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不能不提的朝代,一般在我們認為中,元朝是滅掉了南宋,才形成全國的統治權的,而且曾經統一的疆域面積極廣,徹底改變了兩宋以來分裂的局面,元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不過一般我們提到元朝的開國君主,一般都會想到成吉思汗,但其實這是兩個概念,成吉思汗建立的是大蒙古國,而忽必烈建立的是元朝,在很長一段時間,雖然忽必烈是繼承了大汗之位,並順利滅掉了南宋建立王朝,但在草原以及北方各大汗國眼中,都不承認忽必烈為大汗。忽必烈的位子其實是自己打下來的,這一切都要從成吉思汗那個年代說起。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正式登基稱帝,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史記記載成吉思汗應該為成吉思皇帝,西方的史料則成為成吉思汗,晚清的時候成吉思汗這個稱呼才從國外流傳進來,並逐漸的被我們接受和認可,大蒙古國建立以後,成吉思汗南征北戰,滅掉了金國、西夏以及花拉子模,奠定了大蒙古國的基礎。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成吉思汗病逝以後,窩闊臺繼位,派遣各家長子率軍西征,其中以朮赤的長子拔都為統帥,橫掃歐洲,使得大蒙古國的疆域拓展到了東歐、中亞、華北,而此時的蒙古雖然接受西方的思想影響較多,但統治者比較欽慕中原文化,已經有了漢化的影響。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窩闊臺去世以後,汗位在貴由、蒙哥相繼繼承,而此時的蒙古尚且沒有分裂的徵兆,雖然汗位繼承當中也出現過不少的問題,但總體來看,在宣佈汗位繼承以後,基本上維持了政局的穩定,特別是短命的貴由汗去世以後,蒙哥繼位後,重用本家兄弟,其中包括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等南征北戰,其中旭烈兀主要負責西征,忽必烈負責南下,而阿里不哥負責駐守和林。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蒙哥死後,雖然也有兒子,但當時阿里不哥、旭烈兀、忽必烈都握有實權,鞭長莫及,實際上阿里不哥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他就在本家,只要公開繼位就可以,但偏偏要召回忽必烈(二者在蒙哥汗在位死後就有矛盾),結果被忽必烈搶先稱汗,此後經過四年內戰,旭烈兀後來公開表示支持了忽必烈,這才結束了蒙古內部的分歧。

忽必烈改元稱帝,繼承大汗之位,其實地位非常尷尬,只有自己承認

但實際上這時候旭烈兀留在了西亞,也不願意理會這些爛攤子,自己建立了伊爾汗國,而之前拔都西征中,公開建立了欽察汗國(金帳汗國),窩闊臺一系與察哈臺一系在蒙哥繼位以後,認定拖累系稱汗為違法,也拒絕承認,因此到忽必烈繼位的時候,當時四大汗國除了伊爾汗國公開支持以外,其他的都不認可忽必烈,大蒙古國長時間的分裂,直到1304年才承認了元朝宗主國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