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王珮瑜-明月幾時有.mp33:16

來自琴心劍膽桃花仙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天的農村,枝頭碩果累累,田間果菜飄香,在喜獲豐收的同時,也迎來了最重要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起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和農業祭祀活動,到宋代時逐漸演變成全國性的節日。“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秋的壯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說的是秋的悽美。而小時候的中秋,在小孩子的眼中,是最嚮往與期待的節日,秋天各種水果大量上市,石榴、蘋果、柿子、大棗、香梨,還有那美味的月餅,平時父母管制的,在中秋節都可以放開吃。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中秋節更是一個神秘的節日,關於中秋節,有許多五彩繽紛的童話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每個故事都膾炙人口,影響深遠。中秋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這一天回家團圓,因此中秋節又稱為“女兒節”、“團圓節”,中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中秋節又被稱為“果子節”。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我十幾歲的時候,家裡不是很富裕,平時很少能吃到像樣的水果,月餅對於我來說更是一種奢侈品,但有幸的是,我生在農村,從小在田間長大,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果吃。村裡還有一個果園,一年四季水果不斷,從春天到秋天有桃子、蘋果和梨等水果,那時候,一到學校放暑假,就幫村裡的果園拔草,打藥,當然,各種水果是沒少吃的,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候的水果,總是那麼的甜美,那是的日子也是那麼充實,是我身體和精神上的雙層營養食糧。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那時候,讓我最忘不了的,是家門口那兩棵柿子樹,從夏天開始,天天看著柿子由綠變黃,隔幾天就有幾個變軟變甜的從樹上掉下來,讓我解解饞。那時候更加盼望中秋節的到來,因為只有在八月十五之前一個星期,父親才允許我們採收柿子,收下來的柿子,收拾乾淨,母親燒一鍋溫水,把柿子倒入鍋中,保持溫熱的程度,一般經過3到5天,硬硬的柿子就變甜了,這期間,我們總是忍不住提前偷偷吃幾個,那時候柿子還沒完全變甜,澀澀的味道留在舌頭上,至今還記得。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過中秋節,月餅是少不了的,關於月餅,有一段離奇的傳說,元朝時期,漢族老百姓,在蒙古人的暴政下不堪統治者的壓迫,決定齊心合力組織起來,反抗統治者的惡行。有一年中秋節,義軍領袖張士誠暗中聯絡,把寫著“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藏在月餅裡,互相傳送,相互聯絡,到了中秋的晚上,家家吃完月餅,紛紛拿起菜刀,起來反抗元朝統治者,從此以後,吃月餅之風大盛。

當然,我小的時候,家裡很少能買得起月餅,中秋節的月餅,都是母親親手為我們製作的,餡料也沒有那麼複雜,就是紅糖加一些核桃仁,但那是我記憶中最好吃的月餅。現在條件好了,母親也年齡大了,每年的中秋,全家都買現成的月餅,我恐怕再也吃不到母親親手製作的月餅了。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中國人始終對月亮情有獨鍾,人們把月亮看作上天對人事的見證,在靜謐的夜晚與月亮對話,希望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中秋節拜月的習俗,由來已久,但那時候,拜月似乎與我們小孩子無關,我們關心的只有可口的月餅和美味的水果。在農村家庭,每一家都有許多神,有灶神、土地神、井神、倉神、天神,中秋節的時候,父母會拿出各種水果和月餅,分別放置在每個神位的神龕前,院子中間,放一方桌,也要擺上水果和月餅,算是對月亮的敬拜。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現在,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離開家鄉到了另一個城市,即使到了中秋節,也很難有時間回家,只能同看一輪明月,遙寄對父母的思念了!

中秋記憶中只有媽媽做的月餅和門前的柿子樹 無關嫦娥吳剛桂花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