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治療消化道腫瘤,你瞭解嗎?

前言:

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胃腸道腫瘤發病率也隨之升高,

對於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方法

也有了空前的發展,

從開刀手術到腹腔鏡手術,

再到現在的內鏡下超級微創,

也就是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一個完全沒有切口的手術

因其特殊的微創優勢,

是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變

治療的發展趨勢。


不開刀治療消化道腫瘤,你瞭解嗎?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fion,ESD)是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技術,主要針對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變。通過ESD可完整地切除病變,達到根治消化道腫瘤的效果。


具有不改變消化道解剖結構、

不開刀、體表無創口、

創傷小、出血少、

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勢。


適用於食管、胃、十二指腸、

結、直腸的黏膜下腫瘤

(平滑肌瘤、間質瘤等)、

黏膜的早期癌變以及具有癌變傾向病變

(高級別內瘤變、不典型增生、巨大息肉等)

切除治療。


病例一


李某,男,54歲,無任何症狀,常規體檢過程中發現胃體部一處黏膜下隆起,經超聲內鏡檢查考慮黏膜下腫瘤,起源於固有肌層, 擬行粘膜下腫瘤切除術。術後患者第2天進全流食,1周痊癒出院。


手術過程如下:


不開刀治療消化道腫瘤,你瞭解嗎?


圖1:藍色圈內為病變

圖2:病變已經暴露(紅色圈內)

圖3:腫瘤取出,金屬夾閉合創面,10天以後金屬夾逐漸自行脫落,1個月創面基本癒合。

圖4:切除的標本


病例二


張某,女,41歲,因胃痛1年,加重1周來院行胃鏡檢查,發現胃體中部一處黏膜凹凸不平,邊界清楚,大小約2.0*1.0cm,術前活檢病理為高級別內瘤變伴局部黏膜內癌變。擬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後第2天進全流食,1周出院。


手術過程如下:


不開刀治療消化道腫瘤,你瞭解嗎?


圖1:紅色圈內為病變所在,可見病變黏膜凸凹不平,中央凹陷。

圖2:將準備切除的病變範圍進行標記。

圖3:內鏡下用切開刀將病變完全剝離處理創面

圖4:早癌切除後標本(靛胭脂染色)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優勢:


1、不改變生理解剖結構,保持臟器的完整性,單純切除病變。無需胃切除,腸段切除或食管切除。

2、超級微創:內鏡經口腔及肛門自然孔道實施手術。不需要開腹或腹腔打洞(腹腔鏡)

3、不影響器官功能,形成人工潰瘍,1個月癒合。

4、病變完整切除,有與外科手術相同的治療效果,它可免除傳統手術治療的風險。

5、整塊切除病灶後可以對其進行準確的病理學分析。

6、住院時間短、安全、恢復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