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

对于刘强东和京东而言,自去年起就迎来了一段动荡不安的多事之秋。刘强东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桃色事件,给个人、家庭乃至公司都带来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刘强东个人人设崩塌,京东股价大跌、公司品牌形象受损,且将成为一段挥之不去的黑历史;而后,重新回归公司执掌大权后,刘强东开始推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取消快递员底薪并调整薪酬制度,频繁的人事调整、不少高层离职。

一场动荡不安的危机过后,京东终于逐渐趋于平稳,但没想到,长期沓无音讯的刘强东最近又有大动作了。

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

根据天眼查所示,从11月18日至今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刘强东在京东集团旗下共15家公司的卸任职务,包括京东健康、京东云、京东物流等公司,涵盖的职务为经理和总经理。这一举动不免令人产生好奇,刘强东身为京东的核心掌权者,向来一贯奉行“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而短期内的卸任京东旗下十几家公司的高级职务,如此短时间内、卸任大量职务的反常行为,京东要向“去刘强东化”的模式转型?又或是出于其他原因,十分耐人寻味。

度过一场漫长的危机后,动荡不安的京东终于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刘强东卸任大量职务的用意,无非是出于将权力下放或推动人才体系加速成型两种考虑。

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

去年,刘强东在美国桃色事件东窗事发后,京东二号人物徐雷浮出水面,在刘强东不便抛头露面的一段时间内,由徐雷主持大局,短期内掌握京东内部的大部分决策权。尽管事后,刘强东回归公司一切工作恢复正轨,但经此一役后,也为京东和刘强东敲响了警钟,高度的专制集权制度虽然能保持全体员工高效的执行力,但却也存在一些弊端,放权也不失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将权力下放到每一个细分的部门和高管,既减少了刘强东个人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锻炼各个部门及管理层的独立意识和和单兵作战能力。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放权,是必然趋势。

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

人才是公司持续化长久发展的关键,京东和阿里巴巴,同样是势均力敌的电商头部品牌,但马云和刘强东的性格和管理风格却截然相反。在人才体系制度方面,阿里和京东拉开了不小的差距,马云以退休让位的方式,将阿里巴巴的最高决策权托付给了张勇,正如马云所说,阿里巴巴具备了合伙人机制、独特的文化,以及良将如潮的人才接班人体系,这既是阿里巴巴独树一帜的优势,也是马云引以为傲的伟大工程。

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

而入局稍晚的京东,在人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程度处于弱势,而公司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先进的人才体系,刘强东卸任辞去大量公司的总经理职务,预留出位置为德才兼备的员工提供锻炼、实现自我的机会。刚刚度过危机后,京东和刘强东未来的路任重道远,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或许会成为京东的一个新的开端。

一个月卸任15家公司职位,刘强东意识到了什么?你认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欢迎谈谈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