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高跟鞋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自它產生以來,似乎就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用和審美的雙重屬性,也讓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的意識。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每個時期都有特定的審美印記,反應在配飾上就變成了時代的意識,高跟鞋其實最早是給男性穿的,象徵了權威和控制,那女性是怎麼開始穿上高跟鞋的呢,又是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女性魅力的標籤,女性意識又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體現呢,本文將根據高跟鞋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來討論女性意識的變化和在這些配飾中的體現…

  本來是很想寫中西高跟鞋發展的對比的,但在我這幾天的寫作過程中,發現我國古代鞋子的發展歷史和每個朝代的審美變化實在太有意思了,內容也很多,寫在一起有點可惜,下次專門針對我國鞋子變化歷程單獨寫一下。

高跟鞋起源:權利象徵,女性意識覺醒

  提到西方高跟鞋的來歷,很多人都會想到是因為路易十四想使自己看起來更高大威武、也讓他作為統治者看起來更加權威,就讓鞋匠為他的鞋子裝上4寸高的鞋跟,還把跟部漆成紅色以顯示其尊貴的身份。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路易十四:我絕不承認有人穿高跟鞋比我好看

  但其實最早的高跟鞋來源於古埃及,在古代埃及,農夫們為了方便在泥濘的土地上行走耕作,也為了不被泥水弄髒衣服和鞋子,就自然想到了把鞋子的跟加高,腳掌和地面有一段距離,心理上好像也會覺得自己乾淨很多。(能看出來是用什麼加高的鞋子嗎)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古埃及高跟鞋:防水防泥防所有

  這和前面所說的路易十四高跟鞋的起源目的是類似的,同樣出於實用的考慮,在那個時代的歐洲,我們通過各種資料和影像都可以知道他們主要出行工具是馬車或者騎馬,高跟鞋騎馬很方便,用鞋跟來抵住馬鐙,同時那就有個問題,很容易滿大街的馬糞,那你穿著高跟鞋走在路上也會更安全一點…

  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用途還是對象,高跟鞋的產生都是為了男性服務的,這個時候的女性和高跟鞋根本沒有關係。這種階層在高跟鞋設計上也很明顯,男士鞋的尖頭長度按照等級不同有嚴格的規定。據說王族的尖頭長度為鞋的兩倍半,爵爺們為兩倍,富人為一倍,庶民男子只能是腳的1/ 2,所以走出門從你的鞋子就可以看出你的身份,鞋子的攀比古來有之啊,就是不知道他們那時候炒不炒鞋。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高跟鞋成了男士身份象徵

  十六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無論是藝術還是文學都蓬勃發展,高跟鞋也在藝術的催動下發生變化,席捲了整個貴族圈,而女性也為了體現地位和權利開始穿高跟鞋。這時候最流行的一種鞋子是原來土耳其人穿的,又經過威尼斯,在歐洲各國傳播開來。這種鞋子很誇張,類似現在的拖鞋,鞋跟最高的有30cm,朋友們你可以拿出手來比劃一下,30釐米如果踩在腳下會是有多麼壯觀。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十六世紀米蘭的高底鞋

  正因為如此,當時的貴族女性如果穿上這種高跟鞋,如果沒有侍女幫助,根本走不了路,沒有辦法做勞動,才進一步通過高跟鞋表現出這一時期女性對地位和自身權利的追求,不用幹活還有僕人照顧,穿上了象徵男性特質的高跟鞋,這個時期算是女性在高跟鞋之路上的啟蒙期。

  同一時代的歐洲,女性在藝術和文學上的成就也很壯觀,女性自我意識在這片沃土中開始孵化。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開始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對平等的追求。同樣是在高跟鞋象徵權利的15世紀,開始出現一些知識女性,她們由於得到了更高水平的教育,開始突破社會文化對女性的限制和束縛,通過學習拉丁語和參與到社會文化交流中,翻開文藝復興時期的著作,雖然代表性的文學女性還是少數,但這些微弱的光芒表達了女性的願望,用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打開了女性走上文學舞臺的門,雖然這時這些力量還很微弱,但是如同高跟鞋已經開始穿在女性腳上一樣,她們通過自身覺醒,震撼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也開始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對身份平等的追求。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十六世紀歐洲服裝,能看出來什麼特點嗎

