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寓言故事中的育儿感悟: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块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元。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2块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角。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毛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奖励而玩”,而他操纵着金钱奖励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金钱,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我们控制不了外部因素,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

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中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动机的寓言:我们的人生是在为谁玩?是自己还是老板?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持续时间很长,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在每天照顾孩子、和孩子沟通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会经常感到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人际关系良好、专注、负责、努力的优秀人才。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疲于奔命的日常生活,使得我们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培养这些期望中的优秀品质。

假如我们没有帮孩子,和我们自己准备好,那双方都会追悔莫及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这个孩子的感觉就会越来越迟钝

啃老30年后饿死家中:多少巨婴正在自我毁灭。谁是啃老"帮凶"

谁在摧毁孩子的真实存在?还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对你。

妈妈,别打了,我不买了,我听你的话。网友:强势父母想什么呢?



专栏

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

作者:学两招赚钱

99币

24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