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日韓關係再臨冰點-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記者 路 虹

  1月1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一艘測量船與韓國海洋警察廳的船隻發生對峙,持續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雙方各執一詞,認為對方侵入了自己國家的領海。目前日本外務省已向韓方提出抗議。

  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

  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一裁決是繼去年底日本企業被判賠償戰時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作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決定。1月9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對此判決表示“極為遺憾”和“強烈抗議”。1月10日,日本《朝日新聞》援引政府高層官員的話報道稱,日本政府正考慮將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的慰安婦受害者賠償判決起訴至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

  日韓開年從法庭到領海的系列糾紛,預示自去年底因戰時強徵勞工賠償等爭議陷入歷史低谷的日韓關係將進一步受損。

  日韓近兩年來難以彌合的矛盾也影響了一年一次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去年未能如期舉行,失去了局部紓解日韓關係的一次機會。再加上在老齡化社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下,日韓經濟低迷,加劇了雙方的牴觸情緒。韓國產品在日本不受歡迎,導致韓國對日本出口下降,2020年韓國對日本出口金額250.8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11.8%,其中韓國汽車零部件、石油化工產品等對日出口減少明顯。同時,日本產品在韓國銷售情況也持續低迷。據韓國一家市場調研機構2020年12月初面向韓國1000名成年消費者進行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71.8%的受訪者有過參與“抵制日貨”的經歷。受此影響,優衣庫成為韓國民眾抵制日貨行動中的重點打擊對象,迫使其在去年關閉了在韓國市場的26家門店,並且在今年1月還將關閉一家。

  雖然韓國總統文在寅1月11日聲稱,為日韓關係的未來發展而努力,意在緩解兩國緊張關係,但日韓不僅在戰時勞工和慰安婦賠償等遺留問題上存在深層次糾紛,在領土爭端問題、歷史認識問題上也有著目前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這其中還涉及兩國民間情緒長期摩擦的糾葛,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況且當務之急是日韓疫情有惡化趨勢,日本緊急“封國”、韓國疫情告急的當下並不是彌合雙方分歧的良機,所以文在寅的這一表述在深陷矛盾的日韓關係前顯得有點蒼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