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中國科技網聯合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評選出科技熱度TOP10榜單。

-

科技榜單

-

1、區塊鏈技術被納入“新基建”

入榜理由

在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介紹,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領域;融合基礎設施則包括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內容;而創新基礎設施包括重大科技、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領域。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2、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

入榜理由

阿里雲4月20日宣佈,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於雲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麵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同期,騰訊、京東也競相加碼新基建,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據悉,阿里巴巴旗下的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將率先應用在阿里雲下一代數據中心。“飛天”雲操作系統、“含光800”芯片、“神龍”服務器、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將在雲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3、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入榜理由

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瞭解到,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公眾不必擔心。據介紹,編號為52768的這顆小行星,是1998年由美國位於夏威夷的NEAT項目發現的,經過20多年的跟蹤監測,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數據已經相當準確,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里每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里,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4、我國將建北半球最高巡天能力望遠鏡

入榜理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同簽署了關於“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合作協議。此舉標誌著大視場巡天望遠鏡(簡稱“WFST”)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也使該項目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據瞭解,WFST是中國科大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共建的“雙一流”學科平臺,包括望遠鏡本體、主焦相機、望遠鏡圓頂臺址和數據存儲分析四大分系統,建成後,WFST將成為北半球具備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學時域巡測設備,有望在時域天文、外太陽系天體搜尋和近場宇宙學等領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創新成果。同時,巡天數據還可用於開展空間碎片監測,滿足國家航天安全戰略需求。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5、中以科研團隊在5G毫米波射頻鏈路壓縮研究領域取得突破

入榜理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團隊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研究團隊,聯合提出了針對多輸入多輸出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無線通信系統的射頻鏈路壓縮理論與算法,並搭建了相應的硬件原型系統。據悉,該成果為5G無線通信系統的部署提供了有效方案,並以RF Chain Reduction for MIMO Systems:A Hardware Prototype為題發表在《IEEE系統雜誌》上。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6、人類在太陽系探測到系外造訪星際天體奧陌陌

入榜理由

最近,天文學家交出了一份關於奧陌陌的最新答卷:這位星際訪客,很可能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給出這一結論的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後張韻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教授林潮,他們把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上,其中提到他們通過數值模擬,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復現了奧陌陌的所有特徵。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7、太空旅客將可以首次在環地軌道迎接新年

入榜理由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衛星通訊社掌握的文件材料顯示,將於2021年末搭乘俄“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太空旅客將首次在環地軌道上迎接新年。

報道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2019年2月與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簽署合同,商定在2021年末向國際空間站輸送兩名太空旅客。有消息稱,俄國家航天集團已經著手建造“聯盟MS”號飛船和“聯盟-2.1a”運載火箭。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8、中國科研團隊最新成果為研製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奠定基礎

入榜理由

權威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SR)最新發表一項風洞研究的突破性進展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團隊提出先進爆轟驅動超高速風洞的理論與方法,為研製能夠覆蓋空天飛行器全包線的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奠定了基礎。

據瞭解,這項高超聲速風洞理論與技術研究的重要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資助,並正在研製一座超大型正向爆轟驅動超高速激波風洞,該風洞將能夠覆蓋馬赫數10-25、高度35-90千米的飛行包線,為高超聲速空天飛行技術驗證提供實驗手段,成為鋪就跨越大氣層星空之路的重要基石。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9、郭守敬望遠鏡曬年度“成績單”

入榜理由

2019年11月28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據悉,郭守敬望遠鏡已經有10多年的探測歷史了。2001年這個備受期待的望遠鏡工程開建,2008年落成,2009年通過國家驗收。按照驗收專家的說法,郭守敬望遠鏡突破了天文望遠鏡大視場與大口徑難以兼得的難題,是國際上當之無愧的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10、日本將在航空自衛隊內設立太空領域任務組

入榜理由

在各國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了太空領域,太空蘊含的巨大潛力日益凸顯。在日本看來,太空是謀求“軍事正常化”的隱蔽之徑。近日,據外媒報道,日本將於本月在航空自衛隊內設立太空領域任務組,專門負責保護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衛星。事實上,年初就有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正準備將“航空自衛隊”更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意在明確“宇宙空間”也是防衛領域的一部分。

阿里雲3年再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來源: 中國科技網

編輯:範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