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在大眾印象中,中國瓷器主流審美是以釉色純粹、胎骨輕薄、質地如玉為佳。

而建窯建盞乍一看上去,似乎都在反其道而行之。《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文稱譽建盞,就有讀者評論“有意思,開眼界,但看起來比較粗糙”。底部不上釉,就是粗糙嗎?為什麼建盞底部不上釉?


1、建盞底部不上釉的原理

比起汝窯秀氣的芝麻釘,建盞的底部處於狂放的“裸奔”狀態——直接不上釉,也就是露胎。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首先露出的部分,也可以手感細滑不刮手,只要在胎土的篩選配比上作出平衡即可。

其次建盞露胎是宋代窯工為減少燒製過程中,釉水往下流動導致粘底的概率作出的妥協。

建盞工藝的特點就是胎釉含鐵量高,自然生成鐵系-分相析晶釉。為使斑紋有足夠的餘地生成,需施厚釉。

厚釉在高溫下流動性強,因此窯工開發出在胎底部上方劃止釉線,露胎的上釉方式。令半腰的釉水往下流時有空間接納,才能減少粘底概率,提高成品率。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美國博物館藏建盞標本

口沿相對於器體其它部位而言偏薄,腹部的弧線流暢而自然,盞腹厚度隨著曲線向下漸漸加大,直至足跟為最厚處。

其工藝特點是施厚釉、仰燒(口沿朝上燒),肥潤的釉水在高溫中必然向下流動,於底部聚積;若施滿釉,則容易導致粘底。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建盞的裝窯與燒製

建盞底部不上釉的實用原則:工藝所需

因此建盞一般施半釉,稍露部分胎體,可有效減少粘底,但並不能完全杜絕。施半釉依然會有大量的粘窯出現,宋代建窯遺址能找到一堆標本,現代工藝師也深受其苦。

若器物僅有少許粘底,但釉色美觀、器型周正,還是會成為珍寶。

▼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油滴盞就少許粘底,但依然被定級為重要文化財(重要文化遺產)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建窯油滴盞

若建盞施滿釉、不露胎,也並非不可,只是成品率會更低。建盞要出精品美器,“三分靠窯外,七分靠窯內”,成品受到坯、釉、窯溫及還原氣氛諸多影響,入窯之後,可控性很低,神品誕生更是需要不惜工本豪賭,露胎降低粘窯概率,才不至於全盤皆輸。

故而露出接近五分之一的胎體與底足,並非粗放隨意,而是工藝所需。

建盞“露胎”工藝成為時尚,為其他窯口模仿

這類風格曾被宋代其他燒製黑瓷茶碗的窯口致敬。

因為建盞在宋代成為上層公認的點茶首選器物,其藝術風格影響深遠,一些它處窯口,明明不是高溫厚釉流動性強易粘底的工藝,不是鐵胎,也作露胎處理,並用化妝土將不黑的胎體塗成深灰色,以追求與建盞近似的風格,提高銷路。

建盞底部不上釉並不等於粗糙

至於建盞的露胎部分是否粗糙,首先露胎表面做工原本就有粗有細。

建盞在宋代的風靡上自龍樓鳳池下到尋常茶肆,有帝王徽宗背書、名臣蔡襄推薦,還有文人蘇軾等人歌詠,不同階層的人們使用的茶盞自然在製作工藝上有差異。

▼2016年於紐約佳士得拍出7800萬天價的南宋建窯油滴束口盞,露胎部分就比較細膩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其次,那種露胎在視覺上有顆粒感的盞是由於含有部分石英顆粒以降低變形率,但表面經高溫後基本不會刮手。

▼下圖所示四隻宋代建盞,胎體都很緻密,但有的顆粒感強,有的較為平滑。右上角這只是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所藏重要文化財撇口油滴盞,也是傳世名品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露胎部分的質感粗細,與工藝師的個人偏好有關

現代建盞手藝人在燒盞時,有追求細膩也有喜好粗糙的,要改變粗細只需要濾網用不同的目數即可。

還有的師傅會在修胎時刻意將露胎部分颳得毛糙,本身的粗細倒不等於做工就粗糙,而是對風格的追求不同。

有意收藏可根據需求選擇,各種程度的手感都有。


▼左邊為老盞,右邊為新盞,露胎風格不盡相同,但建盞深邃穩重的氣質不變

中國建盞有多奇葩?底部不上釉還能風靡宋代,成為世界藝術?

更多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