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科普:补水和保湿都分不清,还安慰自己是敏感干性皮?

每一个爱美的姑凉,内心一定住着一个想一直泡在水缸里的人儿!

为什么呢?因为太缺水了!皮肤无时无刻都在感到干燥紧绷!


“我一直补水,为什么化妆的时候皮肤还在起皮?”

“我所有的护肤品都是补水功能,为什么脸还会觉得很干…..”

诸如此类的问题,天天轰炸小编的后台,让我觉得必须要给大家开个深度实用帖了!

今天的文章也许枯燥,但内容点很扎实,看完一定会让你重新规范自己的补水保湿方式。


护肤科普:补水和保湿都分不清,还安慰自己是敏感干性皮?


我们的皮肤为什么会感觉到干燥?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体重1-5%,其组织中的水分含量高达50-70%。


而最外部的死细胞、角质层的正常含量也需要保持在10—20%,一旦低于10%,你就会感觉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

皮肤感觉不到明显出汗的情况下每天经皮肤蒸发的水分约500毫升,夏季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可高达2500毫升,这就会大大降低皮肤与外界之间的平衡值。

皮肤会变干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油脂分泌过少

皮脂膜被破坏

天然保湿因子减少

体内缺水和外部环境干燥


护肤科普:补水和保湿都分不清,还安慰自己是敏感干性皮?


为什么我疯狂补水,皮肤却没有任何变化?

皮肤组织中含有的大量的蛋白质(胶原蛋白)、氨基酸(神经酰胺)、糖类(透明质酸)、电解质等物质,这些都是天然亲水物种,会促进皮肤补充水分,营造富水环境。


而皮肤最表层的疏水油脂,可以有效地防止皮肤组织中的水分过快挥发,也阻碍了外界杂物进入皮肤。

这就意味着,皮肤缺水补救,得需要两个步骤——补水+保湿。补水是补加皮肤水分,而保湿则是减少皮肤水分的挥发,先补水,再保湿,皮肤才能更好地达到补水效果。


护肤科普:补水和保湿都分不清,还安慰自己是敏感干性皮?

护肤品中哪些补水/保湿成分好用?

说到这,就有很多朋友会问,那我该用什么补水、保湿产品呢?这个主要由产品富含的成分来决定。

1/吸湿剂

此类物质可以将皮肤深处的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吸收和保存到角质层中,比较常见的原料就是甘油、山梨醇、蜂蜜、尿素、丙二醇之类的。

通常在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吸湿剂的保湿效果会更好。

2/封闭剂

就是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膜油膜,阻止或者延迟水分的蒸发以及流失,从而促进皮肤深层扩散而来的水分与角质层进一步的水合。

比较常见的就是凡士林、各种三酸甘油酯及脂类油脂。

3/润肤剂

通常是油性物质,涂抹之后就可以填充在干燥的皮肤角质细胞的裂隙中,还可进一步分为保护性的润肤剂、去脂性润肤剂、收敛性润肤剂以及干性润肤剂。

4/与水结合的生物分子

皮肤中的水分以结合水以及游离水两种形式存在,有一类的天然生物分子能够具有亲水特征,可以将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被蒸发散失。

比较常见的是透明质酸、胶原、弹力蛋白以及DNA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保湿产品中会用到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但由于其分子量巨大,一般而言是很难扩散进入皮肤的,充其量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相较于皮肤组织中自己含有的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其功效要大打折扣。

更何况,由于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等都非常亲水,他们都倾向于待在含水量更大的产品中,因此有多少扩散到皮肤表面也是值得考量的。因此,为了达到补水的目的,小分子保湿剂更好。


护肤科普:补水和保湿都分不清,还安慰自己是敏感干性皮?


小编最后的最后的叮嘱:

1.很多人提到的效果很好的保湿成分透明质酸,其实其颗粒越小越功效强大。

小分子透明质酸钠就要比普通级别的好一些,普通的透明质酸钠(0.05%)甚至还不如甘油,而甘油也就几块钱一大桶。


2.从产品种类划分,

保湿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啫哩<乳液<面霜<面部精华油。

3.一般来说,油皮只需要啫哩或者乳液这种级别的保湿就已经足够,而干皮则需要面油和面霜才能达到所需的保湿力度。

4.真诚的建议干皮们去尝试下精华油,绝对比厚擦面霜舒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