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多點防“栓”意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 趙紀春 □副主任醫師 曾國軍 □主治醫師 吳洲鵬

疫情期間,不少老人比年輕人更加謹慎,他們會嚴格遵守居家隔離,少在室外人多的地方逗留。但長時間待在室內,加上吃得多動得少,會讓一個“壞分子”盯上,它就是血栓。

老人要多點防“栓”意識

血栓在靜脈和動脈裡都可能出現:動脈血栓跑到腦血管中就會引發腦梗塞;跑到心臟周圍的冠狀動脈中就是心肌梗死;靜脈血栓脫落跑到肺部血管裡造成堵塞,就會引起肺栓塞,患者會出現胸痛、咯血、暈厥,甚至猝死。所以,老人要提高“防栓意識”,日常生活中做到八點,能有效防止被“栓”住。

勤運動。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的風險。所以,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沒有出現血栓的人群,即使不出門,也應充分利用家庭健身器材或結合日常活動開展室內碎片式運動,如可以在房間裡每隔1~2個小時起身走動一會兒。此外,彎曲和伸展雙腳也能起到類似作用。

抬高下肢。坐著和臥床時可在腿下方墊個小板凳或枕頭,讓下肢抬高15~20度,促進肢體血液自然迴流,同時活動足踝關節,促使小腿肌肉運動收縮,以保證下肢血液流動。

睡前泡腳。睡前用熱水泡腳20~30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溫度以舒適為宜(40°C左右)。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人已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則不適合用熱水泡腳。

穿彈力襪。合格的醫用彈力襪會循序擠壓小腿,促進靜脈血液迴流,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對於久坐、久站、曾發生過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可穿1~2級循序減壓彈力襪,長度在膝蓋上下、力度在15~20毫米汞柱左右的彈力襪最適宜。

注意保暖。雖然最近各地開始回暖,但早晚溫差大。人在正常情況下,靜脈血液是可以迴流的,但靜脈壓力較低,即便是很小的壓力也可能阻礙靜脈迴流。如果溫度過低,下肢受涼會增加靜脈血栓風險。建議老人每天早晨起來關注天氣預報,根據溫度增減衣物。特別我國北部地區目前氣溫仍較低,建議老人穿著整體厚實且寬鬆的秋褲或保暖褲,最好選擇腳腕處收口的保暖褲,既保暖又可避免局部壓迫。

多喝水少油鹽。春季風大,室內乾燥,老人特別容易缺水,加上老人相對於年輕人,血脂、血糖更易存在病變,容易出現血栓,建議比平時多喝約500毫升的水。但要注意,心腎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過量飲水,同時注意飲食低鹽低脂。

常檢查。老人家中應常備血壓計和血糖儀,每天定時檢測,發現多次異常,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生率。

留心症狀。需要提醒老年朋友,應留意身體發出的“血栓信號”。單腿腫脹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常見症狀,具體表現有:走路時下肢小腿脹痛不適,甚至不能下地走路,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皮膚青紫、暗紅。如果有這些症狀,千萬不要按摩、拍打或擠壓,應及時去醫院。若老人出現下肢突然疼痛、麻木、發涼、蒼白等症狀,或以前有下肢動脈閉塞情況,最近症狀明顯加重,應儘快去急診,排除下肢出現急性缺血的可能。若耽誤救治,會有截肢的風險。如果同時出現腹部搏動性包塊,且伴有腹痛症狀,要儘快到醫院急診科就診,排除是否存在腹主動脈瘤先兆破裂的可能。若只是有腹部搏動性包塊,沒有疼痛等症狀,掛血管外科門診的號即可。

老人出現持續的胸悶、胸痛也要注意。有些老人本來就有冠心病或消化系統疾病,會因此出現胸悶、胸痛,所以單靠主觀判斷有難度,建議不要在家忍著,儘早就醫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