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7月29日,ChinaJoy同期举办的2016年世界移动游戏大会(WMGC)在上海浦东嘉里酒店进行。在今日的WMGC“移路游戏,万千气象”主题的“如何实现影游IP价值最大化”主题座谈会上,搞趣网总编梁立、蓝港影业首席执行官任兆年、DeNA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任宜、欢瑞游戏首席运营官陆凌青、羚邦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可、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剑针对当下“影游联动”的行业热点话题,分享了各自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以下是本场圆桌会议的实录: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搞趣网总编梁立担任此次座谈会主持人

搞趣网梁立:首先感谢WMGC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可以一起在这里相聚,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如何实现或者说影游IP联动的价值最大化,很有幸今天能够跟各位嘉宾坐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今年大家提到游戏,可能不单说今年,从去年开始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从脑子里蹦出一个概念,就是这个游戏它的IP是什么?这个游戏它是不是有明星代言?这个游戏它有没有背后的一些故事?这些东西已经形成了我们游戏圈,作为媒体人第一个想到的话题。我可以这样说,实现影游、IP最大化的因素,如果我把它形容成天地人三合一的因素的话,天我们把它当成时机,地是推广的渠道,人是研发游戏也好,或者说创造这个IP的人也好。天、地、人三个要素,我想请各位嘉宾谈一谈这三个要素,以及自身的IP,你们谈谈看天地人,时机、渠道、人才你们来的一个排序好吗?先请蓝港影业的任总。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蓝港影业首席执行官任兆年

任兆年:大家好,我是蓝港影业的任兆年。我们蓝港影业成立得比较短,我们在今年3月份才成立。蓝港互动,或者蓝港游戏这个公司成立得比较久一点。刚刚主持人提到了IP,还有代言,我所知道的大家的目的都不太一样。最简单的可能就是marketing比较多人知道。我举我们的例子,我们《蜀山战记》为例子,去年这个游戏开始,去年2、3月的时候,这个IP是在吴奇隆的手上。我们跟吴奇隆合资了一家公司,当然为了做手游,以及它的一些泛IP的一些产品。从这个时间开始我们研发这个游戏,同时他也在筹备他的影视剧,这个IP拥有者是在吴奇隆身上。他不是用代言这种方式来做的,我们是很试图想把吴奇隆监制这个游戏,当然他同时监制了这个剧。人物设定,包括情节,我们尽量融合网络剧里面看不到的情节。希望能够让观众,我讲的是电视剧的观众,让观众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有新的惊喜,或者玩游戏的可以发现一些网剧上面看不到的情节。包括衣服的设计都是吴奇隆给点意见,大概几个礼拜开一次会。大概这样的过程,所以包装起来,就是这个《蜀山战记》,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发行。我们的成绩还不错,IOS上第一名。吴奇隆本身很满意,另外一个网剧他们都觉得效果非常好。这个是我们最近合作的一个IP的例子。

总结一下,还是在内容上面我们研发,主持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可能我们都沾到一点点边,肯定也蹭了一下吴先生的人气,还有他的IP,改到游戏里面来。可能marketing延伸的时间比较长,也潴留了比较多的人。这是我们的做法,可能别的就不是这样了。

搞趣网梁立:感谢任总,我们请下一位任总,DeNa中国区的总裁。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DeNA(中国)首席执行官任宜

任宜:我叫任宜,估计大家不认识DeNa,现在我们做游戏做得比较多是日本和海外的,在中国原创的游戏为主。回答刚才那个问题,如果大家问我是做游戏哪个更重要的话?有可能回答有点不一样。如果大家问的是以IP游戏,哪个东西最重要?我认为还是人最重要的。因为其实很多游戏公司,大家会觉得IP是个壳,是个推广的手段,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很长远的历史,比如说日本的动漫从20年前就存在了。比如说同样一个IP,比如说航海王,其实并不是一做就成功。比如说敢达不是一开始就成功。为什么?我觉得做游戏和做IP游戏,是两回事情。做IP游戏的时候,你想像的应该是喜欢这个IP的用户,所以他并不一定是非常资深的玩家,其实他是喜欢这个IP的玩家。我觉得做IP游戏里面,最重要的是知道这个IP,他是不是能够面对这些玩家做出他们喜欢的东西?这个是做IP游戏非常重要的东西,以及在三个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搞趣网梁立:谢谢任总,我们请下一位,其实今年我也在横店参加了《青云志》的发布会。今天非常希望听一下陆总的观点。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欢瑞游戏首席运营官陆凌青

