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湖北千名学子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这项全国联合实践行动

疫情发生以来,长江大学

农学院积极响应中国作物学会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在2020年继续深度开展"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号召,组织近1000名学生立足家乡,利用专业知识,走进田间地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聚焦!湖北千名学子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这项全国联合实践行动

此次实践内容包括"赶农时 云宣讲""稳春耕 亮专业""助脱贫 悟担当"三个方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结合家乡实际,调研新冠肺炎对脱贫工作的影响,通过实际行动,感悟农科学子肩负"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为了推动联合实践活动,长江大学农学院迅速制定了执行方案,成立了联合实践行动小组,要求当前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就地开展实践活动,把家里的地当试验田,将农学、植被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知识用到田间,适度进行春耕知识的宣讲,把农民当朋友,把农民当老师,带头讲自己所见、所思、所感形成文字并积极投稿。

聚焦!湖北千名学子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这项全国联合实践行动

植保卓31801班的周璇,心中一直有一个兴农梦。这次联合实践活动,恰逢春耕时节,她抓住这个时间学习的机会,深入田间开展病虫害的调查工作,拍下发病的白菜、莴苣等蔬菜,向植物病理学老师邓建新博士反馈并请教,在老师的建议下进行田间试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是周璇此次实践最大的感受。

农学职31701班的胡吉丁是湖北恩施人。春耕期间,土豆种植、杂草根除,平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被运用到田间,让自己找到了当"专家"的感觉。经过此次实践,胡吉丁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农学学子,学农、爱农、兴农的责任十分重大。

聚焦!湖北千名学子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这项全国联合实践行动

家住湖北襄阳的植被类31902班的孙振艳是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种植了天麻。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受益者与长大农学学子,此次联合实践的意义对她来说更为重要。于是,孙振艳利用假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参与了家里的天麻培植工作,学以致用,真正地感受到作为农学学子的骄傲与自豪。

在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将联合实践落到实处,农学院坚持每天一督导,每天一上报,每天一公布。截止目前,已有近70名学生完成投稿,其中20余篇被"中国作物学会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公众号录用。各班级都有很多优秀的稿件在教职工工作群、各班级QQ群、党支部QQ群得到了广泛传播,受到全院师生的好评。

"停课不停学",农学院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春耕,"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在田间地头感受农科类专业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展现了农科学子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良好精神风貌。

延伸阅读:

长江大学农学院现为湖北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现有农学系、植物保护系、资环系三个教学系;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专业,农学、植物保护是我校传统优势品牌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列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学专业的生物育种方向和植物保护专业的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方向列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农业专门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源自长江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