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在一个月光清冷、而又皎洁的夜里,苏轼辗转反侧,从深深的梦境里醒过来,不知不觉中,他脸上流过了两道清晰的泪水,弄湿了枕头,而着两行泪,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的晶莹、珍贵。

苏轼又梦到他的亡妻——王弗了。

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那一年苏轼十九岁。

才子佳人、红袖添香的故事,是每个中国文人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梦想。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但是实现的人却寥寥无几,所幸苏轼是一个。

苏轼就像钱钟书,在才华上是一个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但是在生活上,却显得能么稚嫩,不通人情世故。

所以王弗,虽然年龄小,却总是像姐姐一样的照顾苏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帮助他。

王弗是苏轼老师王方的女儿,秀外慧中,知书达礼。关于 王弗和苏轼的爱情,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岷江之滨有青神县。根据《蜀中名胜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

过岷江入中岩山门,满眼的细草微风,耳畔涧水潺潺。行数十米,山青如黛,群花杂树中飘着一丛丛乳白的花,细观之,两瓣平举如翼,一瓣悬月如尾,一瓣如玉颈奋前,张头寻觅,且清香馥郁。请教山中人,曰:形如飞凤,为王弗爱物,叫飞来凤。

飞来凤,这是苏轼和王弗定情之物。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王弗最心爱之物便是飞来凤。而苏轼不知道从哪里得来这个消息,一次去老师王方家喝酒,东坡居士有个特点,他酒量不行,但是特别真诚特别豪爽,逢饮必醉。

这一次苏轼就干脆直接睡在了老师家里,睡醒之后,恰逢第二天早上,同窗们都已经走了,他一下子爬起来,采了一株飞来凤,绕过葱翠欲滴的书院,直奔后院,发现王弗正在对镜梳妆,在苏轼的眼里这一幕就像是定格住了一般,这一幕也成了苏轼心中永远的风景。

缓过神以后,他便把飞来凤通过窗户投入房中。

见到苏轼此举,又看了看地上的飞来凤,明白过来的王弗别过头去,脸上浮现了一抹红霞。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关于苏轼和王弗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据说在中岩附近,有一座钟灵神秀之地,于此地,一座书院拔地而起,名叫“中岩书院”,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正是举子们读书的好去处。

在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

但是此地没有名称,苏轼大觉遗憾,便向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于是王方召集方圆附近的所有读书人,来为此池题名。一时间,无数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

可是大多数名字要么名不称景,要么过于浅陋,没有文雅之感。

只有苏轼的“唤鱼池”,生动而又有趣,浑然天成毫不做作,令众人无不称好。

与此同时,王弗令丫鬟送来锦帕,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唤鱼池”,竟然也是“唤鱼池”,这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这就是苏轼和王弗的奇妙缘分。

后来苏轼和王弗喜结连理、共就良缘,一时间,好不幸福。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王弗刚嫁给苏轼的时候,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

但慢慢日子久了,苏轼发现自己这位妻子可了不得,平时也没见她读过书,但好多自己读的书她都知道。

夫妻之间,有共同爱好和知识是再好不过的,在现代社会,两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很难走到一块,而在封建时代,两个人即便没有同样的诗和远方也照样一起生活。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但有了同样的雅号,生活自然就更加的诗情画意,夫妻之间就更加的情深意笃。

就像李清照和赵明诚,读书消得泼茶香,这种诗情画意的夫妻日常生活,不知有多少才子佳人向往、羡慕啊。

原本平淡的夫妻感情,由于王弗是一位有才学的妻子,而变得更加美满。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另外,苏轼这个人交朋友,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没有分别,待人真诚,一个赤子之心活的很潇洒。

他自己曾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的乞丐。”

这就很容易被骗,在生活中和官场上容易被小人陷害或者利用。

但是王弗是个心细的人,每次苏轼请自己朋友到家里来玩,她都站在屏风后后面听,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来帮助丈夫判断此人是好是坏。

而每次,王弗都言中了。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可惜好景不长,王弗在呕心沥血的照顾丈夫苏轼十一年后,二十七岁的王弗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一下子令苏轼如闻晴天霹雳。

这十一年,正是苏轼求取功名,奋发读书的时期,也是苏轼一介白衣、最为困苦的时代,可是王弗毫无怨言的陪着苏轼走过了这十一年。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无微不至的照顾了苏轼十一年,陪着他一起成长,度过生命中最初也是最艰难的时刻。

可是就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过去没多久(苏轼二十二岁中进士,同年母亲去世,回乡守丧,二十四岁又入京师,同年王弗二十一岁),二十一岁的王弗开始和苏轼在京师生活。

而开始和苏轼一起享受轻松、幸福美好生活没几年的时候,王弗却撒手走了。

生命中,最初的美好一时间烟消云散,这让一直处在书海中的苏轼,瞬间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后来怎么送走王弗的,只知道,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后来,他在王弗的墓前,在漫山遍野中,亲手种下无边无际的松树,以此来送别自己的发妻。

《江城子》,一首词读懂苏轼对王弗的深情

十年之后,苏轼已经年过不惑,他又一次忍不住心中的深情和思念,提笔写下了千古悼亡词之首《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男儿最贵是深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