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在歐洲,有關茶的問題特別多。問題從最根本的“茶是什麼?”開始,到“茶是在中國任何地方都能生長,還是隻是在部分地區生長?在日本也能種植嗎?”甚至還問了:“荷蘭人搬運到我們這裡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其他國家的人不能和中國開展貿易,但荷蘭人是怎麼把這些東西從中國拿出來的?”等。

我們今天仍然很感興趣這樣的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有學者舉例並詳細地進行了回答,且首次詳細說明了茶的放入方法和飲用方法,如何恰到好處的放入茶,絕不會苦澀且很好喝。

一,茶葉首次出現在歐洲

歐洲最初飲茶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很遺憾,目前還不知道確切的答案。最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在澳門購買茶葉並帶回歐洲的可能性很大,但還沒有確鑿的證據。現存最早的記錄是161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將茶從平戶運回去,當時所飲用的茶也許是抹茶。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在這之後不久,荷蘭學者之間就圍繞茶的效用和危險性進行了大討論。有人認為,茶對經常使用大腦的人來說不好,而且容易讓人生病;也有人認為茶能使人振奮精神、不易瞌睡、思維敏捷,一句話來說就是茶促進健康,這兩種說法相互對立。

為了鼓勵飲茶,科尼利厄斯·德克爾甚至放言道:“每天可以喝8杯、10杯,不,50杯、100杯、200杯都沒有抗拒的理由。”這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收了東印度公司的賄賂。 但是,不管德克爾如何宣傳,茶葉的進口本身並沒有快速上升。

荷蘭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分部首次拍賣茶葉是在1651年到1652年。有關17世紀的情況,沒有清晰的統計,但自進入18世紀後,茶葉逐漸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進口產品之一。從數字上來看,1711年到1713年,茶的進口額還只佔進口總額的2%,但到1730年到1732年就已經上升至18.8%,1771年到1773年佔24.2%,到1789年到1790年則佔到54.4%。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二,茶葉取代咖啡慢慢受歡迎

同一時期歐洲飲用咖啡的情況,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咖啡進口額,1772年到1773年佔進口總額的7.5%、1789年到1790年也只停留在6.2%,這和茶葉的大幅上升形成鮮明對比。相當一部分進口茶葉應該是再次出口到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但就算如此,在18世紀,荷蘭人無疑也和英國人一樣,基本以飲茶為主。 另一方面,茶葉首次傳入英國大概是在1630年。1657年,在當時倫敦開始流行的一家名為“卡拉威”的咖啡館裡,也開始有茶供應。第二年即1658年,當地報紙上出現了一家名為“蘇丹王妃的脖子”的咖啡館出售茶的廣告。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雖然茶是經由荷蘭而得到的價格很高的商品,但商家宣揚其為東洋的萬能藥,所以好奇的人蜂擁而至。 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正式進口茶葉是在1678年,當時的進口量是4713英鎊,僅佔當時進口總額的0.1%。到了1685年,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向馬德拉斯發出如下訓令:“茶葉在這裡作為商品開始被接受,我們把茶葉作為禮品贈送給宮廷裡的支持者,每年請送五六箱最上等的新鮮茶葉過來。”裝入時一般是綠色好看的茶最受歡迎。

但一直到18世紀初葉,茶葉進口還非常不穩定。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還沒有穩定的貿易據點,所以不得不從在中國、東南亞各地和馬德拉斯之間從事貿易活動的私人手中購入茶葉。由於是貴重商品,所以茶葉進口到英國要被徵收高額關稅。1690年的稅額是,每磅(約454克)價值1先令的茶葉徵收5先令,關稅稅率高達500%。

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荷蘭、英國加上法國的東印度公司也開始了頻繁的貿易活動,把大量茶葉帶入歐洲。進口量在1730年到1734年為51.3萬磅、1750年到1754年為100萬磅、1765年到1769年達到200萬磅。由於當時法國人還不怎麼飲茶,其中的大部分茶葉可能是通過走私進入英國市場。為了避開高額關稅和徵稅官員的檢查,位於法國諾曼底海岸附近的澤西群島成為交易中轉站。

