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說起福建連城四堡,鄒家人多數都會說出一兩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連城縣誌》記載,清代時期,連城縣四堡鄉霧閣村鄒氏出過十六七個武舉人,有父子同登科者,有兄弟同登科者,也有祖孫同登科者,一時成為當地聞名遐邇的名門望族,這是鄒氏家族的榮耀。


今天,就帶大家瞭解其中兩位,赫赫有名的虎將。一位是戰功赫赫的靖海名將鄒經,另外一位是一代名師鄒雲亭,我們一一細細道來。


靖海將軍:鄒經


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鄒經,字年官,號耕蘆,別號畲五,生於乾隆七年(1742年),卒於嘉慶九年(1804年),壽63歲。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抗擊海盜、保衛海疆的著名將領,福建巡撫余文儀譽之為"人中龍虎"。


清代福建汀州府四保(現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鎮)是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鄉,經濟基礎非常發達,一時商賈雲集,人文薈萃。鄒經便出生於雕版印刷世家,祖父聖修、父親徴耀、叔公聖脈在當地頗有文名。


清代名將 人中龍虎


鄒經“聰明迵乎庸眾,氣質遠邁恆流”,於乾隆乙酉科(1765年,24歲)中舉人,乾隆丙戌年(1766年,25歲)廈門提標效用,乾隆癸巳年(1773年,32歲)提任烽火門千總、到任六日又委任本營守備(正五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初一日以鄒經任福建水師烽火門千總覃恩誥封三代為武信佐郎。


乾隆壬寅年鄒經(1782年,41歲)調任銅山(現雲霄銅山港)營守備,乾隆癸卯年(1783年,42歲)入京面聖,乾隆癸丑年(1793年,52歲)任南澳(現廣東南澳島)鎮標左營守備,當時安南(現越南)阮光平自立為王,唆使海盜聚眾騷擾,劫奪東南沿海,而南澳首當其衝。


鄒經抵達南澳後,廢寢忘食,修甲具、整軍紀,聯合當地士民,數次殲滅來犯之寇。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以鄒經任福建南澳鎮標左營守備覃恩誥封三代為武德騎尉。


鄒經於乾隆乙卯年(1795年,54歲)因功升任南澳遊擊(從三品),嘉慶二年(1797年,56歲)第二次入京面聖後升任銅山營參將(正三品),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八以鄒經任福建南澳鎮標左營遊擊覃恩誥封三代為武翼大夫。


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時年有海寇百餘艘船攻擊浙江台州,時任浙江總兵李長庚帶領三鎮水師出擊,擊敗海寇,敗寇則四竄騷擾臺灣(當時為福建所轄),形勢緊急,皇上聽聞鄒經治軍有方,守土有績,遂於嘉慶己未年(1799年,58歲)升任鄒經為臺灣安平營水師協鎮(從二品)兼帶左右二營遊擊印務,出守臺灣。


當時安南(越南)阮福映滅阮光平,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王,並諭旨福映嚴禁海寇。但是海寇頭目蔡牽、朱濆不聽約束,兼併群盜,號令一方,各有船舶百艘,以閩海為駐地,勒索中外商船,竄擾福建、臺灣、廣東沿海,猖獗萬分。


鄒經來到安平,不顧年近花甲,夙夜匪懈,嘔心瀝血,積極籌備防務。鄒經深知安平乃臺南門戶,而臺南為臺灣首府,形勢險要,即以“守土人人有責”號召當地士民同心協力保衛海防,同時嚴令士卒恪守軍紀,不得損害人民利益。並且下令修建新船十餘艘,建造土樓,鑄造刀劍,製造彈藥,加強戰備,鞏固海防。而蔡牽亦暗造大型船舶,親率百餘艘船,氣勢洶洶,欲竄入臺灣搶米劫貨。鄒經身先士卒,率軍民浴血奮戰,重創海寇,保護了臺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隨後

福建巡撫余文儀贈給鄒經“人中龍虎”巨匾,以示旌獎。


嘉慶九年(1804年,63歲)三月,因鄒經抗擊海寇有功,皇帝降旨晉升臺灣水師提督(從一品)。但諭旨抵臺,鄒經卻因積勞成疾,已於同年農曆四月初六日逝於安平營署。當地兵民聞訊慟哭震天。福建滿漢大員紛紛蒞堂祭弔。