陆凌青:首先谢谢任总,谢谢大家百忙之中来这儿。其实是这样的,先介绍一下欢瑞,可能大家有很多不清楚欢瑞。欢瑞实际上是一家影视公司,它现在也在做游戏。我们是从13年成立的,我们希望将影游联动这种概念一直做下去。可能大家听到欢瑞不是特别熟悉,但是说几部剧,像《古剑奇谈》,还有做了电视剧《盗墓笔记》,在爱奇艺上双榜第一。接下来回到这个问题,挺难的。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想说从我看来肯定是研发最重要。为什么?刚才举了两个例子,《古剑奇谈》没有一个平台不推这个游戏。之后我们经历了《盗墓笔记》,如果游戏同时上线,也没有哪个渠道不会推,但是我们的游戏又没上线。我们经历过了两次,让我彻底认识到产品是第一位。古代也有一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产品好的话,时机都会好。

我们在后天会在湖南卫视独播的改编自诛仙的《青云志》,在天时地利都好的情况下,我们的人和也会好。我觉得更好的还是人,还是研发。

搞趣网梁立:有一句话各位都很赞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点说出了现在游戏市场人的一个心声,我们太需要好产品了。接下来我们再有请羚邦文化的郑总聊一聊你们公司所有的产品和IP。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羚邦文化总经理郑小可

郑小可:我的思维和想法跟各位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我认为内容也好,渠道不是说哪个重要,而是他们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让好的产品做好的爆发。对于我们羚邦在亚洲做了20多年的公司来说,我们是内容方,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内容是非常看重的。特别今天的主题是影游IP的话题,不管你原始的是动画也好,小说还是影视剧、电影,对于游戏来说它是比较吃亏的。因为像我们做发行还好,你如果是电视剧或者是动画,大家看到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电视台,包括视频网站已经买单了,不管它的流量、收视率不是好,另外再说了。游戏一定要是拳头产品,用户才会付费使用。再加上好的内容做出来之后,它也需要很好的渠道去做释放。时间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像陆总他们的电视剧也好,如果它真正的年龄段是青少年,如果放在暑期做影游联动的话,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做文化产品的,可能政策原因也算是时机的一种解释。前段时间大家看到说行业里面对于我们游戏产品有硬性的规定要求,有些产品如果面对这个时机要上线,其实也会损失不少的流量。我觉得在这三个方面,如何做好?版权方、研发方、发行方,真的实现1+1+1大于3,让IP增值,做到游戏的产品的爆发。其实我跟DeNa他们公司在市场合作上也有合作,像《死神》、《银魂》的开发。我们所有有关《死神》、《银魂》的渠道都是给到相互来用,给用户做礼包赠送,这样的合作。在我看来其实三者要很好的有机结合。

搞趣网梁立:很感谢郑总,其实我想说作为主持人的我,我的结尾的话已经被郑总讲完了。其实在座的每一个嘉宾都谈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如果能够把它们有效的结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其实我要说的也就是这个。感谢郑总!

接下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在座的嘉宾,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能够请在座的嘉宾替我们解答。首先我们还是要有请蓝港影业的任总,刚才任总您自己提到了吴奇隆。我自己本身就是吴奇隆的死粉,提到蓝港影业我不由自主就想到我的偶像。现在的市场上,我每个月都有参加不同的产品发布会,也见到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明星代言。有大热的,有一般的网红。我想知道如何真正把明星跟游戏结合,然后发挥出明星、偶像在游戏里面最大化的效应?包括游戏如何选择代言人?我相信这个也是在座的想要把游戏与泛娱乐相结合的一个关键的选择要素。请任总替我们解答。