從18世紀30年代開始,瑞典和丹麥的東印度公司也加入了茶葉貿易的行列。 就這樣,18世紀初期在西北歐還非常珍貴的茶葉,到了18世紀中葉之後,以英國及其殖民地美國、荷蘭為中心普及開來,很多人已經喜歡上了這種中國產的飲料。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三,飲茶在歐洲流行 ,紅茶比綠茶更加受歡迎

至少在17世紀到18世紀中葉,茶葉是一種具有異國情調的奢侈品,能嚐到它的味道的人很有限。王室和上流社會的人們首先得到,然後開始流行喝茶。在英國,1662年,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王室的凱瑟琳王妃,當時她把飲茶習慣也一併帶進了英國王室。高價的茶裡還放入當時十分貴重的砂糖,這種富有王室風範的飲茶方法被貴族們爭相仿效,成了一種地位和身份的象徵。

在今天享譽全球的高級紅茶商川寧,其第一代領導人托馬斯·川寧於1706年在倫敦的聖殿酒吧開設了咖啡館,這是福特納姆與瑪森開業前一年。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也因為稅額設定太高,當初茶的價格相當高昂,100克的價格按現在的日元換算大概為4萬日元。在18世紀初期,茶葉還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商品。相反,也正是由於價格高昂,茶葉反而有了一種人們無論如何都要弄到手的價值。

在荷蘭,情況也大致相同。飲茶首先在上流社會流行開來,由於茶主要是在家裡飲用,所以特別是對女性來說,飲茶成了其主要社交方式。在飲茶的特別沙龍(茶室)裡,一般都放置著顯示主人財力和女主人興趣愛好的昂貴的陶瓷器和銀製茶器。

開茶會本身就是其家庭的社會地位的一種體現,茶會最初是在午飯結束後的下午1點或2點左右開始,不久後變為在下午較晚的時候開始。在喝茶的同時,吃司康餅和小餅乾等零食,即所謂喝“下午茶”的習慣,據說始於19世紀中葉的英國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但如果僅就把午後在家裡喝茶作為社交活動這一點而言,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在荷蘭開始了。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在屋子中間的茶桌上,放著準備好的小的中國式茶壺。從茶壺中倒到杯子裡的茶,可以直接喝,但常常因為太燙而將茶杯移到茶碟上。然後,客人吸溜吸溜地喝出聲音,這就是全部的禮節。不用說,這是對日式喝茶禮儀的模仿。來過日本的荷蘭人被茶道的舉止做法深深感動,也採用了這種喝茶的方法。

當初在沙龍里喝的茶是綠茶。在當時的中國和日本,喝綠茶很普遍,歐洲人也跟隨著喝綠茶。但從1680年末開始,除綠茶之外,歐洲還進口一種被稱為“武夷”的紅茶。武夷紅茶是從“武夷”而來,這是福建省的一個地名。武夷周邊地區生產的發酵茶被稱為紅茶。武夷紅茶的進口在18世紀初期有所增長。

歐洲人最先接觸中國茶,如何演變成後來的下午茶?

迄今為止,有關紅茶的歷史文獻中一般都有以下敘述: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綠茶和紅茶的數量發生逆轉,紅茶的進口量增多;之後,紅茶從上流社會開始向中產階級、普通民眾普及,確立了英國國民飲料的地位。

紅茶之所以被廣泛接受,其原因在於紅茶的味道適合英國人的口味,英國的水質(硬水)比起綠茶來更適合紅茶。這一解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但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至今為止的紅茶的歷史,只是介紹了英國紅茶的歷史。

至少在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大量進口茶葉,荷蘭也在大量飲茶。就算到了18世紀3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綠茶和紅茶的進口量仍不相上下,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進口量中,紅茶已經佔了絕對優勢。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紅茶不可能全部再出口到英國,所以當時荷蘭也應該有相當多的人在喝紅茶。最早喜歡紅茶的,與其說是英國人,不如說是荷蘭人。

與香料的情況一樣,東印度公司運來的東西,改變了某一地區人們的嗜好和生活,與此同時也改變了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生態系統和土地利用,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

結語

茶的故鄉是中國,茶樹起源於中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紮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在“一帶一路”的時事背景之下,茶業界正在實現產業升級,將再度復興中國茶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歐洲史》

《世界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