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根铁钉,上贴山壁,下临幽谷,堪称真实版“空中楼阁”

千仞万壑劈天开,两股战战止步来。太白叹绝意未尽,手可摘星壮胸怀。

——再题《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在恒山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亭台楼阁,最著名的当属于名声最隆盛的悬空寺。作为古代建筑的独特存在,是今天的人们叹为观止的。据说,当北魏定都与平城(今天的大同),有个著名的天师寇谦之,在仙逝之前,留下遗愿,要后辈弟子,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终于在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落成。如今算来,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出现有三奇:

没有一根铁钉,上贴山壁,下临幽谷,堪称真实版“空中楼阁”

首先,是选址之险峻,背倚翠屏峰,远远望去,犹如贴在山壁上一般。山势陡峭,下面是幽深的河谷,选择在陡峭的山岩上开凿洞穴插悬梁为基,建成寺庙,在古代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殊为不易。殿楼分布错落有致,期间以楼梯曲折回环,洞窟和楼阁相连,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着殿,殿连着楼,的独特风格,在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又融合了中国园林的建筑艺术。向来“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俗语流传甚广,登临此楼,如履薄冰,怎不两股战战-如临深渊?

没有一根铁钉,上贴山壁,下临幽谷,堪称真实版“空中楼阁”

其次,三教合一之奇。登临南楼,高达三层,长约八米,宽约四米,有供奉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纯阳宫,最高处则是雷音殿,在佛教当中,认为佛祖弘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故得名。整个建筑中最大的是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人官,下面左右祀奉的是天蓬元帅和龟蛇二将。最能体现和谐的在北楼,三教殿中,中间落座的是释迦摩尼,左边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则是道家鼻祖老子。整体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融合,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没有一根铁钉,上贴山壁,下临幽谷,堪称真实版“空中楼阁”

再次,命名奇。它是一个集中了佛家、道家、儒家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以“玄空阁”,而“玄”来自于中国的道教教理,而“空”则来源于佛家的教义,同理,再看这个“悬”字同音与“玄”,因此,悬空寺由此得名。在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浪漫主义诗人忍不住心中狂喜遂题字“壮观”于岩壁之上,以抒发胸臆!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叹它为“天下巨观”!无出其右者也!

没有一根铁钉,上贴山壁,下临幽谷,堪称真实版“空中楼阁”

悬空寺,可以说它完美结合了力学、美学、宗教文化融为一体,是和比萨斜塔一样,是入选于2010年《时代周刊》的“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可谓真正的现实版“空中楼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