任兆年:这个题目很深,我怎么选代言人?大家可以讲一讲,不要指望我。我觉得选择代言人,我看程度来分别。你是不是很行销取向的?比如说我们跟吴奇隆的合作,我觉得比较深度。可能是比较梦想中的一种模式。因为蓝港过去有几个不是那么梦想中的,比如说我们找某某艺人来代言,真的蛮有行销目的的,可能某一首歌跟我们合适,我们就请他来代言。以他的市场的影响力,能够转一些粉,或者我们讲简单一点,吸一些粉到我们的游戏里面来。我觉得第一次做的人应该比较好一点,再做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减弱一点。这是我自己的感触。我签过一些明星,游戏公司来找我们,当然很开心。真正代言过一次之后,他没办法代言第二支游戏,我们以明星的角度来看,那个钱大概不会太少。再看看我们游戏的渠道,你到底会赚多少钱,心里会估计,一次付给他一千万,这个钱赚得回来吗?这个效应每年都递减一点。深度的合作,可能现在大家比较希望。如果只有行销目的的,比较少人会做。或者你行销目的的时候,你的代价比较少。我如果是游戏公司的话!我会考虑。但是我现在不是游戏公司的,我现在拍电影。我很喜欢蓝港拿我们的电影来代言,那当然是最好。这个大概是我对代言的感想,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讲一讲。陆总是影业的,帮我回答一下。

搞趣网梁立:对,陆总也是有代言的。

陆凌青:我只能算是沾一点边的影业,因为我一直做游戏的。《青云志》我们用了一个代言天团,我们请了6个人。追根到底,在中国做游戏代言最早的是完美世界。之后效果是屡试不爽的,现在手游我们要一款代言人,渠道可能看不上。我们要一款代言人,用户量会变少。如果我有IP,我又有代言人,我的话语权就会变大。现在我觉得代言人有点妖魔化,就是哥自己的感觉。并不是说泛娱乐一定不需要代言人,我觉得还是要看实际的情况。但是从影视和游戏的结合上,代言人还是需要。因为代言人可以传达影视和游戏之间的纽带,刚才说的还可以很深度,可以唱影视的主題曲,可以在游戏里面植入影视的形象,可以用影视的原声配音。在《青云志》的人物形象里面,完全还原了影视剧里面的人物服饰。我们花40万,请所有的影视剧里面的艺人来做原声的配音。我们实际上追求的最终的目的还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两位任总都会比较有感觉,像日本、韩国可能粉丝经济做得非常好,但中国粉丝经济并不是做得特别好。要请代言人的话,各位要掂量的是我能够赚多少,这个时候代言人才是有意义的。

搞趣网梁立:像作为媒体人的我,我觉得这几年明星代言也算是一步一步从肤浅。记得我们搞趣网做了一个专题,我们就不说是谁了。看某女明星代言了多少款产品,2、30款都死了。近一两年任总提到的吴奇隆的深度的合作。慢慢的很多公司把他的产品跟明星绑定。不单纯我拍一下海报,参加一下发布会就走了。会要求做得更多,希望通过他们自身的,更多的能够带动更多的玩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明星上再深度了。

下一个问题,比如说我是一个小说迷,也可能我很喜欢这本小说,或者说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但是你如何把一个小说迷或者一个影视迷,转变成一个游戏迷?这个就是一个IP转换的问题,想请任总谈谈你们的经验。

任宜:首先我觉得第一个我们公司有很多CP,也很多发行的。有很多公司拿IP的时候,是把自己现有的模式去换。这个根本是 出发点的错误。不管做游戏也好,你要面对着用户,如何让他们满足?做B2C的根本的一个思维。拿一个IP,意味着要粉丝,让粉丝去买单。这是做影视、做游戏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如果这样的话,你要做的游戏并不是作为游戏是个好游戏,这些用户想要的游戏或者他想买单的游戏。这是思维上的出发点,光在第一步,估计百分之7、80以上合作,从我的看法来说是有问题的。我们选到一个IP,我们有自己擅长的游戏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让IP游戏更好的结合?比如说我们做过动漫IP在中国有十几款,在日本不低于3、40款的游戏数量。我觉得最根本的是第一个这个团队,比如说我们要做RPG的游戏,本身的好坏在于跟PVP的技术角度是不是很顺手?有可能你做一个蜡笔小新或者哆啦A梦的RPG,你会不会特别重视打击感?其实并不是,有可能你需要很搞笑的动作。哆啦A梦有很多道具出来,有很多道具如何表现在战斗过程中?你做的IP不一样的,你在那个游戏里面需要着重的点完全不一样。如何把小说也好,电影也好,视频也好,动漫也好,这些粉丝他在这个IP里面比较希望看到的,如何把它在游戏里面表现出来?这是最重要的。当然你不能失去游戏本身的比如养成、付费,其实做一个好游戏,在别的地方你必须有合格的分数。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在IP的核心卖点上能够表现出来,这是核心的点。