高跟鞋的普及:審美追求,女性意識發展

  女性對美的追求,古來有之,意識的發展都和藝術以及審美有很深的聯繫,每個時代都有標誌性的審美風格,也蘊藏了深刻的時代意識,同樣在高跟鞋出現在女性的鞋櫃上之後, 女性的審美和意識也在隨著這個標誌性的配飾而變化…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十六世紀末期的設計

  17世紀,高跟鞋就開始成為女性時裝的考量,這時的高跟鞋已經改變了粗跟厚底的設計概念,鞋身相當細長,鞋跟與鞋底連成一體,這其實和服裝變化有很大關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那些記載15世紀以前故事的歐洲電影,女孩子都是長袍加身,根本看不到鞋子,但在17世紀以後,鞋子都露出來了,那鞋子的美觀性和實用性也在變化,就出現了細跟。

  但17世紀畢竟還是高跟鞋審美的早期,這個時候的鞋子都是一種款式,基本在設計上沒有什麼創新,就是頂部很平,鞋面材料一般為皮料和絲綢,鞋口加羽毛和繡花做點綴,這時候製作高跟鞋也剛起步,根本支撐不了身體重量,只能加寬鞋跟的頂部來連接鞋底。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明顯看出鞋跟還有花紋的區別,這是17世紀

  但歷史對於美的追求和意識的發展從沒停步過,

經過近百年的時間,終於在波士頓出現第一家細跟高跟鞋製造商,跟得強度得到加強。到了19世紀,高跟鞋製作工藝已經趨於成熟,這個也可以看出女性在追求自我意識的過程中社會地位也在提升,越來越多專屬的女性消費出現,而長裙和褲子的長度也隨著這種自我意識的變化開始改變,高跟鞋因為被露了出來,審美價值開始進一步上升,有鞋帶的,有蝴蝶結的,還有扣起來的,各種類型開始出現…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十九世紀開始使用金屬的跟,但鞋身結合不是很好

  在鞋的造型上也越來越挑戰製作工藝和審美的結合,當然也有實用性。最具代表的是19 世紀末,東方元素大量的傳入歐洲,對歐洲時尚市場產生了很大沖擊,流蘇、蘇繡、東方色彩搭配開始大量的運用到各種設計裡面。

  到了二十世紀,全球聯繫更加緊密,這種時代的衝擊才是意識發展的高峰,大家可以猜一下最早的短裙出現在什麼時候?又可以有多短?二十世紀初的短裙已經到了膝蓋,甚至出現了涼鞋,女性可以露出腳部,我們也會發現這時候很多貴族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鞋匠,鞋匠的地位以及手藝都在飛速上升,果然潮流是成就一個行業最好的方法。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二十世紀初瑪麗珍繫帶鞋,現在也在流行

  也是這時候人們發現人的身體不只藉助鞋跟和腳趾來支撐,還靠整個拱形的足部來支出整體的重量,從此鞋匠們改變了製鞋的方法,用更加優越的金屬條來支持拱形的足部,在保障實用性的同時,鞋底的曲線及高跟又展現了女性的柔美,高跟鞋走上了時尚的舞臺,也成了女性的標籤。

  這時候的女性在高跟鞋上的審美追求,體現了自尊和自信,在高跟鞋對身高補足之後,處於天然劣勢的女性生理結構突破了限制,也在裙子長度的變化以及露出腳部等一系列過程中,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認可度,雖然最開始是為了迎合審美,卻在這個過程中也愉悅了自己,女性魅力和高跟鞋開始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繫,女性意識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覺醒。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Stiletto:性感女鞋之王

  同一時代的女文豪對比起文藝復興時期,那是有了巨大發展,女性主體意識在智力知和性格魅力上得到了肯定,也有很多女性站出來,爭取女性獨立,這點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有很大體現,格局已經從個人感情天地擴展到廣闊的社會領域,強調女性的社會意義和作用,這些作品應該很明顯了,大家能列舉出幾部這個時期的女性作品嗎?

