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歷,真實的《山海情》篇外

最近爆火的扶貧劇《山海情》看完了,引人至深的是一代人的人生軌跡,腦海也補回了我2004年的福建莆田的片段。

1,先科普一下劇情:

《山海情》講的是移民村 閩寧村(鎮)建村主線,主要是西北固那邊缺水的農民怎麼在國家政策扶植和號召下遷出苦瘠之地,劇情衝突就是農民對發展的質疑,對鄉土的不捨,以及農民的窮病帶來的覺悟不夠。人生軌跡的主線是馬得福,水花,得寶,麥苗,分別代表了四個不同視角。

馬得福是幹部,他的視角是群眾工作難做,踏踏實實為老鄉們去爭取利益,解決困難。

水花是群眾之中貧困的代表,她的視角是丈夫殘疾,還有孩子,沒有什麼生計,家庭非常困難。也是西北普通女性的典型,自己曾經想要改變命運而逃婚,但命運無法改變而只能認命。

得寶是馬得福弟弟,他因為家庭困難只能犧牲自己不讀書讓給哥哥,同時也是西北新生代男性傑出代表,他的視角是創業者,敢創敢拼,主意大。

麥苗是白校長的女兒,因為父親教書,所以有些文化,也有個性,算是新生代女性的傑出代表,不甘於做一個普通婦女,自信自強。她的視角是走出大山,走出困境。

2,我再說一下篇外:莆田

說完山海情的故事,這個劇是根據真實的閩寧村歷史編寫的,所以非常寫實,導演也是寫實為主,甚至採用陝西話當作語言。我可能最能感觸到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因為剛好故事寫到白麥苗到福建莆田電子廠務工,我在2004年剛好在莆田工作,也是在電子廠,確實有大量的寧夏員工被遠程招聘來務工。

2004年我大學畢業去福建莆田電子廠上班,第二年開始擴大規模,工廠規模是1萬多人,第三年開分廠,再增加3000。莆田這個地方號稱華僑之鄉,確實如此,本地人自清朝很多到外地闖蕩掙錢,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後來很多回莆田開廠,但是莆田人口本身不多,不足以滿足大量勞動密集企業需求,所以需要大量外來工人,為了解決用工矛盾,後來出現當地勞動局和寧夏合作,用火車整個車廂去拉人來,然後大巴車十幾輛一次,一個月來幾百人務工。

後來我管理車間了,員工女工多男工少,福建籍和寧夏籍為主,還有陝西,河南的。寧夏籍對工資要求其實很低,有600到800就很滿足,而福建籍和其他地方都期望1000左右,對於用工成本來說,慢慢寧夏籍多了。寧夏的員工大多姓馬,回族,偶有王,李的,一度讓我覺得好像來的馬姓都是一族親戚整個搬過來。

大部分寧夏籍員工從外表一眼可以看出,高原紅的臉是第一標誌,但是不是所有的寧夏籍都是這樣,其實還是分地方,銀川的女子就白淨,因為那邊有水。大部分來自農村所以穿著很土氣,寧夏的員工可能因為習慣問題,不喜歡洗澡,但是福建莆田在海邊,炎熱潮溼,很容易出汗發臭,曾經有非寧夏籍員工投訴不能靠近寧夏員工一起吃飯,覺得受不了他們身上味道。在工廠我們尊重回民,食堂分開回民餐廳用餐區域,回族的廚師也是他們本地人,味道也是回族的習慣。回民因為飲食原因,身上有股白胡椒味道,我吃過一次回民餐廳的湯,就是白胡椒味道。

有老鄉就有群體,就會有拉幫結派的問題,所以鬧起事情也可以同心同力,以前最大的矛盾就是一到發工資,抱怨太低就出現集體曠工,集體自離的事件。資本家的工廠賺取的都是血汗錢,這個沒有辦法,對於企業來說要降低成本才能活下去,富士康等等都是一樣的。後來就是靠教育訓練,慢慢提高寧夏籍員工素質,增加產出而提高工廠收益從而提高員工待遇。集體離職這個衝突我個人覺得是沒有良好溝通的原因,雙方不理解,出工不出效果,大量不合格品,教育訓練不足(寧夏籍文化普遍低下,教育起來也很困難)等等問題。後來慢慢提拔大量寧夏籍幹部,這些問題確實也逐漸改善,跟《山海情》劇情類似,有些優秀的職工提拔到管理員,慢慢發揮出寧夏員工吃苦耐勞的精神,整個寧夏籍員工面貌有很大改善,歸根結底是教育改變了他們命運。

福建莆田最近幾年出名了,主要是莆田系的醫院和山寨鞋子,這個在2004年我在莆田時候就是周邊很多鞋廠,小作坊都有。莆田作為早期勞動密集型,低科技企業聚集地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變化,產業也逐漸升級,這個可能需要幾代企業家去改變,我們不能過度差評。

3,回到閩寧村《山海情》的事情上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可以通過我這些篇外的經歷去印證,國家扶貧,就好像古代的經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故事,國家扶貧是政策是方向不是方法,所以扶貧工作要從改變人的觀念,窮則思變。不乏在山海情之中看到因為懶而窮,政府面子工程等問題,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問題,而從我的經歷來講,我也出自農村,當然比山海情的農村要好很多,知識改變命運,闖蕩謀取發展,這個過去也好,對於未來也好,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