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宅”引爆生鮮配送需求 極限大考之後生鮮物流之戰再升級

“全民宅”引爆生鮮配送需求 極限大考之後生鮮物流之戰再升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前置倉到原產地爭奪、再到服務解決方案的更新換代,生鮮配送是電商、物流領域繞不開的門檻,也是各家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疫情引發的“全民隔離”期間,水果線上化推廣與交易帶來了生鮮電商的再次爆棚,同時也讓背後的生鮮配送物流再一次走到幕前。當直播等新型促銷方式在田間地頭生根開花之時,極端環境下的生鮮配送也對農產品供應鏈和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已經暴露出一些困境。

4月21日,順豐速運在線上召開的鮮果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年度發佈會上,對外發布了相關“順丰標準”,在原有生鮮配送基礎上,對運輸模式、攬收時效提出了新的優化方向,並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設置異常處理機制。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慶豐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對於蔬果寄送造成了諸多困難,從產地、果園的採購到物流運輸等方面均受到較大影響,但是經過這次極限大考之後,水果生鮮的線上交易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大家對於生鮮物流寄遞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可以看到,疫情期間,一場“生鮮保供戰”悄然打響,除了順豐之外,京東物流、菜鳥網絡、德邦等快遞公司,以及本地生活服務、社區電商等團隊,紛紛升級現有生鮮配送體系。而隨著國內疫情緩和,生活逐漸進入正軌,線上生鮮物流也正式進入“品質之爭”的新階段。

從“枝頭”到“舌頭”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疫情期間,線上購物需求暴增,全民對於生鮮水果的線上需求也旺盛了起來,但在生鮮水果下單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極端環境下的物流停擺、商家發貨受阻等困境。

順豐特色經濟項目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疫情期間,航空資源、陸運資源均受到限制,順豐的貨機大部分幫助抗疫救援,地面上高速通道也主要面向醫療物資運輸開放。因此,日常快遞運輸對於車輛和司機的調度較為困難,而在末端包括果品運輸的第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環節中,也遇到了人手緊張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線上訂單火爆,但是部分地區農產品運不出去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物流公司一定的警醒和啟發,如今隨著疫情在國內的好轉,一系列對於生鮮物流體系的升級行動隨即展開。

在上述線上發佈會上,《順豐生鮮水果寄遞解決方案》分別從配送模式、時效保障等方面對原有生鮮水果寄遞方案進行升級。配送模式分為兩種,包括從水果產地直接發出、時效穩定的原產地直髮模式和由全國各地冷倉/常溫倉統一發出、減少運輸成本與中轉的倉幹配模式。

而在配送時效上,順豐網點持續下沉,深入到各鄉鎮中心佈置上萬個自營網點,加強一線人員的部署力度;通過給客戶提供批量打單的便捷操作、預處理中心的“一件代發”功能,提升攬收時效,同時對包裹運輸進行全程跟蹤。

而在各地物流運輸因疫情遇到阻力的當下,針對高峰期可能會出現的資源短缺情況,順豐則利用“天網”+“地網”的運輸能力,調動專機、高鐵、冷藏車等運輸資源,調動運能支持,保障農產品快速發運。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發佈會上,順豐特別提到了對於生鮮水果預處理中心的搭建投產進程,截止到2019年12月,順豐已在全國12個原產地落地16處預處理中心。今年,順豐將繼續以預處理中心為基礎化場景,加快溯源數字化系統植入,提升預處理中心智能化程度,同時實現新領域食品預處理中心的拓展,完成從生鮮向食品等多品類、多產業的跨越。

實際上,生鮮物流運輸對於無論是物品包裝還是配送環節均有著極高以及專業的要求,如今對於生鮮水果的運輸,早已不是單一的運送環節,背後是對一家物流公司綜合實力的全面考驗。

4月16日,在最新一架全貨機入列後,順豐機隊的自有全貨機數量已經達到59架,而在成立新夏暉、收購DHL中華區的供應鏈業務後,順豐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也逐漸進入收穫期。

2019年年報顯示,併購業務與順豐業務的融合及協同初見成效,依託順豐物流網絡及科技能力優勢,新夏暉及順豐DHL聯手倉儲、冷運等業務板塊,拓展開發食品生鮮、新零售餐飲及3C等行業頭部客戶供應鏈需求,提供供應鏈服務。

業內認為,在整個物流體系中,如今的快遞公司需要提供不同解決方案和產品定製方案,在實現食物從田間地頭到廚房到餐桌的過程中,需要物流企業不僅能夠運輸,還要了解農產品的產業需求,這就需要與很多農業企業和商戶合作。

與此同時,未來產業對物流企業的要求也不是單一配送商,而是需要物流公司能夠完成資源調配和全方位對接,這就需要放在整個農產品的流通鏈條中去考慮問題。

“後疫情”時代下的生鮮“品質物流”之爭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生鮮電商的火爆,也直接帶動了企業對於生鮮配送物流以及消費者對於生鮮水果品質的關注,也將生鮮運輸的品質要求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順豐之外,疫情期間京東生鮮商品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瞭解,從1月20日至2月28日,京東生鮮整體銷量近13萬噸。在此期間,京東冷鏈生鮮類貨物的配送量增長了30%,入倉服務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與此同時,在淘寶、拼多多、快手等多家平臺上,疫情期間屢有直播助銷農產品破萬斤的銷售紀錄,而菜鳥網絡也通過提升產地供應鏈能力等方法,解決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物流運輸問題。

順豐特色經濟項目負責人表示,疫情好轉後,生鮮水果線下交易會逐步恢復到應有的水平,不過疫情期間依然有不少人消費習慣開始向線上轉移,這部分客群對水果的品質、個性化需求有越來越多的考量,與此相配套的物流則需要不斷升級迭代運輸服務模式,滿足不同客戶和用戶的需求。

張慶豐表示,果品行業在改革開放40年以來發展非常迅猛,但是從現在流通的渠道來講,批發市場還是佔據最主要的份額。不過近幾年,線上交易在快速發展,物流公司在當中發揮了重大的引領作用。而在疫情對於線上生鮮需求進一步提升的催化下,農產品流通的數字化進程也將加快,這將為物流公司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更高的要求。

在業內看來,過去的生鮮水果運輸競爭格局中,順豐代表著專業配送,同時具備很強的整合資源能力,包括空運、鐵路運輸,未來也會跟很多電商平臺合作。

而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優勢在於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可以對接農業企業,也可以對接優質的物流資源。此外,以美團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和社區電商等團隊也不容小覷,在同城領域跑通後,這些公司可以直接實現田間到廚房對接。

對此,順豐特色經濟項目負責人表示,對於想要切入生鮮水果物流領域的企業來說,具備保證果品、食材安全送到餐桌上的能力,才算擁有入局的基本資格。而要做到安全保障,硬件設施和科技驅動是首要必備條件;其次,完善的監控機制和服務標準是其質控保障;除此之外,末端一公里的客戶服務能力以及相應的售後處理機制更是服務品質的關鍵,這些也將長期成為物流企業生鮮水果運輸上的關鍵競爭指標。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