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深陷“圍城”,面臨諸多困難

在中國,公務員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群體。


公務員深陷“圍城”,面臨諸多困難

“特別”最初的來源也許是“鐵飯碗”這個固有概念,也體現在我們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是需要和公務員打交道的,要找出一輩子從來沒有和公務員打交道的人還真不容易。但要具體說起來,好像又不是那麼熟悉。無論是作為朋友的交往還是因為需要而打交道過程中,你會覺察到公務員的職業很不一樣,再年輕人普遍抱怨社會壓力大,公務員似乎沒有權利發表意見,及時他們自己很清楚自己生存的現狀也需要被人同情。

大家會對公務員的職業也會有疏離感,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與明星、作家、企業家等不同,公務員是一個很難完整呈現在輿論場的群體。全社會對公務員的認知,實際上處於宏觀的定性認識和微觀的模糊認識並存的狀態之中。對公務員真實生存狀態,我們的瞭解是少之又少。此之謂“熟悉的陌生”。

晉升無望,薪資寡淡

公務員面臨的壓力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的規矩和紀律要求的壓力、工作創新的壓力,內部人際關係的壓力等。最集中的壓力來自晉升和薪資,這也是人們越來淡化對公務員的刻板映像的直接原因。


公務員深陷“圍城”,面臨諸多困難

由於編制的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自我膨脹的約束機制,編制往往才是有效手段,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多兵少的現象日益突出,有的基層甚至出現公務員斷層現象,形成晉升焦慮的疊加效應。如果晉升無望,那麼消極怠工、不作為現象就隨著凸顯。


再說薪資,陝西省某小城,在這裡我就不細說了,新入職公務員第一年月薪1805元,轉正後到手3681元,不管吃飯、住宿,沒有內部食堂,當地的房價4200月/平左右。不要談什麼“生活”,他們的生存都面臨很大困難。後來,該地也想出了一些辦法,服務期限,給每年的新招錄崗位基本都設置了五年的而服務期限,但是大多數的入職公務員沒有就此妥協,他們在等待一個機會,涅槃重生,逃離苦海。

基層幹部斷層影響業務


公務員深陷“圍城”,面臨諸多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廣大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自治和新農村建設等改革舉措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活力。但是一些瓶頸問題也限制了鄉村進一步發展,鄉鎮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斷層問題最為突出。幹部斷層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業務斷層。公務員的工作除了技術類的一般大多都是熟能生巧,但是缺乏了“傳幫帶”這一環,很多工作很難開展,會直接影響群眾在某一方面的滿意度。因此,為鄉鎮年輕幹部斷層把脈,找到問題癥結,確立解決之策和有效抓手,儘快補齊短板,就顯得特別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