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圈那些年 71

在古玩圈那些年 71

在家休息了两天,我在北京进的货也都到了,我回到了店里,又和于哥在平淡的日子里开着我们的小古玩店,日子也就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也在古玩圈里暂露头角,也算圈子里的人了。

做古玩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开店的,永远也不可能和古玩地摊一样,卖那些快货,比如手串之类的,但我们的什么都有,而且的精一些,比如瓷器,玉器,字画,但也有一些专项的店铺,比如钱币,家具,玉器这些专项的店就很专业,顾客也很专业了。像我和于哥店顾客一进屋,我们也不知到,顾客要买什么。这是个缺点,但也是个优势。有些资深的老玩家,一进屋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物件。这行也很有些意思,有些店主,我们行里管他们叫股东,因为他们就像炒股票一样被套牢了,成为了股权人了。他们就是一些收藏爱好者,而且把自己的私房钱大部份都买这这些文玩,古玩,工艺品了。通过十年八年的在市场上的购买,家里的东西太多了,又没办法一次性全部出手,索性就开了个古玩店,自己的东西在那里慢慢卖,一•是可以和藏友们交流,二•是在市场上检验自己的这些年收的物件是好是坏,市场是检验自己的眼力学识的一个标准。三•是可以把普品处里掉回笼资金,然后买一些精品。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银元,就是袁大头,及清末的银元突然在古玩市场上成为了热销品,真的假的全都是卖的很好,一下从一百多元一枚一路涨到六百多一枚,一些拍卖会也屡屡拍出天价,这也大大的刺激了那些想一夜爆富的人们冲进了市场,让一些人着实的狠狠挣了一大笔。

其时在我国袁大头的存世量是巨大的,我说的是真品。中国人有留金银放在家里压箱底的习惯。在民国经济混乱的时代,袁大头一直是硬通货,几乎家家都有些留存。到了新中国建立发行人民币了,银行发行人民币了,袁大头做为旧社会的钱币,银行进行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回收兑换工作。于是袁大头类的一些银元不再市场上以货币的形式出现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又破四旧,也毁了一批袁大头。时间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一些以温州人居多的金银匠人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集上,打银饰,于是那些没有毁掉没收的银元,多被打成了银镯子,银戒子,这次全民打银饰是对,传世银元的一次重要的摧毁,也就是从那以后,袁大头正式的步入了古玩的队伍。

经历这些为什么?我还是说真品袁大头存世量大呢?一•是因为发行量大,这是因为当时虽然我们经历了清朝的各种赔款,但是我们国家还是很富的,因为什么?举个例子吧,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乾隆年间,唐•宋•元•明•清的历朝历代的改个国号,改个姓,但国库始终在中华大地上流传继承,特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用瓷器说白了就是土,茶叶就是草呗,一大船的一大船的远洋到世界各地,用土用草换回来一大船一大船的金银,你们说中国那时富不?我们的民族不是好战,喜欢侵略别的国家的民族,以和为贵,韬光养晦,是我们的民族习惯。乾隆年间我国的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我国一个很富的世界强国,但是在清朝末年引来了强盗来瓜分我们。我们国家银产量在古代是很少的,我们用的银子大多都是墨西哥产的银子,多是一些贸易来的银子,我看过一些史料,在明朝时,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银子都跑到了中国。二•是近些年来一些建筑工地,和一些民间用金属探测器的,把许多窖藏的袁大头从土里挖了出来,然后流向了收藏市场。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袁大头存世量大的原因。袁大头的存世量官方统计应该有一亿枚,但随着出土量的增加还会有增量的,应该永远不会有明确的数据。

在古玩圈那些年   71

我母亲的一位老朋友在我六七岁的时候,经常因为工作的关系来我家,他弟弟在农村务农,在家翻修老宅,挖出了十坛子袁大头,村里给出了证明拿到了银行,(时间是八十年代的某一年),到银行以五十元一枚的价格卖给了银行,得了四万元人民币,就把家里的兄弟都叫了回来,把钱分了。我母亲的这个朋友分到了一万元人民币,在当年是个天文数字。他就把国营工作给辞了,下海办厂,用了两千元,买了一栋平房开厂,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奋斗,他现在已是几百亿身家了,记得前几年去看望这位长辈,他办公桌上还放这十枚当年留下没卖的袁大头,他已是七十的老人了,他对我说当年没有这些袁大头,就没有今天的他。

本章完 页码 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