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閱讀建議:“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叫故事,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事故”,故不建議僅僅當作一個故事來讀。閱讀時長約12分鐘。

本文提要:①6年前,兒子手機成癮, 耗時兩年才成功戒掉,於是“久病成醫”。

②19年9月至今,正與41位家長密切配合“觀察治療”。

③經驗探討、分享。

一:《“久病成醫”記》(由作者親身經歷整理,謹慎參考)

6年前,我的兒子正讀五年級。一是大人確實忙,疏於管教;二是對於“手機癮”沒啥概念,放任自流,最終“成功”染上了手機癮,且愈演愈烈。最後戒掉著實花了些功夫。

2014年寒假前,孩子與他媽媽約定,3科滿分獎勵一部智能手機,加上週圍的同事孩子都有,在欣慰與虛榮心的促使下,當天就去營業廳選購了一臺。

出於習慣,手機正式獎給他之前作了適當警醒和規定,但孩子正處於得獎的興奮狀態,口中答應得爽快手裡玩的愉快,聽沒聽進去也沒太在意。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孩子沉迷手機


平時工作忙,週末要麼忙於家務要麼帶著孩子上週圍轉轉,儘管大人都有智能手機,真心沒有多少時間玩。平時孩子由奶奶帶,老人家在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家其樂融融的一天又一天。

升入初中不久,孩子的夥伴發生了明顯變化,總是三五個一起或人手一個或共同玩一兩個手機。半期考試下來,差點沒把我氣昏,7科居然有3科沒及格!

立即響應!和班主任老師認真溝通,在其他老師中打聽,在他同學中查證,終於找到了原因:手機成癮!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手機成癮


立即收刮腦海裡所有對手機的認知,懵的!再找同事處打聽,也是一知半解!上網查看,各種“理論滿天飛”!

好吧,咱自己來想辦法!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曲折,就是無法真正戒掉。講過道理,說過危害,舉過例子,強自收激,諮詢過心理醫生,付費請過“專家”,手機癮反正沒戒掉。

最嚴重時:

  • 手機收繳了,他可以滿屋翻高;
  • 鎖在抽屜裡,他敢把鎖撬;
  • 實在沒得玩可以撒謊找同學借;
  • 甚至半夜趁父母熟睡從床頭櫃上偷去玩。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孩子沉迷手機


就這樣,搜腸刮肚,絞盡腦汁,鬥智鬥勇的過了半年,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偶爾看到一篇關於兒童行為學的報導深受啟發,於是利用所有能用的時間查閱資料,邊學習邊實踐終於開始顯現效果。

到九年級上冊時基本“戒癮”成功。直到現在讀高二,手機真正是他工具而不是“主人”。

二:《教學中的實踐摸索》

2019年秋季,接手初一班主任。從開學第一天,就針對手機制定了專門的制度,並在家訪和家長會上講明危害,講清班規,爭得配合。

接手這個新班半年有餘,特別是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停課不停學”的影響下,所預估孩子們的“手機癮”會遭受巨大挑戰。

值得慶幸的是,截止到4月20日的綜合信息反應,全班共41人僅5人有明顯問題,其中2人最嚴重,一人為單親家庭,一人父母離異。(開學時的數據是:29人有明顯問題,較嚴重的11人)

經常聽到議論:孩子機不離手,視力下降,手機“遊戲、泛電子產品”害了幾代人!其實我想說:這個鍋不應該由手機來背,真正應該檢討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本身。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家校合作


三:手機危害略述

簡單統計手機的危害:

  • 有損身體健康,特別是影響視力下降,近視、畏光、散光等。也會引發其它疾病,如損傷脊柱、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等。
  • 耽誤學業,人在沉迷某事後,容易佔用大量時間、精力,更容易無法自拔,食不甘味。學生沉迷手機成績不用看,肯定很糟糕。
  • 容易學壞、個性殘缺。比如經常看一些不良的暴力內容,容易個性上暴力傾向、脾氣暴躁等。
  • 其它就不一一贅述。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手機的危害


