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手记(五)从忐忑到从容:我的直播三境

“一支粉笔写春秋”已不再是我们教师的写照。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教学。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更让我们领略了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因为疫情,网络云端授课,我们教师成了主播。

然而还未接到任务和接到任务进行直播授课的我,一个词可以形容我的心境。

学校教育手记(五)从忐忑到从容:我的直播三境


忐忐忑忑

看到网上上传的教学直播出现了尴尬事,我内心有那么一点窃喜的成分存在。千万不要误解我是心地不善良的。我窃喜,并不是因为人家出现了尴尬的事情,而是因为我们学校没有给我们安排直播任务,我们是跟着市教育局的空中课堂走的。

同时又有些胆怯,因为我们的兄弟学校开始要求每位老师进行直播,对空中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要是让我们也进行直播,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种情绪让我想起了给孩子们扎针前的情形 。有的孩子,在刚走进防疫所里,就开始哭闹,胳膊被陪同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连拖带拽的向前,在前面的同时还有胳膊上的脑袋,可是屁股呈弯曲状态,向后扯着,那是孩子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量。奈何孩子是抵挡不住大人的力量的,所以就以这种形式向前。最终到了穿着白色隔离衣的医生面前是时,那种哭闹那种挣扎到了极限。而针扎到了身上之后,一切的哭闹都没有了。

有的孩子是个家长你真勇敢的鼓励声中,表现出了一副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姿态,走进医务室的样子。当医生把消毒棉水擦拭到胳膊和屁股上的时候 ,孩子还能够保持那种姿态,可当针头慢慢地钻进了肉里时,有的孩子就会绷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出来。

真正没有什么感觉的,对扎针无所谓的恐惧的,除了那些几个月大的婴儿,再就是真正不怕疼的勇士了,不过这样的勇士是很少。

我不知道对待网课我是属于哪种状态,而对于扎针的体验就是,当医生给我用棉球擦拭消毒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发抖,胳膊上的肌肉我自己能够感觉到紧绷的厉害。我把头别向一边,当针扎进肉里的时候,出现的疼痛扯动了我面部的肌肉,呲牙咧嘴就此出现。但当时自己确实看不到自己的这个样子,之后内心、胳膊、紧接着全身都放松下来。

这一天还是来了。学校和其他学校像经过商量似的 ,也是要求每个老师必须进行直播授课。

这时候真的不再莫名恐惧了,但是很忐忑,自己能不能上好。

我开始着手准备了。下载软件,熟悉软件操作;研究教材,想想学生的情况。补充一下,我还特意挑选了衣服,建立了一个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群,并开始了试播。听自己的声音,看自己的形象。

真正的直播开始了,虽然选择了不露脸,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坐姿和面部表情不太好,是声音也是有些慌的。我不知道那一端的听课的孩子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开课的前几天里我一直在

寻寻觅觅

学校教育手记(五)从忐忑到从容:我的直播三境


和李清照《声声慢》里边的“寻寻觅觅”是同样的字,但后面紧跟的不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寻找的是让直播课堂进行得更好的方法 ,为此我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因为篇幅关系,在这里不多谈。

现在我自己感觉上课的状态是

从从容容

一个教师的成长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总结上课的这段时间,我才发现已有20多年教龄的我在新科技面前成了新手教师。在开始时过多的关注了自己的生存。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我在我的直播间里不再忐忑,不再慌张,但我仍在寻觅,寻觅到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路径。

学校教育手记(五)从忐忑到从容:我的直播三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