搞趣网梁立:我听了任总的话,感觉做游戏好苦。哪怕拿到了好的IP,我还要考虑游戏产品的本身。特别是一听到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产品,玩家说“这个做出来的东西,跟原来看到的小说、电视剧完全不一样。”就让我想到前段看到的《魔兽》,游戏改成电影和电影改成游戏都很难。我们不但要满足IP的情怀,还要满足市场所表现出来的产品的各种技术。我们现在下一个问题就要问到陆总了,还是一样,我还是关注《青云志》。

就是说一个电视剧我们要推出来,大家都知道比如说我们在湖南卫视我们要排上档期,能不能排得上?广电局能不能过?游戏也一样,IOS审核,内部的QA能不能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一直在想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天时就是一个时机,各种时机碰在一起。我就见过产品很好,但是时机碰不对,就砸掉了。想看看陆总这边的想法,如何把握影游联动的时机?

陆凌青:拍电影,实际上影视的制作进度不是特别好把控的。可能今天这个演员会请假,今天的天气会延期。所以导致影视的拍摄进度,本来就是不可控的,再加上排片,又变得更不可控。刚才您说 的天时,双方捆在一起是最好的。游戏本来有很多不确定,再加上一测、二测、审核。实际上真的难度非常大的,有没有完美的?有这种可能。花千骨是个标杆,它其实没有做到非常完美,游戏一直在赶电视剧的进度。蓝港的任总,《蜀山战记》应该是电视剧先上,游戏再上。我觉得最好的方案,我以前也是完美的,我来欢瑞其实有一个目的,因为欢瑞是电视剧的制片方,也是电视剧的发行方,这样我们更容易地去统一剧和游戏的研发周期。我们在公司内部制订了一套流程,当影视剧开始立项的时候,游戏同期立项。然后游戏会同期调研,我们统一我们的音效、场景、人物形象,最终我们再去整合我们双方的资源,然后共同去 传播。在预定的时间里面,整合去上市。虽然是有这样的东西,我们《青云志》还是会往后延。我希望整个游戏圈大家共同努力,把泛娱乐变得更同步。现在难度还是挺大的。

搞趣网梁立:肯定的,你把天时和人和都把握在自己手上。好的产品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看到市面上有这么多好的IP,很多玩家的期待。我想问一下郑总,作为羚邦文化非常优秀的,您觉得什么样的IP适合改编成游戏呢?

郑小可:今天都是围绕着大主题,如何实现影游IP联动?其实它的关键词可能是合适。这个跟我们在公司里面招人,或者我们生活里面找男女朋友一样的,是合适的,不是最好的才是适合你的。基本上会有两个方向,很多游戏公司它只会追逐体量比较大,知名度高,它的演员有很好的粉丝群体。当他拿过来之后,他再去找CP。当然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我看到市场上特别是影视剧同名的游戏,大家玩游戏的时候,会发现跟剧情挺脱节的,没有做到很好的影游的同步。还有我们公司一直很专长做什么样类型的游戏,我就找适合我的可以改编的游戏,比如说RPG或者卡牌类的。我就只做卡牌,什么IP跟我符合,可能做起来比较顺手的。还有从题材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还有目标年龄段也是比较重要的,你在后期做宣发的时候,你都事半功倍备。你一定要看一下IP它是不是有前世、今生和来世。你去看一个影视剧,看要看它前世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小说?它在今生是一个电视剧,在来世可以改编成电影。当你选这种IP的时候,它后期带来的转化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不是单单拿转化率那么好。还有你要选择公司,拿我们公司来讲,我们手里所谓的大版权的,我们从节目的播出源头,包括商品化的权利,包括后期我们可以做影视剧的权利我们统统都有。这些权利都在我们手上之后,跟我们合作的客户,在后期的宣发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选IP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我们主要是做动画,可能很多日本的动画,本身它就是由游戏转化过来的,像我我们今年其实有跟日本的东京电视台,聚力,大陆的爱奇艺的网站,做的一款叫《流星战记》。我们在国内翻拍成游戏,用户也是非常认可的,这种转化率非常好,是非常适合的。就是我们做IP方的一个见解,希望跟在座的大家有一个深入的交流。