四:經歷的總結和經驗探討(僅代表作者觀點)

手機癮(泛電子產品)的危害巨大,不僅僅影響當下,還可能貽害一身甚至無窮。由於成因不同,戒除辦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接下來談談“戒癮”的一些感想。

(一):宜疏不宜堵,宜早不宜晚。

過來人的經驗,關於防控“手機癮”,“早發現早治療”為中策,較被動上策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引導興趣愛好,培養對手機的合理使用習慣,很主動。下策是成癮了再來戒,太難太被動。

生活中,下水道堵塞了怎麼辦的?疏通啊!你敢把它堵起來?戒手機癮一個道理,況且孩子在思想上個性十足。

疏導方法有很多,建議多重並用並持續用力。

比如淡心講明危害,舉幾個真實的案例,我同事中就有一個視網膜脫落,幾近失明的。此處宜選擇情境恰當,忌隨時說教。

探討一下人生,講講人這一輩子的追求價值什麼的,多引用成功案例,特別是典型的勵志故事。此處難點是案例,要做足功課

有一定效果後製定詳實規則,分短期、中期、長期目標。週末一共只能玩3小時,設鬧鐘,時間到立即停止,一個月後降為兩小時;此處宜循序漸進,忌急功近利。

限於篇幅,不再一一列舉,欲瞭解更多可關注或聯繫作者。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家長的榜樣力量


(二):宜心平氣和,忌心浮氣燥。

和孩子溝通時,特別是在幫助糾正時,切忌心浮氣燥,人都是有情緒的,利用情緒的特徵,大人的情緒會影射到孩子身上。

宜在孩子心平氣和時,不選他情緒低落、不穩時。抓住特殊場景,走進孩子內心,讓孩子敝開心懷時。

(三):以身作則,優質內容同化。

如果大人也喜歡玩手機,建議千萬放下。孩子成長時會有樣學樣,你玩他也玩,有時能懟得你無地自容,你還怎麼管他?

經營好家庭氛圍,利用團結、友愛、和諧、正能量的內容同化。週末一家人去踏青旅遊,用美麗的風景、美好的事物轉移注意力,起到同化、轉移、同化。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親子活動


(四):用高雅的興趣、內容遷移取代。

孩子手機成癮,大多麼孤獨引起。手機裡應有盡有,充滿誘惑,沒人監管、沒人引導、無事可做時最容易沉迷。

逐漸培養一兩樣高雅的興趣愛好,用優質內容遷移。比如利用美術愛好,陪他參觀展覽,既有美的鑑賞薰陶,又可激發求知慾望,再接合他自身水平,鼓勵、陪他提高、畫好。

(五):專項培養優質的個性品質對象。

培養孩子,不能僅僅注重文化知識,個性品質尤其重要。之所以沉迷手機,就是因為品質不夠才無懈可擊,被乘虛而入。

好品質有很多,比如陽光的心態,堅韌的忍耐力,積極進取之心,正確的是非觀念,等等,在這裡送給孩子們“6個一”共勉:

  • 一顆陽光心,一副好身體;
  • 一個好習慣,一身好才藝;
  • 一群好夥伴,一生好品格。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培養建議


五:清風小結: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手機癮”這個敵人不容小覷。作為大人,特別是家長和老師應該足夠的重視。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千萬不要沉迷,一旦深迷其中,危害巨大,戒掉將十分困難。

戒掉“手機癮”沒有“靈丹妙藥”,每個孩子的成因不同,每個孩子的特徵不同,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藥到病”,功課得由家人做。

戒除“手機癮”非一日之功,需家校攜手,為孩子共撐一片藍天!

還在和孩子搶手機?一個“久病成醫”的家長自訴,有乾貨

家校攜手,為孩子共撐一片南天!


六:寫在最後

這裡是【清風教與育】,專注於教育技巧、分享成功案例,欲知更多請【關注】清風老師,你有任何教育、育兒難題都可聯繫,我一定會盡心作答,願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

關於手機問題,您有什麼好建議,歡迎您交流分享,謹代表下一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