欽命提督銜、福建臺澎水陸掛印總兵官、世襲恩騎尉愛新泰在悼念祭文中贊鄒經為人“磊落”,為政“廉潔”“不阿附流俗”“一生立德立功”“垂矜式於東瀛”。欽命按察使司銜、分巡福建臺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遇昌“涕淚與俱”,哀痛欲絕,哭訴鄒經“修文子夏,著論王符”“品推羊杜,望重孫吳”,哀嘆經之仙逝,“如殂龍驥,若落鳳雛”。


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嘉慶十年(1805年),長子德輝(乾隆癸卯科1783年舉人)扶柩歸故里,葬於北邙之崗。現存鄒經故居為國務院公佈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乾隆年間,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名為“大夫第”,也叫“父子登科”屋,庭院前華表為鄒經父子於乾隆乙卯年(1796年)所立。


鄒經一生“知有國,而不知有身;知天下安危,而不知吾身之泰否”,“一切海盜平靖”,其功績當載史冊,以勵後人!


一代名師:鄒雲亭


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鄒雲亭,名天翔,字羽修,號徵祖,雲亭是他致仕歸裡後立志育才時的自號,故世稱雲亭先生。著名學者鄒聖脈第七子,清代福建汀州府四保霧閣人。生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卒於嘉慶七年(1802年),壽70歲。


文武並重 古將之風


鄒雲亭於乾隆乙酉科(1765年)中舉人,歷任廈門長泰千總、福寧營守備(正五品,相當於現在師長級別)。在守備任上廉潔奉公、政績卓著,名重一時,多次領兵抗擊海寇,保一方福祉。


鄒雲亭平生臂力過人,為四保首中武舉,以武聞名,卻也好文,有感於保彊衛國首先需有德才兼備文武出眾的大批人才,遂無志仕。


鄒氏有名的2員猛將,被譽為“人中龍虎”,威震八閩!


辭官歸裡後,在霧閣東面的鰲峰山麓長壩裡擇地建書屋、闢武場。因鄒雲亭文武並重、聲名遠播,福建江西有志之士爭相拜師受業,為保疆護民計,擇子弟賢達者,講文習武,積極培育大批文武人才,出類拔萃者數以百計,顯達者不下數十人。


其門生成才者眾多:永邑副將劉國琳;臺灣解元(省一級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黃殿邦;霧閣解元鄒聯元(字振官);兩任福建全閩塘務鄒傳任;直隸守備扎爾杭阿;平和守備鄒景揚;山東曹州府鉅野營守備鄒春龍;邵武協標下署中軍守備吳鳳儀;連城羅雲臺等等。


鄒雲亭文武全才,尤精書法,居官之時,在各地的府縣留下了很多的詩聯匾額及傳文;而其又善政善教,澤被學子,在其五十榮壽之時,有人撰文賀曰:“八邑文人,鹹欣其教育;十閩秀士,共沐其陶成。”。福建長汀進士、特授徐聞縣知縣胡巖曾給鄒雲亭立《雲亭公傳》,評其“通春秋,尤其精於書法,誠實謙恭有古名將之風”。


鄒雲亭侄鄒景揚(二哥兒子)、鄒揚鑣(四哥兒子),於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1768年)考中武舉;次子鄒絲,十六歲(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1770年)中武舉,創下一家四舉人的佳話。


自鄒雲亭起,霧閣武風興盛,僅在乾隆年間霧閣一個村就出了13個武舉人:


乾隆三十年乙酉科鄒雲亭、鄒經;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鄒景揚、鄒揚鑣;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鄒聯元、鄒絲;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鄒紳;

乾隆四十四年已亥科鄒雲龍;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鄒德輝、鄒聯魁;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鄒廷明;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鄒體才;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鄒聯芳。


這不僅在文化名鄉、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是一大奇蹟,在整個中華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燦爛的一筆,這更是我們鄒氏家族永恆的榮耀和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