高跟鞋的被選擇:重新定義,女性意識的解放

  到了當代,雖然高跟鞋製作工藝有了很大提升,但行走、站立時間過長也會讓穿高跟鞋女性很疲勞,也會造成更嚴重的生理傷害,但現在高跟鞋似乎又成了一直對女性的標籤束縛,在這個時候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穿高跟鞋也體現了新時代的自尊與自主。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這種疲憊和傷害,可能只有穿的人自己明白

  儘管醫學上已經有相關研究,高跟鞋會對足部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產生影響,讓女性的足關節、膝關節等身體部位受損,而且這種損害一旦發生便不可逆轉。但由於高跟鞋與“成熟”,“工作”聯繫在一起被標籤化,在某種程度上對女性做出了非書面要求,什麼情況下你就必須穿高跟鞋。人們總是給工作中的女性貼上“明事理”、“善解人意”、 “內心豐富” 等標籤,就像過去的“權力”一樣,當你想走進“工作”,融入社會,獲得這些傳統的女性特質,就只能選擇高跟鞋這個女性彰顯成熟氣質的工具。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KuToo運動的發起人石川優実

  一些公司甚至會強制要求女員工穿高跟鞋上班。之前有很多人表示過,這是對女性的歧視,這是在強調工作中女性外表是考核標準。日本女星石川之前發起過“拒穿高跟鞋運動”(#KuToo),#KuToo中的Ku意味著日語裡“鞋子”(kutsu)和“痛苦”(kutsuu),這個稱號也和對抗性騷擾的稱號#MeToo很相似。在日本,很多公司要求女員工必須穿著5釐米左右的高跟皮鞋。石川的活動在網上引起了巨大轟動,很多人在質疑,為什麼女性就必須穿高跟鞋上班?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日本網友為#KuToo設計的標語

  然而,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根本匠卻表示,他們覺得僱主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很正常,不會制止。

“在工作場合穿高跟鞋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這一點已經被整個社會所接受”。

  儘管被日本官方拒絕,但石川的發聲像是一個推動,同年運動鞋的銷量開始攀升,實際上有很多女性也用實際行動對抗必須穿高跟鞋的規定。這個“正面剛”的女明星是Kristen Stewart,你不認識她嗎?如果說《暮光之城》女主是不是就恍然大悟了。18年的戛納電影節,紅毯上她直接當眾把高跟鞋脫掉了,她那次還是以評委的身份參加的戛納電影節,卻成了反對高跟鞋束縛第一人,之後採訪的回擊更是霸氣:如果你不要求男人穿高跟鞋和禮服,你也不能要求我。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霸氣脫下高跟鞋

  實際上並不是在抗議必須穿高跟鞋的事情,是在爭取對著裝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自由選擇穿什麼鞋,自由選擇自我意識,不在捆綁在傳統的價值依附之上。如同最近周冬雨代言維密一樣,不管是不是維密在銷售大減之下企圖使用新思路來挽救市場,但它脫離傳統對美的新定義確實符合新時代女性意識的解放,就像周冬雨本人回應的那樣:“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性感,但希望我的加入,能讓大家感受到性感魅力的多樣化……”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自我肯定,才能突破設定

  回顧整個發展史,寫完覺得心情還是很澎湃,在進一步思想自由的今天,女性的美和自主意識不再需要被定義,擺脫了傳統需要“被認可”的觀念,美就是自己本身,美只需要自己來定義,同樣思想也是。期待幾十年後,數百年後女性的自主意識又會有什麼變化,儘管立足於過去和現在,對於這個未來我也很難暢想,畢竟生活很可能比想象中還要更多驚喜。


高跟鞋史,一場沒有硝煙的男女戰爭:淺談自主意識在配飾中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