的母亲时,总是会说:"我的母亲是一位吃斋念佛的善良人,她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很感谢她......"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在韶山

1959年,毛主席回到家乡韶山冲,看到母亲照片时泪流满面。在父母坟前祭奠时,他向着父亲坟头鞠了三个躬,嘴时念到: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在下山后,在参观父母生前住过的卧室时,毛主席又对身边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

毛主席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可见一斑。

一位全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伟大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向父母坟头鞠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才能让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祈愿天下所有孩子都能被童年治愈,都有美好的童年,如同文七妹对毛主席的母爱。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