搞趣网梁立: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说我这边就是到了最后一个问题。看看几位嘉宾哪一位愿意回答我的这个问题。现在谈到手机游戏,就谈到游戏、泛娱乐。其实娱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大家虽然都喜欢看大IP、大明星,刚才一直谈到天时地利人和来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我们身边有蛮多的游戏公司,开始制作网剧,把一般元素放轻,自己培养IP。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四位嘉宾,你们公司有没有这样的计划或者你们如何看待这样的市场趋势?

任宜:我先讲一下,第一个产生一个IP,其实它是有它的经济的原则。比如说为什么在中国小说比较多?为什么在日本IP的根本是在漫画?这是本身它的生产成本的问题。比如说你从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做一个游戏,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做一个电影?是要几千万、几百万。你在市场上经过很多用户的熏陶,才出现比较靠谱的IP。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出发点从游戏和电影,这个可能性现在比较低的。在有一定用户的基础上,它又转变成电影和游戏,这两个都是存在的。在日本也好,在中国也好,在美国也好,双方都是有可能的。现在包括蓝港,为什么做游戏比较多?从所有的角度来看,游戏是最大的。从获取用户的产业衍生到别的娱乐圈,美国是有了电影之后,完了游戏再起来。从中国的经济情况来看,我觉得是非常多见的可能性。我们旁边有很多公司想去做。我觉得起码在全球来看,它是有成功案例。比如说《口袋怪物GO》这个游戏,它从游戏出生的IP,或许变化了动画,从日本传播到美国,又变成一个游戏在美国火起来,又回到日本。它是从游戏到动画,到电影,而且跨国家的IP的成长。这个并没有说必须要从哪边走,我觉得这两个都有可能性,已经有很多的公司做这个事情。

搞趣网梁立:刚才陆总跟我们谈的是IP到底有多少价值。

任兆年:我们蓝港影业拍一些剧,是肯定会的。我刚刚想一下,原因也很简单。现在这个时代,几年以前我们拍一个剧给人家看,成本低很多。因为收看的人成本也很低,他花的时间和金钱都是很低。不管是长的剧、短的剧,25分钟到35分钟,在过去一两年到未来好几年,可能是群雄争鸣的时候,因为它的成本比较低了。我们不一定要请一个露出的台,你的创意被看到。我觉得创作的人享受娱乐效果,创作了一个东西给粉丝看,得了很多赞。这个很多赞过去蛮珍贵的,现在又可以打赏。在这种新的年代,对我来说是新的年代,对我来讲,我们蓝港三家公司。一家公司叫蓝港游戏,就是做小屏幕的手机游戏,我们有个斧子科技,就是蓝港科技。我们蓝港影业准备做个3百寸,不知道几寸,或者是IMAX。所以我们也是想把大中小都吃了。这三个公司面向的有是这三个大小屏。现在大家接触都是这些东西,我们不做怎么行呢?电影每年增加200亿,假设。好象没有别的地方市场成长这么大,这么明显。跟创意比较接近的公司,大家都来努力一下。我觉得以我过去工作的经验来看,游戏是蛮接近的。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很多写小说、书,他被认知了,他被打赏过,他被激发了。包括机制、带宽、人的创意,这个是不得不赶快抓好这个时机,大家来做。为什么大家来做呢?越竞争就会做得更好。

搞趣网梁立:非常感谢大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这边畅谈这个话题,我们明年再见!

搞趣网:搞趣网总编梁立主持WMGC座谈会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IP价值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